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明争暗斗是哪般

  四爷和十三无非就是这寥寥无几中的正义之人了,他们到了地方,专门挑水路,选择能见到百姓疾苦的路线走。而不是选择大路,走走过场。这自古一旦发生水患,受灾的就是老百姓,自然是有多惨就有多惨。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人还可以买个棺材安葬,但是大多数的人只好裹着芦苇席子下葬,甚至有的人只能卖身安葬家人。

  然而就是这般惨不忍睹的众生相,却依然有人不配合赈灾。其中就有一个满心不配合的官,那就是两淮巡盐道任伯安。话说这个官职很巧妙,本来是负责替朝廷监管两淮盐商的,所以权利极大。朝廷到盐田里统购食盐他能管,盐政上发“盐引”他能管,盐商拿了“盐引”运盐他也能管,甚至食盐卖到哪他更能管。所以,任伯安的职位虽不高,却拥有能够影响数百官员、成千上万百姓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他有权管理所有的盐商。这就意味着,盐商能不能正常做生意,都要看任伯安的脸色。这赶上黄河发大水,灾民百万,任伯安可以决定盐商捐款金额的大小。因此,四爷想要筹款,也不得不依赖任伯安。

  可这个任伯安是九爷的门人,九爷又支持八爷,他自然不乐意听从四爷。何况八爷在朝廷之中,拥有极好的名声,引的各路人马竞相投奔,还有那些大臣都拥戴他也是人尽皆知的。这么看来,任伯安背后的山头可不小。也正因为有九爷这一帮人撑腰,任伯安才有胆量对皇子甩脸。对筹款之事百般阻拦,这也明显是八爷和九爷的意思。

  当时四爷到了灾区查探灾情后,又急着赶往扬州筹银。这到了地方,召见了当地的官员商议此事。然而在面对四爷的时候,其他官员都是战战兢兢,唯有这任伯安的神情不阴不阳,话里也是夹枪带棒。

  四爷问道:

  “谁是任伯安?”

  人群中就见他轻“哼”一声,上前道:“回四贝勒的话,正是下官。”

  “筹银之事,方才我也说了,国难当头,需尽快去办。”

  这筹银之事,殊不知任伯安早就知道了消息。对于四爷一行人下扬州筹款,在京城的老八等人便快马加鞭通知了任伯安,要他掣肘四爷的筹款计划,使得他不能完成任务。

  只见任伯安听了四爷的话,不咸不淡的回了句:“下官会尽量完成四贝勒的任务。”

  这直接把旁边的十三给惹恼了,一个区区小官,敢这等狂妄。于是,指着他怒斥道:“不是尽量,是必须完成!”

  哪知这任伯安不仅没服软,反而直接把脸一撂,甩袖离去。

  十三刚要将他喊住,四爷却制止了。

  此次派来赈灾的钦差可是大清的皇子,是真正的凤子龙孙。堂堂贝勒,还有令牌在身,有先斩后奏之权。可面对如此背景深厚的钦差,任伯安却是不给面子,甚至直接甩袖而去。四爷心中自然明白,他能这么横,背后全然有人撑着。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四爷不会与他正面杠上。而四爷初来乍到,想要筹到盐商的银子,就必须要从任伯安下手。但是对于任伯安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也唯有使用一些手段,才能让他乖乖服从。

  四爷也是没料到,在这赈灾途中遇到了这么一个绊脚石。他和十三在灾区效力,那留在京城的其他阿哥却都在想着怎么让他们失败。

  于是,次日的时候,四爷和十三在酒楼特意约了任伯安来,好酒好菜的招待着,殊不知,这不过是场鸿门宴罢了。酒过三巡,四爷先是敬了他一杯,说道:“你这个官职,虽说不大,但是油水却能富可敌国呀!”

  这任伯安一听,酒盅子到了嘴边却莫名停下。但他没有怕,单凭这一句话,说明不了什么,何况自身可是有靠山的。放下酒盅子,任伯安神情自如的笑了:“四贝勒的话,下官可是听的糊涂啊…”

  话还没说完,十三就急了:

  “我看你心里是明明白白的!”

  任伯安愣住,心里直犯嘀咕,难不成他们去查了底细?一时也是摸不准,不过料他们也不敢怎样,若真是惹了自己,这筹不了银,于他们而言,可是够受的。想到这里,便放宽了心,直言问十三:“十三阿哥这是什么意思?”

  岂料,四爷顺着他的话开始揭短:

  “你每年都能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孝敬老九,我可是都查的一清二楚。先不说老八老九是你们的靠山,可这靠山再大,上面还有太子爷,还有皇上。他们若是知道了这件事,你的靠山还能保你吗?还会再给你撑腰吗?”

  老四说是请他喝酒,合着是给他来个下马威。这一番话直逼的任伯安连连装糊涂,起身就走。

  他走后,十三问四爷:

  “四哥,你说他会服从吗?”

  四爷微微一笑,喝了一口酒,似是很有把握的说道:“一个未入流的小吏,却能敢建起这么大的私活。他背后的那些同僚都怕被揭短,自然会让他乖乖服从。毕竟,谁也不想因此坏了前程。我猜他现在定是忙着给老九写信去了,只要他发了话,这任伯安自会奉上银子。”

  十三想了一下,又问:

  “你猜…九哥会怎么做呢?”

  四爷把玩着手里的酒盅子,只说了句:“他不是老十。”

  如老四料的那样,任伯安一回去,就立马案前伏笔,写了密信,又安排了随从快马加鞭的赶去京城。

  九爷收到来信,在府中沉思了一会,便去了八爷府上。当大家都在想着权宜之计的时候,首先发话的就是老十:“咱们就死拖着,瞧他老四十三能怎样!”

  十四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

  “十哥,你还是别说话了,听八哥九哥的。”

  九爷看向八爷,等着听他的意见。八爷手背在身后,在房中来回走了几圈,终于下了决定:“让任伯安去筹银子,给老四他们。”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老九听了,默默点了点头。

  老十又急了:

  “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咱们就这样成全了老四他们?”

  八爷依旧一副嘴角噙笑,反问道:

  “如今他已经查到任伯安与我们之间有着联系,难不成,依然对他百般阻挠,让他办不成差事,然后狗急跳墙,反咬我们一口?”

  十爷这才住口,八爷看着他,只苦口婆心:“咱们不能跟老百姓过不去呀!”

  十四也在一边无奈摇头:

  “十哥,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如果四哥真的参了我们一本,且不说皇阿玛了,就咱们太子爷,必然会穷追不舍的查下去。索额图倒了台,他现在的势力已经削弱。然而八哥这些年在朝中积累的心血,太子早就虎视眈眈了。就算你不为百姓着想,也总该为八哥想想吧!”

  老十干巴着嘴:

  “我…”

  九爷无心理会老十,便匆匆回去回了信给任伯安。

  果然,任伯安见了九爷的回信,也只能带头捐款,这带头认捐了五十万两。盐商们跟进,才使得四爷完成了三百万两的筹银计划。

  有了这笔筹银,再加上国库拨的银两,便足够赈灾了。

  不过话说回来,让老八不明白的是,他们一向做事滴水不漏,又是怎么被老四发现他们与任伯安之间有往来的。老八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们每次与任伯安商议事情,都是靠书信往来,并没有面议。这无疑是个漏洞,问题兴许就出在送信人的身上。

  再去问老九,才得知每次送信的人,便是他的贴身侍从梦回。这梦回跟了九爷很多年,每次随着出门,都是主动当脚踏子,显然是个忠心的奴才。最重要的是,他很擅长认路,不管多远的路,只要稍加提示,准能摸到,这也正是九爷为何选择让他前去送信的原因。

  巧合的是,这梦回有一次到酒馆喝酒,遇到了十三爷的随从。两人闲聊时,梦回得知,对方称主子时常赏自己一些好酒,味道那叫一个醇香。梦回有些羡慕,便询问是什么酒。一问才知,他竟喝过上营老酒,这酒可是御酒。

  “你可真是跟对了人,主子竟然还赏你酒喝。不像我,主子从来都不允许我喝酒,光说喝酒误事,能有啥事啊…”

  见梦回抱怨,十三的随从笑着安慰道:“我家主子好酒,没事也会赏我些。这样,你下次想喝酒的时候,就找我,总不会少你酒喝。”

  两人就这样渐渐熟识,私下里经常在一块喝酒。有一次,梦回喝的飘了,竟然当着那人的面说道:“我家主子呀,一有事了就打发我出城,这一来一回的,累得够呛,回来还不能喝酒解解乏,真窝心。”

  言多必失,这本无心的话,让旁人听了去,就是有利可图。

  那人有心问:

  “什么事,非要出城去办呀?”

  “别提了,除了送信还是送信,我倒是成了跑腿了。”

  梦回一不留神就大意了,话说出口才知道后悔。

  那人却趁热打铁,打起了小算盘:

  “你若是跟了我们家爷儿,包你这辈子都不缺酒喝。”

  这梦回刚开始还犹豫,但经那人几次怂恿,到底还是没经得住诱惑。他这一天不喝酒心里就刺挠,何况十三爷给的可都是好酒。把心一狠,也顾不得什么了。

  只是总不能光喝酒不办事吧,那十三爷问什么也得如实说呀,交代的事也不能含糊了。

  于是,当他再次为九爷送信的时候,便把九爷的那封信拿给了十三爷,自己又仿着九爷的字迹重新写了一封。那任伯安也是粗心的主,虽说梦回见惯了九爷的字,这仿的也是如出一辙。要是换作心细的人,总会发现蛛丝马迹。

  最后发现问题的人,还得是八爷这样心思细腻的人。

第19章 明争暗斗是哪般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梨园惊鸿客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梨园惊鸿客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