第110章 奥运街式决赛?过程218

  其实看半决赛就能看出来,他的状态很奇怪他其余比赛视频我也看了,这应该是他最好的状态了,想来水平也是很不稳定的。”

  “这种情况的选手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次参赛的滑手都是世界顶尖水平,状态水平的发挥已经十分稳定了。我都能预想到他们惊艳的表现——这肯定会对沈梧云的心理造成压力,他能进决赛就很不容易了,想在决赛中拿出成绩更不容易,本来压力就大再一看见其他选手的发挥,不用说了,这压力绝对是倍增。”

  “咱也不好说啥,只能说确实咱们国家的选手还没到能站上领奖台的水平。我再说不能进前五就是欺负人了,能前进一名就不错了——虽然这基本不可能。我也听过这孩子发的歌,叫什么《少年》吧?唱得不错,要是因为这场比赛产生阴影,回去继续当个爱豆也不错,反正长得好看。”

  这条博文一出,原本就颇有微词的云朵们更加不满,但她们确实不太懂滑板,虽然因为沈梧云的原因有所了解,但博主可说自己已经在圈子里四五年了,这让她们怎么说?说了还有可能会找骂。

  再加上博主还夸了沈梧云唱的歌,云朵们更不好去反驳,最后只好装作没看到。

  但也有一些路人表示不服,最后在评论下争论了几百条,热度越来越高。

  而网络上发生的这些沈梧云都不知道,即便他知道也不会在意。

  此刻,他的思绪里只有这片板场和上面的障碍物,其他事物通通被摒弃在外。

  第一个出场的是亨利,亨利最有特色的风格就是又燥又硬和朋克。

  他一出场似乎就把人带到了那个复古的上世纪**十年代,古朴与摩登交替的朋克感。

  对于专业滑板运动员来说,并不是只有穿着宽松的运动服才代表舒适,滑手最适应的风格才是对他们来说的“舒适”。

  对于像跑步、跳高这类传统运动来说,越少、越宽松、越能减少空气阻力的运动服是最适合运动员的,滑板与传统运动最大的不同,也正是在这里。

  亨利一上场就选择了U池,他从U池像一根棍一样掉下,剪裁不规整的宽松上衣同劲风冲撞出褶皱,卷裤腿稳稳当当地带着滑板快速行进。

  亨利虽然是澳大利亚国籍,但他也曾经在美国加州学习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滑板启蒙就在这里,自然而然他的风格也继承于加州。

  凶狠又狂野,在他眼里没有也不存在不能滑的地形,任何障碍都足以挑战。

  亨利从U池这端滑向另一端,腰部用力,后脚踩在板尾,滑板前端翘起同亨利的上半身形成了巧妙的六十度,随着腿部肌肉的用力,滑板被转出一个直角,随后滑板前端“咔哒”一下卡在U池上沿。

  “一招fs s|mith!最近的几次比赛里有很多知名选手都用过这一招,这一个招式本身的动作难度并不算大,因为属于U池动作所以对选手的平衡度要求很高。”

  主持人在直播间内冷静地解说道:“几乎可以预见到往后的U池场地里会有许多滑手学习或者尝试这个招式。”

  以往每一场世锦赛结束后,都会在圈子里刮起学习知名滑手动作的风潮,更别说是这种体量的奥运会了。

  滑板运动里滑手水平的进步往往是通过扒取和学习知名运动员的动作。

  因为每一轮只有45秒,亨利做完U池动作并没有多留恋就滑出U池,滑上滑杆一次性呲到底,滑轮同铁质的滑杆摩擦出剧烈的声响。

  随后一声钝挫响彻在安静的奥运赛场内,亨利跳下滑杆冲一边的抛台滑去。

  对于其他人来说难度极大的呲滑杆,在奥运赛里却像是个基础动作一样,就连直播间内的主持人也只是平静地一笔带过。

  反倒是直播间内的滑板老哥们一脸懵,拜托,这可是lipslide呲杆子诶!

  亨利滑上抛台,抛台另一边是有十级的大台阶,他板尾向后踩,右脚向前擦,一招大乱跳下台阶,强有力的冲击力让亨利一顿,但他很快稳住。

  极佳的平衡力让他即使在快速滑行下也能把控好重心。

  现场响起一阵惊呼。

  十级台阶是什么概念?一级台阶0.2米,十级台阶叠起来高度有足足两米!

  从两米的高空踩着滑板跳下来,还能瞬间稳住重心,不可谓不厉害。

  就连直播间里一直语气平淡的主持人也连连称赞,“不愧是以凶猛风格成名的亨利,本来他就是跳台阶的一把好手,这下更是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个大绝招,亨利收起闲暇,表情难得慎重不少。

  亨利后脚踩在板尾,前脚踩在滑板四钉后,这个脚位让主持人感到熟悉。

  “这是……大乱?”

  不,不是。

  当亨利后脚用力起跳时,主持人很快意识到不对,他下意识瞪大眼,“这是Impossible!”

  那个不可能完成的动作!

  主持人放缓呼吸,好像害怕惊扰到屏幕后的亨利,他看着亨利的动作,在亨利后脚勾起滑板时皱起眉。

  “诶——唉!”主持人重重一声叹息。

  他的眼神灵敏地观察到亨利起跳重心太靠前,果然亨利最后动作失败,做成了不规范的三百六十度滑板打地动作。

  由于每轮比赛中一旦选手出现动作失误,就停止该轮比赛马上进入下一轮。

  这是最后一轮,所以亨利在动作失误后就踩住滑板,朝裁判示意离开了板场。

  几乎每次都提早了十五秒结束比赛,亨利没什么遗憾的,他早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摄像机最后捕捉亨利的镜头,只是他面无表情的侧脸。

  虽然亨利最后一个动作失败了,但并不妨碍滑板老哥们对他前面的表现大肆赞美,同时也对沈梧云的成绩更加不看好。

  第二、三、四位出场的分别是米格尔、霍克和达西瓦尔。

  三名滑手都属于正常发挥,没有特别深刻的记忆点。

  第五位出场的是来自美国的麦克斯。

  同亨利的滑板风格正相反,如果亨利象征着西部乡野的凶狠,那么麦克斯就更具有东部的都市气息。

  麦克斯在进行滑板动作时也是讲究迅猛,但这种迅猛是以出色的控制力为前提。

  但是他出招又都带着一股风雨欲来的压迫感,动作猛烈,滑行激情,像是随时会爆炸的火药,将他的招式与线路包裹着烈火展现在观众面前。

  富有创造力的巧思与绝佳的控制力同猛烈的动作带来的反差感,也是麦克斯成名的重要因素之一。

  麦克斯结束后,就是智腾本和。

  因为上场半决赛的超出表现,让智腾本和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原本就是夺冠热门,这下几乎三分之二的爱好者们都认为智腾本和能拿第一。

  一见智腾本和出来了,爱好者们便目光如炽地盯着他。

  但让滑板爱好者们失望的是,智腾本和半决赛的超常表现似乎只是昙花一现。

  他决赛时虽然风格与以往保守的打法不同,出招狠锐,但因为动作绝对看重难度与速度,反而出现失误弄巧成拙。

  网络上一片叹声。

  不过老哥们很快把智腾本和抛在一边,因为下一个出场的是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没什么别的反应,按照流程走入板场。

  他表情有些懒散,显得一举一动间尽是漫不经心的意味。

  巴赫坐在观众席间听着旁边的男人们激动地讨论着亚历山大有多酷,他嘴角抽搐,微微有些不屑。

  装酷。

  巴赫不留一丝情面地在心里点评道。

  沈梧云的神情专注,看着板场里的男人。

  亚历山大的滑行速度果然很快,同陈默说的一样,出色的身体条件让他能轻松做到比别人更快的速度。

  虽然他的滑行路线一直避过两处高级台阶,但他的路线依然足够复杂。

  能让一位顶尖滑手产生有意避开的动作,一般只有两种原因:一是个人癖好,二是后天阴影。

  沈梧云对亚历山大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并不感兴趣,但他能够笃定地知道亚历山大绝对不是因为第一点。

  一名热爱滑板运动的滑手,怎么会只是因为个人癖好而放弃挑战新动作的乐趣?

  沈梧云甚至直觉认为这也许同陈默有关系,当时的陈默就是同高楼一跳而下。

  亚历山大的动作虽然看似游刃有余,但只要是懂一点的人都能明白,这绝非不代表简单,反而是高难度的动作下反映出的恐怖的实力。

  亚历山大抬起手,向着空中的虚无一点,脚部同时发力,双膝由弯曲到挺直。

  板尾被精准地踩住随后连带着弹起,好像有根线牵在滑板上一样,十分听话地在男人的后腿绕了一圈,同他的双脚一起落回地面。

  是亨利尝试失败的Impossible。

  现场又被引起惊呼一片,直播间内主持人难得激动道:“是Impossible!亚历山大成功了!而且极其标准,在那么快速度的情况下!”

  随着滑轮同地面发出撞击声,比赛也刚好结束。

  亚历山大提起滑板走出板场,与沈梧云视线相接,他朝沈梧云微不可见地点头。

  出于防止完成比赛的选手对未比赛选手造成影响的考虑,主办方专门划分区域供比赛完成的选手休息,两边相隔较远。

  亚历山大的目光好像停留在远处的某块,摄像机向着他目光的方向移动,镜头完美框下沈梧云的身影。

  隔着镜头,观众们无法透过沈梧云沉静的侧脸看出他到底在想什么,只能看见他坐在候赛区的蓝椅上,手指轻轻敲打着被抱在怀里的滑板包。

  只剩下沈梧云还没出场,原本平息下来的讨论热度又开始上涨。

  “啧,不用比了,倒数预定。”

  “前面大神太厉害了,虽然我希望沈梧云能反超,但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

  一位滑板老哥看着屏幕,终于打出自己的心里话,“唉,这小孩太惨了。前面大神发挥出色,他可要怎么比啊!看起来紧张得要命!”

  作者有话要说:

  太晚了,先发这一章,还有一章在今天下午发!

  么么么哒~!

第110章 奥运街式决赛?过程21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爱豆的我搞极限运动爆红了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爱豆的我搞极限运动爆红了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