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那份解元之作,撕开弥封,大家也终于看到了上面考生的姓名,原来是叫杨云清。而待到调到了这个叫杨云清的考生之前的考卷和各项存档之后,大家才得知原来此子之前已经中了小三元了,而且今年虚龄才十七,现在又中解元,可见真的是颇有天资,前途不可限量了。

  来年会试,到时候各省的解元也会齐聚一堂,若是这个叫杨云清的解元,能在会试之中夺得案首,再中会元,那么到时候在殿试上,状元之名,估计八九不离十也会落到他的身上。只是会试上群英云集,最后结果谁也不好说。

  在场的其他考官不知道杨云清这个考生是谁,但是主考官安康平他是知道的,不过这还源于他夫人当时随意说的几句话。

  当时京城香皂镜子那些东西,刚刚流行起来了,正是稀罕的时候,没几个月,便有人在京城附近建起了一个叫做“工厂”的作坊,后来在京城里,更是开了不少店铺来售卖那些东西。

  这些东西自然最先在女子之中火起来,安康平的夫人自然也在其中。当时白天她出去了一天,也没有抢到自己心仪的镜子,回来自然是和丈夫抱怨了几句。

  安康平当时听起夫人说起了那些新奇东西后,便让人去查了查这背后的主家,后来背后的主家没有查出来,当然这也是因为查的时候受到了阻力,安康平便知这背后的主子势力估计是他不能的得罪的,因而便停手了。

  只是这边工厂的那些情况他派去的人是知道的,原来京城里时兴的东西就是从一个祁县的地方传过来的,现在方子被卖到京城这边建工厂的人手里了,而那卖方子的人,好像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叫杨云清。

  因为对此事印象比较深,安康平他也记下了这个叫杨云清的名字。现在若他所料不错的话,这个解元杨云清便就是他几年前听过的那个和京城那边工厂有关系的杨云清了。

  安康平他现在看到这个少年中了解元,不得不说一句这个少年实在聪慧了。不说这科举了,便说他对于自己拥有那些聚宝盆一样的方子后的做法,就当的一句聪明了。

  若是那方子他一个人攥在手中,试问谁不眼红?就是安康平他也心动。这样一来,后面不管是明里暗里,去找麻烦的人都不会少。虽说他有功名在身,但是难免以后会有人专门做局,来让他跳进去,到时候仅是秀才功名在身的十几岁小少年,又能怎么办呢?

  但这个杨云清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把风险转移了,只需要十万两,任何人都可以来买这方子。如此一来,谁还愿意冒着以后被政敌揪住辫子的风险去谋划这方子呢?还不如直接十万两买下省事呢!

  安康平一边在心里感叹 ,一边让人准备放榜。

  而放榜当日,贡院门口可以说是人挤人,这个拥挤的程度,比起当年院试,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整个省城报考的秀才那么多人 ,最后也不过录取五十个人左右,要知道,光是一个府城,报考的人就不止五百人,整个省城却只录取这么点人,这个数目比例是相当小了。

  “哪位认识杨云清杨解元,给小人指个路,小人要去报喜了。”一个衙役张贴完红榜说道。

  而这边红榜前站着的人里面,也是有不少人是认识杨云清的,他们同是从徽州府的府城来的 。这个时候,便一齐给那个衙役指了指杨云清站着的方向。这个时候,在杨云清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前面刚刚还是十分拥挤的人群忽然就散开了,而且瞬间有不少人朝他望过来。

  这个时候,杨云清才得知自己中了解元。说实话,虽然他之前便是坚定不移的奔着这个目标去的,但现在猛地听到自己真的是中了解元,他的内心还是十分兴奋的。这就像你为了一件事付出了多年的努力,而结果也终于像你期待的一样发生了,这种喜悦真的是无法言说的。

  几家欢喜几家愁,乡试放榜之后,不少人欣喜若狂,恨不得大摆宴席庆祝一下,也有人难过的捶胸顿足,就差当场哭了起来。

  杨云清这次是中了,只是其余三人却是一个未中。楚嘉泽在副榜上,是第七十一名。副榜它排了一下五十到一百的名次的考生,当然这些考生也是不中的。而楚嘉泽是第七十一名,也就是说,只要他进个二十一名 ,便能考上举人了。

  而王向松和李高朗则是连副榜也没有进,这个乡试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整个省城才五十个名额,这次徽州府,除杨云清之外,还有三个人也中了举人,不过名次靠后了点。

  收拾好心情,众位考生不管是考中的还是没考中的,都要考虑接下来的行程了。有的要返家,有的干脆也像杨云清一样,在省城这边待到出发会试的时候了。

  只是刚刚放榜没两天,一个流言便在省城的众多考生里面传了起来。

  听说这次有人考中举人是因为他提前买了考题的。

  这个流言一出 ,还没有辨清真假 ,便传了开来。

  而流言源头的田宏,虽然传完流言之后内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安,但还是快意占了上风,他看着流言传开,不少人狐疑的看着那些中举了的人 ,他终于满意了。

  “大人,这近几天不知从何传出了些流言出来。”一个衙役来到安康平面前,有些紧张的说道。

10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科举为官指南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科举为官指南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