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盏灯   走近一些239

  三公主摇头,“将信将疑。”

  赵家人心眼子比马蜂窝还要多,坦诚相待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思索、去比较、去探询……

  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方年年没有细说自己的家庭,三公主没有追问。

  两人身边的沈宥豫犹如装饰,所有的眼神都做给了瞎子看,白忙活一场,这二人自己和解了。

  咚咚咚的脚步声,很沉重的声音,方年年一听就知道谁来了,立刻看向了脚步声传来的方向,看到了黑塔直接问,“如何,找到了吗?”

  黑塔嘴巴一张一合,方年年看了立刻坐不住,焦急地说:“我现在就去。”

  “怎么了?”沈宥豫一把拉住方年年。

  方年年语速很快地说:“已经有秀秀的踪迹,有人看到他们在筹办婚事所需的东西。”

  “你穿的衣服!”沈宥豫低吼。

  方年年看看自己,一身家常的打扮,因为在家里,穿的并不厚实,“算了,能出门,来不及了,先找到秀秀再说。”

  沈宥豫不由分说地扯过三公主的斗篷,从头到脚地给方年年裹上,“走。”

  方年年心中倍感温暖,“好。”

  叮嘱伙计看店,和她爹娘说一声,随后二人就走了出去。

  失去斗篷的三公主聊有兴味地摸着下巴,她看看普通的小茶馆,笑得更加畅快。

  “公主。”侍从送来了新的斗篷。

  三公主穿上了斗篷笑着说:“走,我们也跟上去看看。不是说准备婚事,说不定能够讨杯喜酒喝喝。”

  第167章 一个村庄   冬天,未落雪,冷风卷着……

  冬天, 未落雪,冷风卷着细小的砂砾打在脸上却比雪珠子还要冷。

  先是坐了马车,但马车太慢, 走在官道上尚好,换到了乡间小路,车轱辘碾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 坐在车子里屁股要颠成八班了,非常考验身体的承受能力, 还有焦急等待中心里的煎熬。

  方年年喊停了马车,要求骑马。

  沈宥豫不放心她, 不容反驳地抱了人坐到自己的身前,用自身厚厚的大氅裹住她, 沉声说了一句,“抱好手炉。”

  “嗯。”方年年识时务、有自知之明, 没有反驳显得自己有多能。

  虽然是一身家常的打扮,但家里只有火炉, 没有地龙、暖墙,更没有空调、暖气,不穿厚点根本就吃不住。唯一有点缺憾的是脚上的鞋子是絮着厚厚棉花的暖鞋, 不是包着腿脚的靴子,感觉脚踝缝隙里有些穿风。马上同样颠簸, 但比马车里无法控制的颠簸强上许多,腰上环着一条坚实的胳臂,拢着大氅尽量不让风灌入, 方年年能够感受到手臂用力肌肉的隆起,更能够感受到身后之人宽阔胸膛里传来的温暖和力量。

  他的呼吸就在身后,和着有力的心跳, 一起成就了一堵墙,能遮风、能避雨、能够在有需要时出手相助。方年年露在外面的眼睛渐渐成了弯月的形状,她目视前方,心里面默默地说:秀秀,别做傻事,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但事情一旦做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三公主的马队就落后不到百米,他们人多、事多,这距离已经是紧紧跟着。被众护卫骑马护在中间的三公主一人一骑,大红的斗篷没有穿严实,在风中后摆飘荡,猎猎作响。她聊有兴味地看着前方不远处零零星星的几个人,笑容更加放肆,都说赵家人容易出情种,高祖是、据说父皇也是,那几个兄弟她倒是没有看出有人是心有所系、从一而终的,哪怕是待太子妃情重的太子也有好几个姬妾……她又看了眼前方,没想到老六成了众兄弟中的奇葩,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不错啊,说不定她能够在赵家看到“一人一世一双人”的出现。

  “公主,那个徒步走的黑大个是江湖上有名的黑旋风,他祖先曾是波斯人带来的昆仑奴,其人从小被人虐待,口中无舌,不会说话,但不知从哪里习来一身上佳功法,轻功非常了得。”

  三公主现在对这些最感兴趣,手底下的人也知道说啥。正在说解的男人面如冠玉、长眉入鬓,眉清目朗、声音醇厚,几乎是与公主并行,他继续说:“因打斗时从不惜命,世人见了怕三分。没想到此人成了端王麾下,属下实属没有想到。不过,端王母族是江南沈家,沈家在江湖中素有魔教之称,端王母舅乃桃花山沈念。沈念其人行事不按章法,最喜欢用钱压人,红颜知己遍布天南地北,据说前不久招惹了杨威镖局家的姑娘,被镖局大当头千里追赶,不知道后续会如何。”

  “老六在江湖中可有什么名号?”三公主感兴趣地问。

  属下笑着说:“这属下就不知了,王爷就算是在江湖中闯荡了一些名声那肯定也是隐去了姓名,让旁人无从得知的。倒是王爷的亲随沈奇,颇有些名头,都传他是桃花山沈念的衣钵传人,但沈桃花从未承认过这个弟子。”

  “说不定老六做了什么事情都假托了沈奇之名。”三公主揣测,她能够看到村郭房屋,看来目的地到了,“这是哪里?”

  属下心中自然有京都附近村镇分布,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能够第一时间给公主安排上,但即将到的小小村落,他竟然一时间说不出个道道来。

  第168章 一场沉默   散落在京畿周边小小的村……

  散落在京畿周边小小的村落不少, 三五人家成一组、三五组成一保、三五保成一村……按照大齐的人丁制度,这些散落的村庄都不是独立的行政村,只是名字上叫做某某村、某某堡。李家村居于山脚, 地势不平,远离水源,全村饮水就靠一口井, 住着六户人家,人口不上三十, 据说是前朝驻军留下的后人,又有说是山中猎户下山定居, 男人多以狩猎为生,女人擅长织布, 家家墙上结着绳结、挂着还未销制的兽皮,家家屋内传来“唧唧复唧唧”的声响。

第112章 一盏灯   走近一些23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方家小茶馆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方家小茶馆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