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谁的人(1/2)

 陈秋下令派出探马时,他们已经在马车里拿出甲胄,完成了披甲,这是必须的。

 如果是在行军途中,他们会等第一批探马回来之后,才决定是否披甲。

 但是,如果是面对城池,派出探马的同时就已经需要披甲待命。

 以防对方发现探马之后,所作出的应对。

 此时,在陈秋一声令下,就要进城。

 但马贵却来到陈秋身边小声的问。

 “道长,不用再探吗?”

 马贵有点疑惑,看道长之言行也是知兵之人,怎么会不懂军阵中一探再探之规矩。

 要知道在这个年月,打一仗不是那么容易的,有时候攻下一座城池,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打一仗也是,别看只是简单的打一仗,除非是遭遇战,否则其他正常的战斗都是运筹帷幄,经过多项筹划,准备工作做足之后才会出击。

 当然,非得拿一些特殊案例来举例说军队不用准备那么长时间,看见敌人就直接莽的话。

 那不是特殊案例吗?

 所以在马贵的认知里,他粗略探知到昌平城里的那一股莫名的兵马,虽然大概率人数不多。

 但还需要再带几个人去再探,得到详细的信息之后,才决定这个城池进去还是不进去。

 毕竟这是城池不是野地。

 也不是关外的营帐蒙古包,他不确定自己刚才进去打探的消息是不是就真的,在兵法里面有请君入瓮,还有瓮中捉鳖。

 不管是多大多小的兵马,只要是打仗就如同下棋,一步错步步皆落索。

 所以他才走到陈秋边,小声的问出这么一句话。

 陈秋微笑的问他:“咱们就这点人,拿什么去再探,是让你们那一伍的披甲兵去跟你再探,还是让我身边的这几个女兵去?

 以你的眼光当能看得出来,她们气力虽足,使得动刀枪弓箭,但战阵经验几近于无,更别说哨探。

 此地,除了你,在无人有哨探之能。

 况且,我大概知道是谁在这。

 走吧!

 就算陷入重围,只要对方甲兵不超五百,我也能带你们杀出来!”

 马贵看着道长身上的铁甲,长刀,铁枪和弓箭,特别是那张刚刚挂上弓弦的重弓。

 要知道大明边军有四样利器守护着九边,软弓,长箭,快马,轻刀。

 大明边军骑兵常用的弓是开元弓,这个弓拉力虽然有点软,只有60斤左右,但却是最适合骑兵的,特别是骑兵需要长途奔袭时,不可能说到了地方再将弓弦给挂上。

 都是直接挂上弦,长途奔袭到地方之后直接拉弓射箭。

 60斤的软弓再配上长箭,碰上身披只有轻型铠甲的蒙古骑兵,还是可以轻松拿捏的。

 至于说,60斤的软弓其实还算是刚刚及格的。

 《天工开物》记载,凡造弓,視人力強弱為輕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過此則為虎力,亦不數出。中力減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

 即能开120斤的强弓,便可得力大如牛的评价。

 如果超过这个数,就是虎力,九牛二虎之力,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中力84-96斤,可称得上是硬弓了。

 下力60斤,为软弓。

 也就是刚过60斤的开元弓,是弓力刚刚好及格上天工开物的软弓。

 不过,使用软弓可以使士兵更为轻松的瞄准,也可以维持长时间的战斗力,对于骑射而言,这两点更为重要。

 因为骑射在运动和颠簸之中,对瞄准的干扰、对体力的消耗都是极大的。

第28章 谁的人(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明末:从揍崇祯开始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明末:从揍崇祯开始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