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因祸得福(2/2)

 将一切整理好,董信闭目静坐,默默修行了一会行气铭。

 一呼一吸,收束精神。耳窍自开,内求己身。听着心脏的一起一搏,一收一缩,逐渐深入,慢慢忘记呼吸,心火下降。

 人身之所在心经有二,其一是手阙阴心包经。歌曰:心包手阙阴九穴,起于天池中冲尽。心胸肺胃效皆好,诸痛痒疮亦可寻。天池乳外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寻。曲泽腱内横纹上,郄门去腕五寸寻。间使腕后方三寸,内关掌后二寸停。掌后纹中大陵在,两条肌腱标准明。劳宫屈指掌心取,中指末端是中冲。

 手厥阴心包经在胸中与足少阴肾经链接,肾经上行于耳,下走于膝。所以以耳窍专注自身心跳,其实就是中医所谓肾水与心火相交,水火交融。这也是最简单的调养方法。运神运意,专心调身。

 人体十二正经之中,此经对脏腑中心最为护持,因此老一代戏称护主大将军。

 另一位与心相关的正经就是手少阴心经,歌诀仅四句: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它在心中和足太阴脾经的支脉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系、食管、目系,属心络小肠。行气铭本来运气不走此路,却不料董信本来身上有伤,不研究劲力也罢,白天钻研劲力,观察他人伤势,埋下隐患,此刻行气内功一运,突然触发自身伤势,服食的金丹在体内受汽机一荡,在此刻竟然直走小肠,一瞬间董信只觉得心烦意乱,肋痛难忍。

 这明显是手少阴心经受到冲击出现了问题,白日所见瘫痪、水肿、呕血、尿血、腹水、骨折、错位等诸多现象刹那间现于眼前,此刻董信是退也不得,进也无路。

 以耳听心,本就是瞎子走路的内功练法,在宋末武学败落之际,却已属一流内功。心烦意乱不能集中,气息便东倒西跌,到处破坏。这就是走火入魔了。

 危机之时,突然耳中如惊雷爆响,当头棒喝,董信惊厥之下,精神反倒在瞬间集中,接着耳边便传来声音。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经文带着特殊的韵律,显然这种读法也是一种功夫修行。董信识得这经文,乃是大唐玄奘法师所著心经,耳边的声音,来自李一鸣。

 收束精神,借着经文助力,岔路已走,既然难以回返。索性多绕一圈,气息孵化,董信境界虽然没有突破,金丹之气却涌入周身所受内伤,查漏补缺。断缺根本,此刻他身上再无沉积之伤,只余枝叶之碍,反倒因祸得福。

 李一鸣推开董信屋门,见其好转收功,也不由露出笑脸,只道:“善哉!”

 “多谢李教头了,若无此助,今日走火入魔,三灾九劫,董某险陷于此!不曾想李教头好一身诵经的本领。”

 “说来见笑,我原是南少林智见大师门徒,下山游历见事诸多,遂觉佛祖如来,也要降魔,由此杀气日盛,与诸位师兄弟理念不合,方自逐此地,居我门中任一教头。董长老能触发心魔乱象,可见功力不浅,然而心境欠缺,日常不妨读些佛道经书,或是儒家浩然文章,如此日后无忧!”

 李一鸣给出意见,深知董信虽然止住乱象,然而此刻心神耗竭,正是疲惫之时,也不多留,就此转身告退,让董信自作调整,休养生息。

第二十二章 因祸得福(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六道行者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六道行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