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302

  皇帝眼睫动了动,冯增道:“亦不必惊动皇后与十殿下,去信一封便是了。”

  皇帝带着柴皇后撤退,赵徵是知道的。

  冯增拱手:“陛下,微臣这就起草?”

  北风呼啸,关门外戈戟如林大军压境,而关门之内,则是柴皇后小车刚刚驶过的小道。

  皇帝将目光自关门外移开,落在那条小道之上,神色有几分的隐晦。

  他没说话。

  冯增等了一会,旋即拱了拱手,转身快步,起草信件去了。

  ……

  纪棠得知这封信的时候,刚看过纪谨回来。

  纪谨在雁县一战负了点伤,但好在不重,她过去想探望纪谨并和纪宴说说话,不过纪宴很忙,他是个很负责任的将军,麾下营部初初和赵军融合,本来就得费更多的心思,他甚至连士兵心理状态关注着,当然忙得不可开交。

  没见到人,纪棠和纪谨说了一会话就回来了。

  才刚回到中军,就得了这个消息。

  纪棠:“……”

  好吧,终于来了。

  这其实没什么好意外的,柴皇后选择留下就注定了有这么一天。

  除非赵徵败北吧。

  呸呸,那还是柴皇后这茬吧。

  所以这个消息,纪棠并没多惊诧,她唯一就有点担心赵徵而已。

  纪棠一听高淮报讯,三步并作两步就回到帅帐,在门口站了一会,她撩帘瞄两眼进了去。

  赵徵在内帐。

  他端坐在小书案后,面前摊着的就是那封信,赵徵微微垂眸看着,脊背绷得比任何时候都紧。

  纪棠回来,他眼睫动了动,抬起头:“回来啦。”

  他起身迎她。

  纪棠已两步行了过来了,拉着他的手,喊了一声:“阿徵。”

  她看了那封信一眼,有点担心看着他。

  但赵徵并未表现出什么过激的反应,他下颌线绷得紧,但情绪却敛了起来,就像茫茫夜色下的一潭沁凉的水,他顺着她的目光静静看着那封信,“我说过,我不能。”

  六个字很轻,从他微哑的喉间说出来。

  现今赵徵麾下近九十万的大军,除去紧急遣往西北边界的,现如今兵锋直逼玉屏关的有七十多万。

  这么多的将士,前仆后继,自上往下耗费了这么多的心血。

  赵徵只差最后一步,只要再破玉屏关攻入乐京平原,他就彻底击败皇帝获得最终的胜利了。

  这是无数将士奋战得出来的胜利,无数人的血汗奠基而成的局面。

  他的舅舅、叔伯、兄弟、以及麾下一众忠心耿耿的将士。

  像纪棠先前那样的事情,他也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不管公还是私,他不能,他不可,他断断不能因为一人之私,断送大好局面,断送全军将士共同血战才得到的战果,去给予赵元泰喘息之机。

  赵徵轻声说完这一句,抄起那封信,快步起身出去!

  外帐。

  外头脚步声不断,哪怕赵徵没有征召,诸文臣武将闻讯还是第一时间往帅帐赶了!

  赵徵大踏步而出,叫起行礼的众人,在最上首的帅案后坐下。

  山河日月猛虎下山大屏风,深色的紫檀木帅案,赵徵将手上的信按在案上,道:“不必顾忌此信。”

  声音不高,却力有千钧。

  下首诸人心里不禁一松。

  柴武毅闭了闭眼睛。

  他当然知道这样的决定是最正确的,换了他,他最后也会下这样的决定。倘若赵徵被信牵制,他还会强忍住私人情感去劝服他。

  无他,他是军中大将。

  今日之战果,乃他麾下兵卒、乃全军将士奋死血战而成的,他岂能单纯为了一己之私去破坏它?

  那他还有何面目去面对战死的兵士和同袍?

  还有何面目却面对全军覆灭战死在孤山上的那三万柴家军?

  柴武毅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一个危在旦夕却不肯抛下麾下血战的兵卒去私下逃生的将军,是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的。

  可他同样是柴皇后的胞兄,在赵徵一语罢后,他还是忍不住了闭了闭眼睛。

  帐内静默了一阵。

  诸文臣武将心里一松那是下意识反应,但随后又反应过来了,这个两难的决定不管做出哪一个,都不会让人欢呼雀跃。

  众人低头沉默。

  最后,这沉默还是被沈鉴云打破了,他看看赵徵,又看看柴武毅:“要不这样吧。”

  他起身,行至身后的军事地形图前面,伸手在舆图中心的乐京平原北边点了点:“乐京平原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但若逢入冬河面封冻,却还是有一线空隙的。”

  “可遣二路奇兵绕路北上,悄悄踏冰渡河,发起突袭!”

  现在已经入冬了,一路往北,越来越冷,雪虽不算很大,但气温低,河水早已开始封冻,参考往年推断,有些河段已经能走人了。

  当然,这很险。

  原来他们定下的作战计划并不是这样的的。

  赵徵早早已经下令收集火油运往前线,他兵力远胜皇帝,乐京固然易守难攻,但比起往西的前朝兴都而言,还是差了一点的,关隘没兴都那边的雄险。

  按部就班猛攻,短则一月,长则开春,赵徵有信心攻破玉屏关。

  现在沈鉴云调整作战计划,分出两路奇兵绕后突袭,扰乱敌方守关,迫使对方不得不分兵应对。这样的话,关门防守力道将削减,就会大大缩短破关时间。

  但这样的话,那两路奇兵就很冒险的。

  一个不小心,或者破关慢一些,很可能会直接折在里头的。

  但沈鉴云权衡过后,还是提了出来。

  一来考虑赵徵柴武毅等人的情绪。

  第二点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舆论对己方尤其赵徵的伤害,为了日后。

  自梁朝再往前,诸皇朝就是以孝治天下的。

  沈鉴云这战策的调整将会提前打响战事,且还将袭兵和赵徵本人分开,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且敌军已深入腹地了,无论如何皇帝也得立即掉头去解决这两支奇兵。

  而赵徵也马上开始叩关。

  大战正式打响。

  这样的话,就避免了柴皇后被进一步推到台前。

  将这件事按停在眼前这第一封信的阶段,对赵徵名声伤害减了最低。

  这个战策也不错。

  但区别于原来四平八稳的战策,就多出了一个冒险问题——这两支奇兵,谁领?

  明明原来有一个四平八稳的稳妥战策的,现在因为柴皇后不得不推出第二个,这深入敌军腹地去迅速挑起战事的凶险任务,谁去?

  “我去吧!”

  柴显站了起来,紧接着就是柴兴,“我去!”

  兄弟两人同时站起身,出列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锵声请战。

  柴皇后是他们的姑母,这事儿他们责无旁贷,让旁人去不合适,他们兄弟去吧!

  赵徵皱了皱眉,正要说话,却被柴显截住话头:“这是最好的战策。”

  “殿下,让我们去吧!”

第101章30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