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闻喜宴63

  闻喜宴共行酒九盏,每一盏酌酒之时均有不同曲词响起,以佐酒兴。太子含笑初举酒,乐工曲风一转,开始奏宾兴贤能“明明天子,率由旧章。思乐泮水,光于四方。薄其采芹,用宾于王。我有好爵,寘彼周行。”

  前两盏宾主举杯祝酒,间或叙谈,除了桌上果子,尚食内人们暂不上菜,行至第三盏酒,才上新鲜腌制的肉食“旋鲊”一碟,随后六盏酒皆有食配酒。第五盏酒行毕,宴会暂歇,宫人会奉上皇帝赐给臣僚进士的罗帛宫花四朵,让他们簪于幞头上,同时赐降暑宫冰一匣。众人分列庭中,再拜谢恩,然后重新落座,继续行后四盏酒。

  第六盏酒之前每人桌上的杯盏及望果、望花要全部更换。臣僚进士之前用银台盏酌,第六盏开始换银巵。太子有别于众人,之前用金台盏,第六盏换他惯用的莲花玉巵。望果是用时令鲜果雕刻而成,每枚均有精细吉祥纹样,摆在盘中又须有整体造型,难度甚大,每一盘都是由数名内人提前完成。

  此番押宴官的杯盏与望果由冯婧负责,这原是两月前便定好的,近日才知道押宴官竟是太子,她十分尴尬,但任务不便推却,也只能悉心准备,奉上酒盏望果的事则另遣别的内人来做。

  行每一盏酒时,尚食女官们都会提前数步检视此后会上的酒水膳食。第三盏旋鲊甫下,冯婧开始检查赐花之后第六盏酒太子要换的酒盏与望果。揭开盛莲花玉盏的锦盒,冯婧霎时大惊盒中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杯盏。

  莲花玉巵一套两盏,此前由秦司膳取出,交给冯婧自宫中带至贡院,开宴之前她一直守在锦盒旁,前五盏酒一切筹备就绪后,她才稍微离开,立于精义阁对面廊庑下的阴影中,远远看了看言笑晏晏地向进士们举盏的太子,不料就在这短短一刻,玉巵竟不翼而飞。

  冯婧迅速四处搜索,周围女官也很快发现玉巵缺失,纷纷命下属内人寻找,然而一阵忙乱后众人并无所获,倒是有内人发现,为太子准备的望果不知何时被倾倒在厨房角落里,并经人踩踏,已尽数损毁。

  冯婧面如土色,凝视着那被踩得稀烂的望果残骸,纤弱的身躯摇摇欲坠。

  蒖蒖上前扶住了她,低声在她耳旁说“别急,你再找找玉巵,我去请示秦司膳。”

  裴尚食今日仍在宫中服侍官家,孙司膳依旧在慈福宫,秦司膳是今日贡院中品阶最高的女官,今日一直坐在太子下方一侧,负责先行品尝奉给太子的饮食。蒖蒖与即将入阁中斟酒的内人协商后,接过她的酒注子,端着步入阁中,来到秦司膳身后,借向她斟酒之机,低声向秦司膳讲述了玉巵与望果之事。

  秦司膳听后目光略有一滞,然而神色未变,侧首向蒖蒖附耳道“速去通知皇城司”

  嘱咐一番后,她从容回首,朝正看向她的太子微微欠身,呈出与适才侍宴时一样,无懈可击的端雅笑容。

  皇城司统领禁军,负责拱卫皇城。闻喜宴这日也有千余名皇城司禁卫相从而来,守于贡院内外,以保相关人士安危。

  蒖蒖按秦司膳指示,在精义阁外找到今日领军的皇城司亲从官。没想到那竟是位看上去未及弱冠之年的少年,且甚是眼熟。蒖蒖走至他面前,还未开口,那人便已朝她笑道“是你呀”

  虽然这少年一身戎装,与此前相见时大为不同,但那明朗的笑容迅速掀开了蒖蒖尘封的记忆,辨出他正是当初与赵皑一起在水中击球的少年,赵皑所称的表弟。

  “你是,殷瑅”蒖蒖以秦司膳所说的名字向他求证。

  他颔首道“是的,我是殷瑅。”顿了顿,又颇开心地补充道,“二大王的表弟。”

  蒖蒖暂无心情与他叙旧,压低声音向他述说了后厨发生的事,以及秦司膳的吩咐。殷瑅一改适才说笑表情,肃然道“知道了。内人请放心,我会去安排。”

  蒖蒖随即赶往后厨。沿途路过贡院水景,有馨香随风拂面,蒖蒖步履稍缓,举目望去,但见彼时池中风荷正举,叶面碧圆,亭亭清绝。

  回去见到冯婧,蒖蒖告诉她皇城司已按秦司膳吩咐有所部署,会追究莲花玉巵失窃一事,而当务之急是寻找可替代玉巵的酒器和重备望果。

  冯婧面露难色“酒器还有不少,但皆是银器。如此盛宴,太子所用器皿不能与臣僚相同望果雕刻煞费工时,专供太子的又与别人不同,更为精细,就这两盏酒的工夫,眼见是来不及重雕了。”

  蒖蒖想起适才所见的碧绿荷叶,心中渐渐有了个主意,对冯婧道“酒器我有法子,我去准备。只是望果别无良策,还请掌膳多想想,找出替代物。”

  冯婧斟酌须臾,道“或者,我可以做一看盘代替望果。”

  看盘也是仅供宴席陈设观赏所用,由食物摆盘而成。凤仙闻言,上前道“我负责的点心已备好,若冯掌膳需要协助,我可以帮手。”

  数位旁观的女官及内人也都纷纷表态,愿意协助冯婧做看盘。冯婧谢过她们,说出所需食材,众人立即分头筹备。蒖蒖见状松了口气,当即出门往荷塘,按自己计划行事。

  冯婧取一银盘置于冰匣之上,在其中滴酥为山,用香芹、韭叶及柳芽布好青翠山景,山间用蜜滴出涧水溪流,再取泡发过的百合,捡大小合适者,一瓣瓣攒成几朵辛夷花状,用杨梅汁染花瓣外侧,使花朵呈粉紫渐变色,一如辛夷。花朵固定在果树细枝上,插入银盘山间,恰似辛夷花树。插花树时有几片花瓣被碰落,坠于涧水边,冯婧正欲拈起,但围观众人皆觉此景自然,有落红逐水的意趣,冯婧便将其保留,未作改动。

  看盘做好,庭中赐花仪式已毕,正值须换桌上杯盘酒盏之时。宾客桌上已收拾妥当,望花已换,将呈上望果。原定为太子奉上望果的内人向冯婧请示。冯婧凝神思索,终于下定决心,道“我来。”

  冯婧将看盘举至齐眉的高度,缓移莲步,徐徐进入精义阁,在太子的注视下,低身施礼,跪着把看盘安置于他案上,膝行退后几步,又再举手加额,再次行了大礼。

  看盘景观立体,太子下方两侧臣僚均能看见。探花傅俊奕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仔细观察这看盘,啧啧称奇,与身侧不远处的赵怀玉窃窃私语“天家气象果然与众不同,这看盘栩栩如生,重现了山间芙蓉花开的景象。”

  赵怀玉微微含笑,轻声道“看盘所塑的,似乎是辛夷花。”

  “何以见得”傅俊奕道,“看这颜色,很像芙蓉。”

  赵怀玉道“这看盘景观,倒像是根据王维辋川集中辛夷坞诗意所造。”

  “不错,是辛夷花。”一旁端坐的状元萧铤听见他们议论,也忍不住插言,背诵出辛夷坞诗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他们说话声音很轻,但换盏其间乐曲暂歇,阁中安静,所以他们私语声也能传入太子及冯婧耳中。太子闻言,静静地向他们望去。那三位立即噤声,太子却淡淡一笑,以加入讨论的姿态说“是辛夷花。”

  傅俊奕如获鼓励,也欲在太子面前多加表现,遂兴致勃勃地顺着话题说“仔细看来,此景的确符合辛夷坞诗意。当年王维好友裴迪也曾作诗相和。”

  他很快背诵出裴迪的诗“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太子尤萦笑意,只是凝视看盘的眼有些忧思恍惚。少顷,他抬目对冯婧略一笑,温言道“此景甚美。掌膳辛苦了。”

  冯婧低身致谢,尽量低首,不让自己目光被他捕捉,旋即告退。

  太子点点头,轻轻对她说了声“多保重。”

  看盘置好,接下来便要换酒盏了。蒖蒖于此时入阁中,施礼后徐徐靠近太子桌案,将备好的酒盏安置于案上。

  除太子外,其余人等均睁大双目,盯着蒖蒖奉上的“酒盏”,讶异不已。

  那酒盏非金非玉,而是一柄新鲜荷叶,被安放于一个紫檀砚格上,叶心下沉,荷叶被砚格托着,外沿朝内聚,呈漏斗状,而叶柄被弯曲如象鼻般,松松地打了个结,末端向上,斜斜地伸向太子。

  蒖蒖提起酒注子,朝叶心斟酒,酒液如清露一般沿着荷叶外沿滚入叶心,聚于其中,清澈澄净。

  蒖蒖旋即拈起砚格旁的一枚雪白银簪,戳破叶心,让酒液流入中空的叶柄中。然后退后,朝太子再施一礼,开始解释此酒器典故“这酒器,名为碧筒杯。传说魏人郑悫郑悫曾于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于使君林”

  碧筒杯的典故,蒖蒖是在林泓手札中看来,但从未与人讲述过。此番形势所迫,临时决定用荷叶代莲花玉巵供太子使用,那就必须说明典故,以博太子谅解。只是此刻手札不在身边,蒖蒖又不曾逐字逐句背过,因此细节不尽清楚,且又有些紧张,话便说得结结巴巴,不时停顿。

  “魏正始年间,齐州刺史郑悫,于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历城北使君林。”太子忽然接过她的话,从容不迫地代她说了下去,“彼时,郑悫取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如象鼻,可吸酒液。”说到此处,他略作停顿,举目看着正在聆听他所言的左右臣僚,又微笑道,“近日暑气渐盛,所以我效仿郑悫雅事,命尚食内人以荷叶代酒盏盛酒。美酒经荷花叶茎浸润,更觉清香,且可解暑。正如古人所言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

第三章 闻喜宴6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司宫令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司宫令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