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九十八章(2/3)

 姜元龄登时不敢再哭了,抖着手端起碗,乖乖喝汤。

 戚氏柔和了面色,问姜宛卿:“五姑娘怎么不喝?”

 姜宛卿忙端起碗来。

 戚氏常喝的八珍汤与寻常的八珍汤不同,不知道用了法子炮制,不单益气滋补养人,还闻不见什么药味,也不苦,反而泛着一丝清润的甜。

 周小婉生病的那段时日里,戚氏不单四处寻医问药,连自己常喝的八珍汤也赐给了周小婉,那是周小婉最后一段药罐子时光里唯一尝出来的甜味。

 有时候周小婉精神好些,还会让姜宛卿也喝一点儿,说是对身体好。

 上一世,姜宛卿生病的时候,戚氏也是时常让人给她送八珍汤。

 后来她旁的药都苦得喝不下了,唯有八珍汤还能入喉,算是陪她到了最后。

 此时再入口,不免有点恍惚,好像又回到了那一段日月无光天地灰暗的时光。

 “怎么?不好喝?”戚氏柔声问。

 “不是。”姜宛卿怅然道,“我只是想起,小娘过世前,母亲也赐过这汤药来着。”

 戚氏闻言叹息,“你小娘身子一直不大好,我该早些让她服用这汤剂,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这里面有人参、白芍药、白术、当归、白茯苓、甘草、熟地黄,虽不是什么精贵药材,但于女子大有益。你看这偌大家子,都在我一人肩上,若不是靠它支撑着,我也怕是早倒下了。你这两年在外头受苦了,眼下年轻还不觉着怎么样,等到年纪上来定是要有亏空。”

 戚氏说着,吩咐下人:“以后给我熬这八珍汤的时候,给五姑娘也送一份过去。”

 姜宛卿忙起身谢过。

 戚氏亲自扶姜宛卿起来,细问姜宛卿离京后诸事详情,最后道:“你莫怨你姐姐,庆王是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庆王府里什么样的女人都人,你姐姐一年里头倒有半年是在我这里的。她和殿下原是一对,若不是你当初……罢了,过去的事就不提了,你能冒险回京替殿下送信,可见你着实是个乖孩子。”

 “母亲说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这是我欠姐姐的。”姜宛卿低声说着,凄然笑了一下,“何况,殿下的心思并不在我身上,我强求无益,只希望他能心愿得偿,赢得江山,也抱得美人。”

 戚氏轻轻抚着姜宛卿的头发:“好孩子,你放心,单冲你这份心,将来该有的位份绝不会少了你的。”

 姜宛卿又坐了一会儿,不动声色地打了个哈欠。

 这倒不用装,一路来车马颠簸,半边身子都快散架了。

 戚氏是多么有眼力见的人,立即让人送姜宛卿回房歇息。

 姜宛卿刚走,姜元龄便迫不及待道:“母亲……”

 “知道了,”戚氏道,“眼下京里乱成这样,那庆王像是丧家之犬一样缩在宫里不出门,该帮哪一个你父亲心里会没数吗?再说了,若不是你父亲点头,你以为她能回来?”

 姜元龄放了心,长舒了一口气。

 “太子居然敢反,还真是出人意料。”戚氏沉吟,“若是早知道他有这分手段和魄力,当初又何必把你许给庆王……”

 姜元龄听见这个便怨念丛生。庆王玩得开,但那些花样断不能往姜家嫡女身上使,婚后新鲜了一阵子,很快便嫌无趣,又去找他的姬妾们胡混去了,只在表面上和姜元龄混了个相敬如宾。

 “幸好,幸好昭然哥哥心里还有我……”姜元龄捧着信,像是捧着后半生的依凭,“只有我……”

 “你莫要高兴得太早。”戚氏凉凉道,“你不是也发现了吗?你的五妹妹气色可是好极了,一点儿也不像受过离乱的人。”

 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丈夫待她怎么样,答案会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

 *

 姜宛卿离开后没有回自己的小院,而是去了姜述的书房。

 但这一次,她在池塘外就被拦下了。

 姜宛卿对姜述身边的人皆不熟悉,但冲对方无声无息冒出来的架势看,很可能是姜家的暗卫。

 “家主大人有要事,五姑娘请暂候。”

 姜宛卿越不过去,只得守在池塘边。

 时近黄昏,冷天的太阳落得早,下人们点上灯,窗子里的光芒映到满池残荷上,枯荷上顶着雪,像一个个戴着斗笠伛着腰的老妪。

第98章 第九十八章(2/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见卿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见卿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