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所谓志趣相投(3/3)

 朱靖垣听到两个幕僚的对话,再次抬头望了望这艘大船的形态。

 这艘客轮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它没有现代西方式邮轮的典型风格,这辈子可能看不到那种形象了。

 就像大明的轿车真的像是轿子一样,这艘船的上层建筑宛如一座东方式的宫殿。

 只不过在这座宫殿式的中间,耸立着四根高大的烟囱,展示出了俗语工业时代的力量。

 按照财团的人员通报给自己的情况,这是一艘运营了三年的崇明岛型豪华客运轮船。

 满载排水量35000吨,舰体长度248米,能够搭载800名船员,以及2400名乘客。

 这型客轮总共建造了四艘,眼前这是三号船舟山岛号。

 四号船虽然更新,才刚刚开始运营不到一年,但是并不能确保完全成熟可靠,船员也不够老练。

 所以客轮公司选了三号船给朱靖垣用。

 朱靖垣对于船的规模的感受,倒是早就有了点经验,实际也正如林牛二人所言。

 飘在海上的大型船舶,周围缺乏可靠的参照物,人不来到船舶跟前,根本意识不到船有多大。

 哪怕是看到这些直接的舰体数据,也只有一脸茫然而已的不知所措。

 只有稍微算一算才能有点概念。

 眼前这艘三万五千吨的大船,单纯看重量相当于三万辆家用轿车。

 两艘这种船对接起来,就有一华里那么长,也就是整整的一里地。

 更直观一点的想象是,站在码头上看这艘船的时候,感觉它就像是个飘在海上的体育场。

 而且内部的空间是立体多层次的,上面有游乐场,内部有商业街。

 它能在搭载八百多名船员的同时,让两千多人在上面相对舒服的生活。

 如果不考虑生活水平的话,人数再多两三倍估计也不成问题。

 朱靖垣正是知道,大明已经建造过多艘这种三万多吨的客轮,造五万吨的客轮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当前的大明,跟造泰坦尼克号时的英国,技术水平是基本相当的。

 所以朱靖垣才会让海军直接造满载四万吨的战舰。

 也许结构复杂的战列舰还稍微有点困难,但是这个时代的航母应该没有难度的。

 邮轮改航母是二战时代的常规操作了……

 朱靖垣在心中感慨了一会儿之后,招呼两位幕僚一起上船。

 走过舷梯,跨进长门,穿过走廊里面,乘坐电梯来到自己房间所在的楼层。

 位于船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上下楼层的中中上层的左舷位置,一块单独划分出来区域。

 这是皇家客轮公司专门设计,给特殊身份的客人准备的,完全独立的完整生活区。

 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娱乐设施也有布置,生活和休闲空间也很充沛。

 如果朱靖垣需要,可以全程都在这里,不需要去船上其他地方,不需要跟其他人员接触。

 朱简烽的房间在右舷,跟朱靖垣这边的情况基本一致。

 实际上,如果来的同级别客人只有一个,这两个空间是可以连起来了的,需要的时候才会隔开。

 朱靖垣的两个幕僚,以及沉复的房间,在朱靖垣的居住区隔壁,也是船上最好的位置了。

 关天培带着三十二名士兵,住在朱靖垣的房间周围。

 其他士兵们分散到船上的各个重要位置,方便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控制船上局势。

 朱靖垣和两位幕僚安顿的时候,朱简烽也带着他的王妃上船,再然后是其他的客人才分头登船。

 古典社会留下的尊卑体系,随着民智渐开驱散了很多,但是威权思想仍然始终存在。

 没有人觉得两位皇子、皇孙单独先上船,让其他所有人都等着有什么不合理。

 只是觉得朱靖垣这个皇孙,比朱简烽这个皇子先上,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海运的节奏比铁路的节奏慢了很多。

 朱靖垣在十二点登船,一直到将近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才收到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启航的通知。

 朱靖垣不想在码头上再等一个晚上,就让船长立刻启航,赶在天黑之前离开港口区域。

第九十六章 所谓志趣相投(3/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明1805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大明1805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