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公孙养浩年近六十,数次请辞养老都被拒绝,顶着一头白发做了五年刑部侍郎兼领着天章阁学士,也算被器重。知晓那一段往事的都知道:当年殿试,公孙养浩明明先列第一,而邹士衍少年得意列在第三。皇帝惜才爱少年,见公孙养浩年已四十,长相又老憨平常,就将他硬生生给落到了探花的位置。

  “丑老探花,风采状元”的称谓就跟着公孙养浩和邹士衍快二十年。兴许皇帝对此也内疚,就从未外放公孙养浩做官。他从翰林院编撰做起,入仕不到二十年到了从三品,面上也算风光。

  本想着一到六十他就能回到故园依山傍水,养鸡喂鸭劈柴担水本是他过惯的日子,即便在京多年他也未忘怀。可一纸调令就将他从吏部侍郎擢到了礼部尚书上,再被十有八成登基的颖王一召唤,公孙养浩觉得自己将来不比那横死沙海城外的同榜邹士衍要好多少。

  丑老探花被紧急派到洛阳去稳住那位胡闹的锦王赵宜芳:她直接半道上截了沙海县令谢蓬莱,一边请婚一边就敲锣打鼓地将谢蓬莱迎进家门。得知消息的皇帝本就病体昏沉精神不振,当即一口鲜血堵在喉间,砸了药碗要颖王“收拾好自己妹子”。

  为何非得是公孙养浩?这个人选也是颖王颇费踌躇的。此人既不投枢密院老范,也不亲中书门下的老吕。算是游走在庙堂之外,能当吏部侍郎也是因为他处事不偏颇,才由皇帝亲自任命。更何况,他做过颖王的西席,派他也兼济了公意私情。

  然而要能收拾得好,赵宜芳就闹不了这一出。公孙养浩此行要说不通锦王,颖王道,“藏娇于府,过几年等锦王新鲜劲儿过了再送出去”。

  外头猜来猜去就是三句话,锦王在洛阳闹腾了大的他要压下去,看热闹的要撵回去,漏出的风声要兜起来,而且还得客客气气地别得罪这位母老虎,毕竟她是颖王的亲妹。万事不得妨害颖王登基。

第82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青舟行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青舟行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