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番外一468

  “自然可以”,赵琦笑笑,“报纸上不是说了吗,要坐一次龙椅,只要三文钱就够了!”

  “真的能去坐龙椅吗?”,黄霞兴奋的问道。

  “可以可以,咱们要是考上了,别说花个三五十文去游览皇宫了,就是要上天入地都随意!”

  马车上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这是京都、金陵两地的报纸全力宣传的——皇宫一日游。

  还有什么毕竟近距离接触更能打破世人对于皇权的畏惧的呢?

  坐龙椅,一文钱。

  躺龙床,一刻钟十文。

  力求带你经历皇帝的一天。

  然后京都、金陵两地的百姓最先最快接受了皇帝既不是真龙,也不是天子,反倒跟他们一样,是个普通人。

  朦胧的皇帝面纱被揭开,打倒皇权已经不是京都热议的事情了。

  近期热议的是即将到来的第一届大朝会。

  “快到了,大家都下马车排好队啊!”

  天下大定之后,官员的统一考试已经扩大到了全国。

  各个省份自己组织乡试,春秋各一次,取得了乡试资格后再来参加京都参加一年一次的会试。通过会试的便是官吏,由吏科发往异地为官。

  此次,通过乡试的学子们纷纷涌入京都,以便于参加会试。

  黄霞入了城,左张右望,只觉哪哪都有意思。

  他们是从永宁门入的城,入目便是宽阔无比的一条主街道,主街道经过修整后直通皇宫。

  黄霞一路走来,眼珠子都要不够用了。

  大同是边疆重镇,军事意义重大,奈何早年间由于战乱以至于颇有些凋敝之态。哪里有京都这般繁华?

  入目街道两侧全是店铺,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有与他们一样穿着学士服的士子,有玩闹的总角小童,有女子边走边闲聊,有穿着皂袍行色匆匆的官吏,居然还有着华服的纨绔郎君拎鸟笼闲逛。

  “磨喝乐,又凉又甜又好喝”

  “大枣子甜梨子,十文一斤嘞”

  “凉粉扒糕江米藕,好吃不贵尝一口”

  ……

  黄霞左张右望,兴奋至极。

  赵琦赶紧喊道,“快快快,我们得赶紧去找店住下来,咱们来得已经迟了。再过上半个月马上就要考试了”。

  众人复又急急忙忙赶去投宿。

  今年十月份的京都何其热闹,官府招考和大朝会撞在了一起,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

  这段时间里,京都文会不盛行了,人人窝在房间里温书,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比考生更忙碌的是京都府衙的官吏。

  他们不仅要承担这一次的招生考试,还得跟朝中官吏一起配合进行首次大朝会。

  首先就是匠科的日夜赶工。

  他们得把西北角的文正殿该拆的拆,该扩建的扩建,完成一个大型的,可供容纳一万人的露天会场。

  除此之外,其余各科司也动员起来,宣传科要负责宣传,医科得做好突发医疗保障,各科司的负责人到时候都得上台。

  更麻烦的是前置准备工作,情搜科靠着卓越的情报工作,得去联系该行业某些有名望的人来参加大朝会。紧接着,由户科下辖的行业管理司见证一场场行业洽谈会,选举行首,制定规则……

  六个月的时间里,各个省份百姓在不断的涌入该省份的府城,力求能够参与这些行业洽谈会。

  最后一个月,各个省份选举出来的各行各业的行首们齐聚京都,试图商议出适合该行业运行的规矩,并且由官府做见证,签订了行业规则。

  当然,这样商议出来的规矩充斥着极多的不合理之处,然而这是第一次,底层的百姓能够借助行业洽谈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拥有了话语权。

  这还只是第一次大朝会,等到三年以后的第二次,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试图参与到会议中来。

  整个朝廷,宛如一驾大型机器,迅速运转起来。

  这一日,招考终于告一段落,成绩尚且还未出来,京都却已经热闹的宛如在油锅里倒沸油了。

  因为十月十五日,大朝会正式开始了。

  黄霞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大的地方。放眼望去,环绕全场、参差错落的台阶上坐满了人,密密麻麻,挤挤挨挨。

  “快快快,咱们快去找位子,二十七排三十五座”,赵琦连声喊道。他跟个老大哥似的,带着身后那群小鸡崽,可算是操碎了心。

  “赵大哥,得亏你手快”,黄霞夸赞他。

  这票只有一万张,其中两千张分给了各省行首们,一千张分给了各省学子们,剩下七千张只好靠着户籍本去府衙领取,先到先得。

  赵琦便不好意思的笑笑,一行人很快便落座了。

  “这台子可真大啊!”

  “啥时候出来啊?”

  “快了吧”

  嘈杂的喧哗之声遍地都是。好多人头一次参加这么盛大的活动,嘴巴动到停都停不下来。

  “来了来了”,有人兴奋的喊道。

  三声钟鼓声响起,一列着皂袍的官吏上了台。这台子就是个圆形石台,上面陈列了数张桌子。

  “肃静——”

  从前的传旨太监由于嗓门洪亮,如今下岗再就业找到了新工作,专门负责大型会议喊话。

  很快,全场原本闹哄哄的,如今已经安静下来了,即使还是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但沈游已经很满意了。

  沈游站了起来,环视全场,肃然道,“诸位好,我是沈游,也是新任首辅”。

  她停顿了一会儿,给了全场的时间。

  黄霞直觉耳畔全是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和奇异的惊叹声。

  他们是真觉得很神奇,怎么会有女子能够做到皂衣军之首呢?

  “这便是沈先生啊!”

  黄霞以一种瞻仰的目光看向台下的那道人影。她其实看不见沈游的脸,只觉得对方站姿笔挺,立在那里,脊背直的像一杆标枪,自有一股锋锐而从容的气度。

  黄霞揪了揪衣角,兴奋无比。

  她若以后能够成为沈先生这样的人就好了。

  沈游没管台下的议论纷纷,而是选择继续往下说。

  “今日大朝会,议题有三项。”

  “一,定国名、国体、官吏制度等”。

  “二,公布下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推进项目并公开官府当年度财政报告”。

  “三,听取各类行首的意见及建议”。

  “大朝会预计为期三日,现在开始!”

  钟鼓声再响,三声过后,会议正式开始。

  “第一项,定国体。”

  这一项的陈述人依然是沈游。

  “一,国朝初立,号为‘黎’。黎者,一为“众多”,意指黎庶百姓;二为“黑色”,代指皂衣军,三为“黎明”,喻义新生。”

  “二,设首辅一名,次辅一名,户吏兵工农刑礼医八部,以及安全、情搜、检查、立法四科。”

  “三,其中,首辅、次辅一任十年,最高不超过两任。首辅、次辅并八部四科尚书组成阁员会议。一人一票,平票时以首辅决意为最终决定。超过四分之三以上票数可驳回首辅决定”。

  “四,户部下辖商业司、行业管理司……工部下辖军械司、水利司……”

  沈游一一介绍了整个政府构架和每个部司的职责范畴。

  紧接着,又是紧锣密鼓的五年计划。

  黄霞除了能够听懂第一段前半部分之外,其余的都处于一种茫然状态。

  她既听不懂各式各样的专业名词,又听不太懂这些复杂的流程和大量的数字。

  各个部门的开支交织在一起,简直令人头皮发麻。

  因为大同府的县学尚未建立,她是自学考中了乡试,没有接触过系统的教育。

  但她依然听的津津有味。

  即使听不懂,她也能够感觉到,台上的这些人是很认真的在向他们报告今年做了什么,钱都花去哪儿了,此后几年要做什么,具体任务分配如何。

  她第一次有了一种参政议政的感觉。

  像她一样的百姓有许多。第一次接触官府的管理,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一件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他们听得懵懵懂懂,甚至无法分辨然而他们依然听的很激动,这意味着他们有能力能够参与到这个国家的建设中来。

  度过了最为难熬的官府年度财政报告后,迎来了百姓们最爱看的“行首意见和建议”这一议程。

  第一个行首来自京都布行,他站起来的时候全场百姓发出了的叫好声。

  掌声雷动,宛如轰鸣。

  这样的声音一直持续,直到今日朝会结束,人人喊的嗓子都哑了。

  三日大朝会,几乎全京都的人口都参与其中。即使没参与,也在议论此事。

  除了京都,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在报道此事,因此而掀起的议论如潮水般席卷各大州县。

  搬掉了死死压在他们头上的宗室、勋贵,百姓们第一次发现自己可以吃饱饭,可以挺直了脊梁,没人要他们下跪磕头,也没人要他们送女入宫。

  这个新立的国家在欣欣向荣起来。

  大朝会结束的时候,正值傍晚。

  落日余晖之下,沈游抬眼向远处望去,层层叠叠的金光从云层穿透而出,为这个新生的国度裹上了一层金芒。

  夕阳过后,逐退了群星与残月,明日必是旭日东升好韶光。

第228章 番外一46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这位女文豪,还钱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这位女文豪,还钱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