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事业

  纯懿冷静地剖析永瑆和意晚目前存在的问题。

  坐在她下首的永瑆始终都很沉默。他并不擅长应对像纯懿这样强势而理智的女性长辈, 所以反而气场完全被压制住了,默不作声地专心听讲。

  “真是抱歉呢,我一不小心就一个人说了这么多话。你可能听了都觉得生厌。”最后纯懿象征性地向他道歉, 但他们彼此都很清楚,这只是不作数的客套话。

  无论如何,意晚都是纯懿的女儿。她的真实立场必然永远都是与女儿站在一起的,现在看似是说意晚存在缺点,其实也都只是客套话。她对永瑆和纯懿的婚姻状态感到不满意,实际上就是对永瑆本人的做法不满意。

  “其实很遗憾, 你是舒妃娘娘抚养长大的孩子, 但一直以来与我们都不是很亲近。我们家——我指的是叶赫那拉氏——过去与皇权缠绕得太紧密了,以至于整个庞大的家族, 那些令人艳羡的地位与财富都是放置在悬崖边上, 稍有不慎, 就会满盘皆输。所以,我们待你都不算很亲密,没有将你当作外甥那样看待。”

  “其实你也应该能理解我们,与皇家打交道,就是要格外谨慎。”

  永瑆点头:“嗯, 福晋放心, 我都懂得。”

  纯懿到了谈话的最后, 她决定更加推心置腹一些,让自己的态度落回到真诚的这一面来。

  “你能和意晚结合, 对我来说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这像是给了我一个补偿的机会,让我能好好看看, 舒妃娘娘亲手养大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的少年郎。娘娘过去偶尔也会说起你的事情, 说你爱文房四宝,不爱刀枪剑戟,说你喜欢吟诗作赋,不喜欢马背骑射。她说你很像叶赫那拉氏的男孩子。”

  “是吗?”永瑆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浅淡的笑意。

  “你和我的兄长有一些相似之处。都说外甥像舅,如果你真的是舒妃的儿子,大概你的性情就是肖似了他。他叫宁琇,这辈子都没能成为在朝廷里举足轻重的官员。他待他的福晋和儿子不算有多好,甚至可以说不怎么负责任。”

  “他生性浪漫而敏感,他去过南洋,北上到过草原的那一边,他走过很多山山水水,见过很多我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见到的风情。在很多人的眼里,作为叶赫那拉氏的嗣子,他是不称职的,辱没了祖辈的名望,也败落了叶赫那拉氏的门楣。但他的人生没有遗憾——哪怕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看得出来,你也是一个浪漫而敏感的孩子。你很小的时候,你的生母淑嘉皇贵妃就去世了。你自幼在舒妃的膝下长大,但我了解我的妹妹,舒妃并不是一个情感丰沛的人,在紫禁城里待久了,就更加冷眼看待人情世故。有的时候,她甚至是冷漠得可怕。你一定看过不少人的眼色,才能成长得这么优秀。”

  “所以,我没有要给你施加压力的意思。我只是希望,你和意晚都能冷静下来,拿出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你们之间存在的问题。你们还有孩子,他们也需要成长在一个美满的家庭里。意晚长大的环境从来都不缺爱,所以她不害怕对人托付真心。她很热烈,也很善良。我想,你们即使不能做到情深似海,至少也可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纯懿要说的话就这么多。事实上,她实际说的内容,要比她预想的更多一些。

  她自己也没有预料到,她能对永瑆说这么久。面对一个不算熟悉的晚辈,她竟然难得有了一个敞开心扉的机会。

  当天永瑆的离开的时候,他郑重地对纯懿道了一声谢谢。

  “我会珍惜和意晚的这段婚姻。我会努力的。”

  “嗯,我相信你们能做得好。”纯懿最后送上一句鼓励的话。

  她还命人将中堂里悬挂的“穆和嘉风”四字匾额摘下来让永瑆带回去。

  “这本是我的嫁妆,是我的娘家长辈希望我出嫁后能端淑持家,与丈夫建立起清正和睦的家风,如今我把它传给你,也传给意晚。我的娘家长辈当年对我的期望和教导,就是现在我对你和意晚的期望与教导。”

  她是真的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过得很好,这样她才不用长久地为女儿牵肠挂肚,才能有时间去实现她自己余下的生命里想要全力从事的事业。

  *

  *

  一直到傅恒去世的半年之后,纯懿才再次踏入京郊别苑的门。

  “我还以为我等不来你了。”玉浑黛站在尚不在花期的桃花树下,轻柔温和地对着纯懿遥遥一笑,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她们还是年轻时候的模样。

  纯懿抚着离她最近的亭阁的廊柱,仰头带着回忆环顾四周。

  “不是我不想过来探望你,是这里实在浸润着太多的回忆。在我作好心理准备之前,我不想贸然踏入伤心地。”她的理由很简单,也让人心疼。

  傅恒人生最后的那段时间,就是在京郊别府度过的。

  他最初和纯懿搬过来的时候,他的病情还没有发展得太严重,所以他们得以度过一段平和宁静的田园生活。但是后来,他的状况急转直下,几乎整夜都会因脏腑疼痛而难以入睡。纯懿陪他煎熬着,她也肉眼可见地日渐消瘦下去。这段回忆,就算不上有多美好了。

  所以,纯懿一直都不忍重临故地,惹起汪洋伤心泪。

  “现在呢,好些了吗?”玉浑黛柔声问她,同时缓缓朝她走过来。

  纯懿挂着浅笑摇摇头:“还没有。一草一木,仍然叫我触目惊心。”

  玉浑黛叹息。

  “你与傅恒大人,情深至此,必然很难走出来。像我,我去给我从前那位治丧的时候,我与他其实都早就和离多年,但我依然也会心痛。女人大多是感性的,为情所困是常事,所以才容易在感情里处于劣势地位。”

  纯懿则言简意赅:“相处过,就会有情分。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纯懿的这句话引发了玉浑黛的认同:“是啊。你说得没错。相处过,就会有情分。”

  “不说这些了。我来是想要特意拜访你,与你商量一件事情。”纯懿感觉到心脏在隐隐作痛,于是移开了话题,绕回到她此次过来的主要目的上。

  “你说。”

  纯懿:“等到开春,我有意往草原上去走一趟。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与我同行。”

  玉浑黛一惊:“草原?怎么好端端的,你忽然要出京城往草原去?”

  “我有几桩事情需要去做。首先是往叶赫部的故地走一趟,从前宁琇去过一趟,我这次去,是把后面这些年族谱上的变动更新一下。”

  “随后,我要一路向西北去,我的姐姐胜蕤跟随丈夫在额鲁特八旗,上次见面,我与她不算是以愉快收尾。但总是血浓于水的姐妹,趁着如今还能走动,我想再见她一面。说实话,都这样的年纪了,见一面就是少一面。我不想有遗憾。”

  玉浑黛没有听明白:“这些都是你的家事,恐怕没有多少我能够帮得上你的地方。你是纯粹想要找一个互相扶持的旅伴吗?”

  纯懿摇头:“不是。这两件事情,都不是最要紧的。最后一桩才是。我想一路往西北,考察在关外兴办女子学堂的可能性有多大。”

  “女子学堂?”玉浑黛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是的,女子学堂。我也是受你的启发。李氏从前来京城之前,并不识得几个字,也没有机会念书受教育。但你这几年教她认字、写字、读书,我看她长进得很快,现在也早就有模有样了。”

  “如今各地由世家及富商出资,兴办的各式学堂也不少,但一方面都只是面向男书生开放,另一方面则是都位于关内。”

  “关内的女子学堂兴建,难度一定比在关外小,所以暂时还不用太担心前景的问题。但是关外的事情,我了解得也不多,所以可行性几何还有待验证。我打算从关外开始,从最困难的地方开始,建成有效果后,再慢慢发展到关内。”

  玉浑黛也意识到推行此事的困难程度有多大。

  “资金的事情,你完全不用担心。女子学堂的建立,本就不是花销很大的事业。而我出嫁时,家族给我置办了很丰厚的嫁妆。这些年,我把我的嫁妆打理经营得很好,几乎是赚了许多。每年光是铺子盈利及田庄屋舍收租所得,我想应该就能涵盖往后投入女子学堂的开支。”

  “最难的事情,是改变人心与观念、传统与限制。女子也要读书,不仅是富贵人家的姑娘要识字念书,穷苦人家的姑娘也应该有条件去识字念书。这样她们才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周围人口口相传的那样。”

  玉浑黛很支持纯懿,这其实也是她这些年来都想要从事的事业。

  “阿玛当年作为大儒,游历海内传播学说。我那时候就想日后像他那样。我不想只讲给那些男人听,我也想讲给女人听,我还要和她们一起探讨,一起进步。但我知道,这桩事业,推进起来是很困难的。恐怕到我们黄土盖身的那天,可能都收效甚微。但是如果因为畏惧困难而没有人选择开始,那么永远都不会开始的。”

  纯懿与玉浑黛相视一笑。

  她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只要我认定了这件事情有未来,那么我只管去躬行,而不顾那些冷言冷语。”

第122章 事业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吾为傅恒妻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吾为傅恒妻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