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朵杏花149

  皇后蹙眉问:“说起来,你这是有了心仪的人选?不知是谁?”

  齐王还记得太子对他说的话,这会儿在皇后面前三缄其口。

  “还没有。但儿臣已经到了婚娶的年纪,娶妃成亲是迟早的事。”又说,“阿母自小最疼秦王,儿臣这么做,自然不是针对阿母。只是儿臣被秦王这样算计一回,凡事不得不小心谨慎些。”

  秦王见事已至此,深知拉拢齐王已然不成,便索性说:“是吗?但我怎么听说,四弟你近来都和郑国公府的四娘走得近?”

  “莫不是四弟另攀上了东宫的高枝,便瞧不上我这个亲王了?”

  皇后的心始终是偏向秦王的,闻声也说:“老四,可是有此事?”

  话至此,齐王倒也不否认。

  但他只是说:“从前阿母不论走哪儿,向来只带秦王一人在身边。儿臣与三兄,都是太子兄拉扯大的。郑家乃是长嫂的娘家,儿臣与郑家兄妹走得近,有何不对吗?”

  又说:“都是当兄长的,长兄和三兄为何从不曾算计过儿臣,偏秦王敢呢?”

  “你放肆!”皇后震怒。

  齐王脾气也上来了,他索性一甩袖袍,直接告辞说:“阿母偏心秦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如今,明知是秦王有错,却还意欲偏袒,儿臣心中百般不服。”

  “今日这顿家宴,儿臣便不参加了,儿臣告辞。”

  行了退安礼后,齐王又追加一句:“对了,若是让天下人知道那卢氏女的作为,日后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卢家?又如何看待秦王妃呢?儿臣拭目以待。”

  撂下这句后,齐王转身便大步走了。

  不论皇后和秦王在他身后如何震怒,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秦王妃则十分着急,忙起身走去大殿中央,跪下来求皇后。

  “母后,齐王性急,素来敢言敢做。若他真那样做了,我卢氏百年清誉就尽毁了。”秦王妃说着便行大礼,匍匐在地,“儿媳求求母后了,求母后救救儿媳。”

  一时动静闹得有些大,但太子仍旧静坐,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徐杏再看那边卫王,也是同样如此。

  徐杏心想,卫王齐王的心,该是都在太子这边的。而且据她所知,圣人也是英明有分寸之人,他又不偏心秦王,是不可能会舍太子而保秦王的。

  她其实心里很疑惑,那一世,太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凭他的谋略和手腕,以及在朝中的威望……怎么都不该会败给秦王的。

  可若不是他那一世败了,最后圣人又怎么会封雁奴为皇太孙?

  回了丽正殿后,徐杏心里也一直还在想着这事。

  但她百思不得其解。

  她觉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秦王在暗中搞了什么鬼,直接搞掉了太子的性命。就像这次的算计齐王一样,若非太子及时得到消息又及时出手,此番秦王多半是已经得逞了。秦王府如今势大,大有渐和东宫平起平坐之势。

  但徐杏又觉得也不大可能。

  凭太子如今对秦王的忌惮和防范,凭太子身边的那些暗卫,他怎么可能会在暗中被秦王搞掉?

  不过经此一事后,齐王和郑四的亲事算是稳了。果然,隔了没几天,圣人便亲自下旨给齐王和郑四指了婚,婚期就定在了十月份。

  细算起来,也没多久了。

  郑四有了婚约后,更是经常往徐杏丽正殿这边跑。而每回只要她一来,齐王必然造访东宫。跟约好的一样。

  之前二人见个面或许还会遮遮掩掩的,怕让人瞧见。但如今婚约在身,都光明正大起来。

  齐王也不大,他就比郑四大两岁,如今也只才十七。偶跟在太子身后来丽正殿寻郑四时,见雁奴在,他还会和雁奴一起抢东西玩。

  虽然是故意逗雁奴的,但徐杏还是能从他身上看到并不成熟的一面,还一团孩子气。

  看着这样的齐王,又想到那日在皇后寝宫时姿态那般强硬的齐王,徐杏心中不由想,到底是皇室子弟,该硬起来时,真的是一点都不含糊。

  齐王郑四陪着雁奴在外面院子里玩,徐杏和太子则安静坐在窗下看着。窗户支开,从他们那个角度看去,正好可以看到院子里的场景。

  徐杏在随便做点绣活,太子则捧着本书在看。

  见徐杏目光时不时朝外面院子中探去,此刻面上也尽是温柔笑意。太子目光顺着她目光探过去看了会儿,索性扣了书在炕桌上,太子则和徐杏说起话来。

  “前朝时,父亲经常外放为官。那时候母亲怕父亲会在外面爱上别的女人,几乎是寸步不离跟着。只是不论她走到哪儿,都会把秦王带在身边。”

  “齐王自小和皇后感情就不深,但他却喜欢和秦王争。明知道在皇后那里,他争也争不过秦王,但回回都不肯服输。最终,都是他受委屈,然后哭着来寻孤和卫王。”

  “孤记得,他最小一次被秦王欺负时,才三岁多。可怜兮兮的,被秦王骑在身下做马。他以为受了欺负去阿母那里就能得到公平对待,但他觉得能为他主持公道的那个人,不过也只是随便说了秦王几句而已。皇后没当回事,秦王便如受了鼓舞一样,日后变本加厉欺负齐王。”

  “好在,齐王还有孤和卫王两个兄长,不至于叫他日子太难过。”

  徐杏听到“日子太难过”这几个字时,心里突然泛酸。

  她想到了自己。

  她和齐王的处境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其实本质是差不多的。

  同样都是家里嫡亲的血脉,同样都是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但在徐公夫妇那里,害人的人没有受到丝毫惩罚,反倒是对她这个受害者诸多要求。

  徐夫人以为对她稍微好点,就算是弥补她了,竟就想让她日后在东宫为徐妙芝效犬马之劳。

  她简直觉得可笑。

  太子同徐杏说这一番话,也有其用意在的。这会儿见她眼圈泛红,似有水意沁出,太子则挪了下身子挨过去,伸手半搂着人说:“齐王当年有孤和卫王,便是不得皇后宠爱,他也照样活得好好的。如今又娶得心仪之人,日后定当和和美美。”

  “你虽不得徐公夫妇之爱,但却有孤和雁奴。日后,定不会有人敢再欺负你,孤也不会让你再受半分委屈。”

  徐杏这会儿心里苦,的确需要一个怀抱。所以,她把整个脸埋进了太子胸膛。

  呜呜咽咽的,把太子胸前薄衫哭湿了一大片。

  太子笑容一脸老父亲般的慈爱,这会儿抱着人哄,就像哄小时候的齐王一样。

  徐杏哭了一会儿后不哭了,只是这会儿满脸狼狈实在难于见人,她忙吩咐婢子打热水来给她洗脸梳妆。

  因这日太子也在丽正殿,所以,便留了齐王一道下来吃饭。

  这还是齐王第一次在丽正殿吃饭,他也知道这里是徐良媛的地盘,且这徐良媛如今深得他兄长宠爱。所以,齐王谢完了太子后,又抱手朝徐杏道谢。

  徐杏区区一个良媛,如何敢受堂堂亲王之礼,忙起身回礼。

  太子则笑说:“徐良媛和四娘情同姐妹,日后你在她面前也不必拘束。”

  “是。”齐王应下,顺便朝一旁郑四挤了挤眉毛。

  徐杏在太子面前哭了一场,又听太子说了那些宽解她的话后,心情更明媚不少。她本来也是不在意徐家的,只是明明她才是徐家亲女,但徐公夫妇却那样对她,她心里始终有些介怀。

  她总是不明白他们为何要那样对自己。

  但现在她彻底明白了。

  这世上的任何事和任何人,其实都是讲缘分的。她和徐家众人没有缘分,就像是皇室中只有秦王和皇后有缘分一样。

  齐王还不像她,齐王是自小长在李家的。明明都是自己亲儿子,皇后都能分出个三六九等来呢,那徐家对她这个“义女”如此绝情,她也不难理解了。

  心中那唯一的一点小结也解开后,徐杏再谈起、甚至是面对徐家时,心中便更坦然许多。

  她就只是徐家的一个义女而已。

  倒也不必刻意避徐家人而不见,该见得见,但该端的架子也得端着才是。

  尤其是在徐国公面前。

  徐夫人病了有些日子,徐府也早托人把消息送到了徐杏这边。本来这两日,徐杏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去一趟徐家探望徐夫人的。

  若去的话,徐家人势必会对她有所要求,甚至徐夫人可能会以病躯要挟她答应些什么。她虽不会答应,但也很烦这种行为。

  但若不去,外人眼中她毕竟是徐家义女,当初算是受了徐家恩惠的。

  如今她直上青云,却忘恩负义辜负昔日恩人,传出去的话,于她也无好处。

  之前两日一直犹豫纠结,如今徐杏倒是不犹豫纠结了。

  有些事情,她还是必须要做给外人看的。但对徐家,她也得遵守自己的本心,不必留情面。

  徐夫人其实这两三个月来身子一直都不大好,为此徐国公外头请了一波又一波大夫,甚至连宫里的御医都请到了。

  但都说徐夫人这是郁结之症,是心病。要想身子好起来,得去了心头的病才行。

  而徐夫人的心病,就是三个女儿。

  二娘在秦王府自从失了宠后,日子便艰难起来。大娘被太子贬了位份,儿子又交给了别人抚育,她原以为杏娘入了东宫后能帮她姐姐筹谋筹谋的,却不想杏娘突然和家里翻脸。

  不仅三朝回门没回家,这一连两三个月,竟不往家送一个信。

  算着月份,公子信都七个多月大了,能开始识人了。若他日后就觉得那曹承徽才是他亲母,那大娘怎么办?

  难道,大娘这辈子就只能一直是昭训的位份,一直被关禁闭,再翻不了身了吗?

  回回想到这些,徐夫人便心中如刀绞般疼。

  想得多了,吃的少了,就病了。

  徐夫人终于见到了她想见的女儿,见她如今越发容光焕发,比起之前在府上做姑娘时还要更美艳三分。不由要想到,她那还在东宫吃苦受累被关禁闭的大娘。

  “你好狠的心呐!”徐夫人眼泪汹涌而出,“当时你出嫁时,绝情的话就那样说出了口。之后,你又果真再不往家里送一封信。而如今,你在东宫深得太子殿下宠爱,却从不想着帮你阿姊筹谋一二。你、你怎么会这样?”

第66章 第66朵杏花14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独占春色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独占春色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