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江山权斗亦如画

  四爷曾派人来接我去他的府上,我想都没想便回绝了。虽然我是他的人了,本该去。但是我宁愿在梨园呆着,也不愿去面对他的福晋。

  关于她的传说,还真是听了不少。由于这个乌拉那拉氏是庶出,自小不被重视,所以练就了一身算计人的本事。好不容易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家正室,却未能得到四爷的爱。她看似端庄宁和,内心却是深不见底的黑暗,这个人毋庸置疑是个狠人。设想有一天四爷若是登了基,她做为后宫欢爱的围观者,又岂能大度。

  这样的人,我本不愿与之相处。可就在我拒绝去的四天后,胤禛竟亲自来了梨园。

  当时我正在梳妆,他径自走到屋内坐在凳子上,只静静的看着我。发现他时,我着实一惊,随即脱口而出:“你来做什么?”

  四爷淡淡一笑:

  “我就不能来看看你吗?”

  我没说话,默默拿起桌子上的杯子,给他倒了杯茶。四爷接过喝了一口,顿了顿,又说道:“真的不去?”

  我点了点头,他不再说话。坐了一会儿,四爷起身走时撂下了一句话:“我现在没空儿女情长,你什么时候想去了,我随时来接你。”

  果然是冷傲孤清的四爷,他的眼里只有权斗。不过这样也好,我倒希望他能将我忘了,这样我也能落个清静。

  宫外的生活依旧平常,殊不知紫禁城中已是风云变幻。阿哥们暗地里都在相互较劲儿,谁都想赢。太子被废,皇子们萌生夺嫡的念头,这是一种正常反应。而大阿哥怎么也没想到,三阿哥胤祉在这个时候突然面见万岁爷弹劾他,说出的几句话,更是直接就让他与皇位无缘了。

  这三阿哥是个清流文人,以文人自居的他,相较于其他几位争夺大位的阿哥,他算是表面实力最弱的一位。当然,他并不像老十在一群皇子当中,显得庸庸碌碌毫无建树。此人酷爱修书,还是有所作为的。但他主要与文人来往,而且大多是清流。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这类文人君子,并不喜欢抱团,也没有明显的野心,更无法在三大党形成明显竞争的情况下,成为竞争对手,因此威胁并不大。

  相对其他而言,三阿哥更喜欢明哲保身,且并没有与其他阿哥抱团,这也是他的优势。就场面上来讲,他和其他阿哥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和气的。

  究竟三阿哥说了什么话,扳倒的大阿哥,那就是告发老大对太子下魇镇的事。且不管这事是真是假,如此隐晦之事,肯定做得人不知鬼不觉。为什么三阿哥可以了如指掌,甚至连其中的细节都能说出来呢?唯一的点,就说明这三阿哥对夺嫡之事,表面虽没有表现的那么强烈,实则不然。

  在嫡长子胤礽失势之后,大阿哥才会上蹿下跳,四处煽风点火,他觉得太子之位,应该轮到他这个长子了。同样,怀有这个心思的还有三阿哥胤祉。

  满清虽已入关几十年有余,但是前明残势还在,百姓依旧人心不稳。而万岁爷数次南巡的目的也正是想解决这些问题,并以此笼络汉族官员、维系民心,巩固大清王朝的统治秩序。

  这取天下靠的是弓马骑射,兵多将广,可是治理天下却要依靠文教科举。即便满清的金戈铁马可以灭掉前明的水陆三军,但是灭不掉汉人千年不衰的文字底蕴,亦灭不掉汉人的传统文化精髓,诸如诗词歌赋。更灭不掉汉人的圣人之言,学者士子之心。

  怎么办呢?一个字,那就是学,要向汉人学。而三阿哥胤祉就是唯一正在做这件大事的皇子,早在三十九年的时候,三阿哥就召集了一批饱学之士在编书。

  正是这著书之举,得到了万岁爷很大的褒奖,这无疑是一剂强大的夺嫡助心剂。再加上大阿哥确实行事鲁莽至极,三阿哥肯定要比大阿哥贤明许多。所以,在三阿哥的心里,按照“立嫡立长”外加“择贤而立”的原则,储君之位,自己无疑是最好的候选人。

  而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大阿哥就比三阿哥有着天然的优势,他无疑是老三夺嫡路上的一大阻碍。所以,如何扳倒他,是不小的难题。

  好在大阿哥也是“头脑简单”之人,竟然相信“巫蛊之术”可以帮助自己上位,这绝对是间接给了三阿哥一把杀敌的好刀。

  三阿哥为什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那就更好解释了。既然大阿哥可以安插人在太子府中,监视太子的一举一动。那么,三阿哥也可以如法炮制。这些阿哥相互之间安插细作,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至于,四爷与八爷为什么没有点明大阿哥的阴谋。有两个原因,一则在他们眼里,大阿哥还不是他们的对手。二则他们两人为人谨慎,凡事喜怒不形于色。并且知道在这个节点,再去“手足相残”,无疑会让万岁爷更加厌恶。

  而三阿哥正犯了与大阿哥同样的错,所以根本不用四爷和八爷出手,这三阿哥就会自动败下阵来。

  只是,大阿哥的下场比较不如意。在三阿哥向万岁爷告发他与一个会巫术的人有来往的时候,经查,发现大阿哥利欲熏心,确实对太子使用魇镇之术,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绝望,向康熙帝奏称大阿哥做法实属不妥,请置正法。只是万岁爷不忍杀亲生儿子,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

  此事一出,太子翻身的机会也就来了。想想前因后果,自古以来,无论哪一朝的皇帝,都对骨肉相残争夺皇位的事情深恶痛绝,大阿哥这么做完全是撞到枪口上了。

  万岁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为了争夺皇位可以生出杀了兄弟的念头,如此一来万岁爷彻底震怒,大阿哥算是失宠了,再也没有夺取皇位的机会。

  此时大阿哥若是收手或许下场还会好一些,但是他还是在继续出幺蛾子。就在他的想法被万岁爷训斥后,又转而投靠了八爷,希望辅佐他登上皇位,自己也能落个拥立之功。但是他的手段太不高了,而后找了一个叫做张明德的江湖术士,散播谣言说皇八子胤禩将来必定大贵,言外之意想让万岁爷传位给八爷。

  可万岁爷不仅没有因为这件事而高看八爷,反而八爷因为这件事大失君心,大阿哥此法的确是昏招。

  更为要命的是,大阿哥为了做太子,竟然使用魇镇之术诅咒太子。也是因为这件事,万岁爷算是对这个儿子失望透顶,将他削爵圈禁,从此大阿哥开始自己的幽禁生涯。不过万岁爷到底是心软,他并没有将大阿哥幽禁在宗人府中,而是将他幽禁在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这大阿哥身为长子,为父分担了那么多,早前三次随万岁爷出征,巡视,都有所作为。第一次是年仅十八岁的时候,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第二次是三十五年随万岁爷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这年三月,二十六岁被封为直郡王。第三次是三十九年又随同万岁爷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这三次都取得了万岁爷的信任,最后却被万岁爷圈禁了起来,大阿哥心中的苦闷也是可想而知的。

  而八爷也受到他的连累,被万岁爷革去贝勒,为闲散宗室。理由是八爷听闻张明德狂言竟然不奏闻,称其心里认同了这个说法。

  向来与八爷交之甚深的九爷、十爷和十四,一同前去阻谏。十四认为八爷并没有犯什么错,于言语间冲撞了万岁爷。这万岁爷非常生气,竟拔刀相向,欲诛十四爷。亏得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众皇子叩首恳求,万岁爷方才收刀。随即命人将十四爷责打二十大板,逐出宫去,才算是化解了一场父子间的流血冲突。

  又过了一些时日,万岁爷心里有了复立太子的想法。废太子的是他,现在又想让太子复位,面子上总是不太好启齿。于是,开始有意无意的在大臣面前提起,说他回想拘禁太子那天,天色忽暗。进京前一日,大风旋绕驾前。夜间梦见已故祖母孝庄与太子生母仁孝皇后,她们脸色不悦。说着说着,便不禁伤怀。大臣心里自然清楚,万岁爷这是有了复立太子的念头。

  从十月起,万岁爷便经常单独召见太子。众阿哥背地里纷纷揣测,觉得太子有望复立。

  过了数日,万岁爷估摸着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于十一月十四日,在畅春园召集满汉文武大臣,命他们在诸皇子中除大阿哥外选出一人做皇太子,并说会听从众人推举的建议。

  此消息一出,八爷党的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人遂私相计议,与诸大臣暗通消息推举八阿哥胤禩。一时间,上百名官员同时推荐八爷。

  万岁爷本以为有了前面为太子做的铺垫,众人都会遵从他的心意,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进行。

  若是真听从了这帮官员的推荐,将八爷立为皇太子,岂不是违背了心愿。先不说八爷有没有资格登上太子之位,就凭他的出身,万岁爷心里也是极不情愿的。

  一时间,这么多的奏折,上面全都是推举八爷的说辞,而没有一个人建议复立太子。表面上太子的处境似乎再无希望,实则不然。

第27章 江山权斗亦如画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梨园惊鸿客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梨园惊鸿客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