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章(2/3)

 姜述和戚氏已经在二门上等着了。

 若按臣子之礼,二人该接出大门跪迎,但数百年下来,在姜家,家礼早压倒了国礼,没有直接坐在堂上等人进来行礼,已经算是二人很给面子了。

 回门的新婚夫妇给二人行礼。

 姜述与戚氏满面笑容止住。

 然后是新婚夫妇向二老献礼,再是二老回礼。

 家中子弟都在,宴席也已经设下,姜述引着风昭然去厅上赴宴,戚氏则挽着姜宛卿来二门内的花厅上。

 姐妹们皆在,柳夫子应邀陪席。

 不管风昭然受不受宠,太子的身份依然摆在这里。姜宛卿已然是太子妃,且有戚氏在,即使是姜尚柔也不敢放肆,大家轮着番说些恭维的吉利话,一顿饭吃得欢声笑语不断。

 饭后,戚氏将姜宛卿唤到房里,温声问道:“在宫里可还习惯?有没有受什么委屈?若有,莫要憋着,母亲自会为你做主。”

 上一世就是因为这句话让姜宛卿红了眼圈。

 但不敢让长辈烦忧,姜宛卿强颜欢笑,只说一切都好。

 其实以姜家的手段,宫里头有多少眼线,什么事不知道?

 但当时戚氏一脸欣慰,像是完全看不透姜宛卿的勉强,让姜宛卿小心服侍,好生邀宠,来日生下个一男半女,东宫女主的位置便稳当了。

 姜宛卿当时就红了脸,手足无措。

 不是因为地位稳固,而是因为要和风昭然生孩子。

 姜宛然这会儿还记得那个念头是怎么像一只兔子在她的胸膛里活蹦乱跳的。

 这一回姜宛卿照样儿演了一遍,只有到这里演不出那种又慌又羞的模样,干脆只低头不语。

 戚氏很满意。

 作为庶女姜宛卿是完美的,美貌,单纯,不挣不抢,很听话,很好用。

 *

 夜里姜宛卿和风昭然歇在姜宛卿原来的小院里。

 小院里还保持着她出嫁时的模样。

 不知为何,明明只隔了三天,姜宛卿却觉得恍如隔世。

 这应该是她最后一次住在自己的院子里,睡在自己的床上。

 这一趟回宫之后,风昭然很快便会被贬出京城。

 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好像永远也不知道珍惜,只有在知道自己终将失去的时候才明白它有多重要。

 小院里处处都有她生活的痕迹,还有小娘留下来的回忆。

 小院里没有厨房,但小娘会用薄铫熬一点红豆汤,尝一下甘香满口。

 那多半是秋天,当季的红豆收上来,阳光泛着微微的金色,草开始泛黄,被阳光照着像是铺了一地的碎金。

 姜宛卿双手捧着脸看小娘熬红豆汤。阳光照在小娘额角的细碎的发丝上,发丝也像是镀了金。

 风昭然被人扶进来,明显带进来一股酒气,神志不太清楚的模样,好像是喝多了。

 两位嬷嬷准备上前侍候,姜宛卿让她们下去:“我来吧。”

 她拧了热布巾递给风昭然:“殿下是要自己擦,还是妾身擦?”

 风昭然靠在椅上,慢吞吞掀起眼皮,看了姜宛卿一眼,然后接过布巾。

 “太子妃真是聪明。”

 “聪明”这两个字可跟姜宛卿无缘,上一世这个时候她可是急得不行,又是喂醒酒汤又是帮忙洗手脸,忙得不可开交。

 后来才知道风昭然从来不会让自己喝醉。

 他每一次醉都是装的。

 风昭然自行洗漱,姜宛卿把被子里的汤婆子抱出来。

 汤婆子塞得严严实实,外面还裹着一只胭脂色的棉罩子,上面绣着一只樱粉色的小猪。

 “你小娘做的?”风昭然走过来,一面上床,一面问道。

 “殿下怎么知道?”姜宛卿寻思自己应该没跟他说过。

 这是周小婉在她八岁时候做的,她一直用到现在。

 “若非至亲所制,这罩子都褪色了,太子妃怎么会舍不得换?”

 还有她抱着这东西时的怅惘神情,再明显不过。

 “留下吧。”

 姜宛卿微微一愣:“殿下不是不喜用汤婆子吗?”

 “孤确实是不喜欢。”风昭然淡淡道,“因为孤刚到东宫的时候,那起小太监捉弄孤,总是故意将汤婆子留条缝,孤不小心碰翻了,他们就取笑孤尿床。”

第16章 第十六章(2/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见卿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见卿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