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唐高宗永隆二年,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礼在长安万年县馆举行。

  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帝国唯一的公主就要出嫁了,做帝国唯一的驸马,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当他们忿忿不平地将目光投向那位即将成为驸马的年轻人时,却都又服了气。

  薛绍穿着一身大红的礼服骑在高头大马上,年轻俊秀的脸上有别样的英豪之气,神采飞扬。由兵丁开出的迎亲道路宽阔整洁,大红灯笼燃烧起围观百姓的热情。虽然大家都知道,被拦得这么远,根本看不清公主的容貌,但没有人想错过这不知何年才能一遇的盛会,有上了年纪的人在里面给后辈们讲述着上一次太宗爱女城阳公主嫁给薛瓘的盛况。这次婚礼较之更为隆重,为了让高大的婚车能够通过,连万年县馆的围墙都给拆掉了。

  百姓们看不见的是大明宫内的盛况。距迎亲还有一个时辰,大明宫内正进行着最后的准备。此次婚礼由礼部尚书武三思负责,武三思修完《臣轨》后便从右卫将军一路升到了兵部尚书,此次天后以武三思身为其侄,与外臣不同,进出宫门较为方便为由,将他调作礼部尚书。朝臣虽然看出端倪,但也不敢反对,天后这是在借女儿的婚礼显示武家的地位,却用了让大家哑口无言的这么一种方法。

  为婚礼忙得团团转的,除了想借此大展手脚的武三思,还有被天后临时调过去做“钦差”的上官婉儿。当婉儿去礼部报到,看见武三思那张熟悉的脸时,明白了自己以后一定会经常与他打交道了。武三思还是对她淡淡的,就像上次编《臣轨》一样,跟她保持安全的距离,也不安排事情给她做,待之如上宾而不恭维。

  这大概就是武三思的行事风格吧?他好像很不愿意天后把自己派给他,却又不敢反对,但这种不敢是一种淡然,跟朝臣们的诚惶诚恐不一样。武三思每一步都是有计划的,这样大一件事情派给他,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他出丑,可他交出的答卷几乎令所有人满意。他做事这样沉着,沉着得教人可怕。

  虽然婉儿明面上没有事做,天后也以让她安心协助婚礼为由停了她在紫宸殿的工作,但她却忙得不可开交。协助婚礼,是以大唐臣子的身份,可她要忙的事,却是以公主旧友的身份。

  婉儿对太平的感情是非同寻常的。她从小就在皇子公主们中间长大,对弘是妹妹对哥哥的崇敬,对贤是奴婢对主人的忠诚,跟显和旦就没什么交集了。当初显大婚的时候,婉儿才感觉到光阴如梭,可太平大婚,婉儿说不出自己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印象中太平一直是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可现在她就要嫁人了,她长大了,就要变成一个成熟的女人。那以前的太平呢?那个在长安的街市上调戏舞女的李九郎,会到哪里去呢?

  还有一个时辰,她就真的要出丹凤门了。

  婉儿不觉加快了步伐,手里攥着一个小小的物件。

  跟初遇天后时一样,她已经在脑海里想象过很多次了,却都没有亲眼所见来得震惊。大大的铜镜里,穿上嫁衣的太平褪去了童真,像一朵怒放的红牡丹,华贵而妩媚动人。大概连天皇看了,也不会再怀疑天后说“太平类我”的准确性了吧?大约是穿了太多饰品的缘故,太平的动作也小了许多,由着一群侍女进行着最后的打扮。

  婉儿站在门口看傻了,太平却在铜镜中发现了她:“婉儿怎么不进来呀?”

  “我……”婉儿支吾了半天,旋即一笑,走了过来,接过侍女的梳子,自然地给太平梳起了头,“看看太平多美呀!穿上嫁衣,是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候。”

  “我也想看婉儿穿嫁衣!”太平看着镜中的自己,也看着镜中的婉儿,“可是没有男人能配得上婉儿吧?”

  “又说什么胡话呢!”婉儿脸一红,因此停住梳头的动作。

  太平有些遗憾,想说些什么,眼前却突然出现了婉儿摊开的手。那上面静静地躺着一支白色的玉簪,玉色单纯,像是羊脂凝成的,最妙的是簪柄上雕着的那朵梅花,凝脂之色难免死板,可这朵栩栩如生的梅花,正给簪子带来了无限生机。白梅含苞欲放,像有心事却欲言又止。太平眼前一亮,接过簪子抚摸着它滑润的玉质,如获至宝。

  “比不得宫里的玉雕,还望公主不要嫌弃。”婉儿说得没什么底气,第一次送人这样的东西,尤其对方还是坐拥天下的公主。

  “婉儿你……自己刻的?”太平看得出神,难以置信地发问。

  “是……”婉儿垂下头,有些羞赧,“太平喜欢么?”

  “喜欢喜欢!”太平忙忙地点着头,像收宝贝一样地将它收起来,“我会珍藏一辈子的!——不过,你为什么想着要送簪子呢?”

  “太平十五了,是及笄的年纪,一旦嫁出去,也算是成人了。古人说两股分钗是夫妻离异,那一股的簪子大概就是夫妻和睦了。”

  “婉儿。”太平听到这里,突然拉住婉儿的手,眼里满是认真,“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一声莞尔,婉儿放下她的手:“太平要跟驸马好好过日子,不要老想着宫里啦!”

  太平犹想说什么,只听外面一阵吆喝“请公主上辇”,只好蹙了蹙眉,没再说话。婉儿站在当地,看那边侍女们忙忙地给太平整理着衣服,簇拥着太平往外面走。人太多,婉儿并没有看见她有没有回头。

  好不容易上了辇,太平一走,房间里就空了。听得外面喜乐大奏,这场婚礼就快来到高潮,可婉儿只感觉到一阵阵的凉意。大约乐极生悲喜极而泣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吧?刚刚放开太平的手,心里竟有一丝酸楚。

  那簪子……其实她想说,她是看到汉人绝句:“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一首才下决心要做一柄簪子给她的。但以天后对太平的垂爱,太平出嫁,一定是与其他人不同的,这不会是她离开大明宫的标志——但她现在确乎离开大明宫了,对于婉儿来说,在这宫里,熟悉的人毕竟是越来越少了。

  甩甩头告诉自己,这么大好的日子,理应是该高兴的,婉儿勉强扯出一丝笑容,缓步迈出殿门。

  “上官才人在想什么呢?”

  武三思?婉儿偏过头,看见正在门口站着的武三思:“武尚书不是忙着婚礼么?怎么现在正迎亲,您却在这里?”

  “事情是需要分配的。我一个人哪有这么大能耐,哪里都去盯着?人尽其责,万事俱备,我还忙什么呢?”武三思挑起一抹笑,就像是特意候在这里要跟婉儿说这番话的。

  “是婉儿愚钝了。”婉儿常常能在武三思面前察觉到自己的“愚钝”,他像是天生就适合在官场混的那种人,做事从来不急不躁,天后不管把什么事派给他,他总能做到极致,根本不需要天后操心。也许武三思是因此才显得不能接受自己的吧?自己出现在臣子们面前时,永远都是代表着天后的。天后让自己跟着他,也许是不放心他。

  今晚的天都像是亮着的,大唐罕有这样的夜晚,而这是生生被迎亲路上的火把映亮的。

  武三思不说话,婉儿也不说话,两个人站在没有被点亮的地方,远远地看着那绚烂的光芒。不断有人来给武三思回话,说公主的婚车到哪里了,是否安全。有些地名婉儿知道,有些不知道,但她能确定的是公主离大明宫越来越远了,离自己也越来越远了。

  “武尚书,恕婉儿先告退了。”大概是不想再听下去的原因,婉儿想逃离这里。

  留守在紫宸殿的侍从看到她都很惊讶,天后不在宫里,婉儿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想回紫宸殿来。记得以前在掖庭宫时,婉儿每每心情忧郁,都会跑到母亲的房间里去坐一会儿,即使母亲不在,发会儿呆也好。这次直到婉儿迈进了殿门才回过神来,她也许应该回长安殿的。

  婉儿在自己的小几案旁坐下,愣愣地看向上面空着的那个凤座。太平嫁人了,天后是高兴多一点,还是感怀多一点呢?她比太平大,可天后从来没跟她谈论过嫁人的事情,她现在是天后的人,母亲也不敢说。那天后究竟是怎么一种打算?如果天后要给她指婚,她当然不能拒绝,可内心终究是不愿意的呀,无论对象是谁……

  她只想一直陪在天后身边,可太平之前不也是口口声声说想一直陪在天后身边的么?婉儿一颗玲珑心,却处处戳到真情,戳得自己闷闷的痛。

  可不管怎么说,路都是要走下去才知道结果的吧?婉儿深叹一口气,听着外面的焰火,伸手拿了一本摆在自己几案上的公文过来。

第三十三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相乱欲何如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相乱欲何如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