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五十二章(1/2)

 殿下,你想干什么?

 上元那一日正是立春, 立春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起来。

 天气转暖之后,农人要开始育苗准备插秧。

 寂静了一整个冬天的田野开始热闹起来。

 方嫂来找姜宛卿帮忙。

 “那天杀的现在不单是人不回来, 连银钱也不拿回来,这地若是不种,我们娘仨只怕是饿死了他也不会管。”

 方嫂道, “我知道你们肯定没下过地, 但村子里的人都在赶农时,实在没有人腾得出手——”

 “我们去,”姜宛卿没有让方嫂说完,方嫂这样要强的人, 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绝不会上门求人, “只是你得管饭,还得要糖。”

 方嫂开口时神情一派坦荡,只带了点自嘲,此时眼眶却是微微一红,然后也跟着笑道:“未未可得管管了, 再这么吃糖, 牙要坏了。”

 “没有糖就不去帮忙了。”未未趴在窗边, 一脸严肃。

 方嫂:“有有有, 给你一罐子行不行?”

 未未笑了, 他是跟方嫂开玩笑呢。

 吃了方嫂那么多好吃的,帮忙种个田有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姜宛卿和未未便准备出门。

 未未虽是长在山野,但从小时候拿起的就是弓箭, 还没有下过地, 姜宛卿就更不用说, 两个人都是门外汉,不知道田是怎么个种法,商量着要带什么东西去。

 最后拿出了锄头、麻绳、柴刀、斗笠。

 “等等。”

 就在两人准备出门的时候,风昭然走了过来,看了看两人手里的东西,只留下斗笠,“这些放回去,种地用不上这些。”

 姜宛卿讶然:“殿下你会种地?”

 “孤每年会代陛下行亲耕礼。”

 每年正月三十,每代皇帝都会登上先农坛,用太牢之礼祭祀先农,然后前往藉田,亲自耕种。

 到了这一代,皇帝沉迷酒色,这种需要出京的祭祀的事情都交给了太子代行。

 “再带一条攀膊。”风昭然吩咐。

 姜宛卿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殿下要和我们一起去?”

 “……”风昭然眯起了眼睛,“你说‘我们去’时,没算上孤?”

 姜宛卿:“……”

 岂止是她没算上他,她敢肯定,方嫂肯定也没算上他。

 这人全身上下就跟种地没有半点关系。

 但这种需要人手的时候当然不能把人往外推,姜宛卿昧着良心道:“怎么会?我就是担心殿下不愿意。殿下能去太好了。”

 三个人来到方家村,方嫂已经下了地。

 田地经过了一冬的闲置,需要先把土犁一遍,松松土,才能耕种。

 方嫂家里没有养牛,养牛的人家又正值农忙,正在抢天时,匀不出来,所以只能凭人力犁地。

 方嫂忙碌了一清早,还没有犁完半亩地。

 风昭然上前接手。

 方嫂看见风昭然果然大为意外,“你会吗?我是说你种过吗?”

 “种过。”风昭然简略地答,然后扶起犁。

 然后姜宛卿就见他的手顿了一下。

 姜宛卿低头偷笑。

 她没有参加过亲耕礼,但参加过皇后的亲蚕礼。

 亲蚕礼乃是皇后带着诸命妇亲自采摘桑叶喂蚕,但实际上皇后只须采一两片叶子,然后便由宫人将桑叶奉上,让皇后喂蚕。

 亲耕礼想来也差不多,也许风昭然真的下过地,扶过犁,但犁肯定有牛或者人拉,他只是扶一扶而已。

 “……还真是不会啊。”方嫂看着风昭然僵硬的动作摇头,然后提醒姜宛卿,“你别笑,男人都要面子,何况他本就是个公子哥儿,不会正常得很。”

 姜宛卿没说话了,但脸上的笑意没有消失。

 风昭然现在是还不会的,但很快就会了。

 她猜。

 从前她只觉得风昭然聪明,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好像天生就会,如神人一般。

 这一世里相处多了,她才发现他也和常人一样会有很多不会的事情。

 常人遇见自己不会的要么直接就略过了,要么尝试一下发现自己做不好便退缩,但他好像不觉得世上会有什么他做不好的事。

 他会停下来仔细观察、想办法,反复尝试,然后就会了。

 比如做手工,比如厨艺。

 再比如犁地。

 果然,没过多久,风昭然便渐渐上手,犁出来的地不再歪歪扭扭。

 姜宛卿三人跟在他后面把泥土里翻出来的杂草翻出来拔掉,一上午将整亩田翻匀净了,下午准备来插秧。

 金宝和银宝留在家里做饭,金宝掌勺,银宝烧火,蒸了一大桶米饭,还做了好几道菜。

 姜宛卿连夸金宝好厉害,金宝脸红了。

 银宝道:“我烧火也烧得很好!”

 “是,烧火也是很重要的,若是没有人烧火,还怎么做饭?”风昭然的神情很是和悦,说着道,“你卿姨烧火也很好。”

 银宝立刻又骄傲又满足。

 姜宛卿:“……”

 不知为何觉得哪里怪怪的。

 回想一下,现在的厨房倒真是风昭然的天下了,她的用场好像就只是烧火。

 他可能是在嘲讽她。

 姜宛卿心想。

 金宝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简单的家常菜都会做。一个孩子的手艺可能说不上多好,但辛苦劳作了一个上午,哪怕光是吃白饭也很香甜,大家都是吃得又快又香,连风昭然都添了一碗饭。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见卿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见卿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