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显神通丹溪得婴 鲲鹏志访仙问道(1/2)

 南交洲。莲泽城外。

 时维未月,序属三夏。正是蛙鼓蝉鸣,菡萏初绽的时节。

 正值午时,玄晖焰焰,燥热难耐。这莲泽城外景致罕见,唯有一条溪水,波光粼粼,流水淙淙。

 忽地,只见一人在溪水旁踽踽独行。

 此人身着道袍,手握拂尘,腰系宝玉,再往上看,便是一对慈眉善目,颇似个纯朴厚实之人。

 这道士轻挪芒鞋,移至浅水处时,俯下身子,双手捧起溪水沐面润颐,驱暑去炎。

 正洗濯时,道士却忽地止下动作,缓缓抬头。循其目光而去,便见一竹篮随波逐流,飘飘荡荡。

 眼见竹篮便要远去,那道士蓦然一招手,这本是流淌的溪水竟然停滞不前,而后溪水更是倒逆而流!缓缓将那竹篮托了过来。

 道士挽起竹篮,看到这竹篮中躺卧一男婴,这男婴生得粉妆玉琢,灵动可人,此时正于竹篮之中酣睡,可爱更甚。

 道士见此婴,先是一惊,继而琅然大笑,道:“妙哉!妙哉!吾此次下山,本欲寻一弟子,莫不曾料想竟得一婴!”

 道士一手挽篮,一手抚须,道:“常言道:‘一饮一啄,皆有定数’,诚不欺我。此次得婴,亦是缘分。”

 言讫,这道士又望向那男婴,笑道:“即是丹溪中拾得,名中便赐予你个‘丹’字,即是我所拾来,便随我姓氏。如此,你日后便叫做‘云丹’罢!”

 一言即毕,只见这云氏道士袖袍一甩,继而便有片片云雾将其载起,倏然升空不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十四载瞬息即过。

 南交洲,煌州境内,刘氏村。

 数个总角之岁的童孺才出私塾,便结伴成群,借着和煦春风将几只纸鸢放飞空中,且不时传来几声嬉笑,委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而这童孺之间,有一孩童略显峥嵘,其长相出众,唇红齿白,年岁虽小,眉宇间却颇具风度,却是块美玉。

 说来亦是怪异,此村名为刘氏村,家家户户皆姓“刘”,仅这一孩童姓“云”。若人问之爹娘,却也不答,避开不谈。

 众人不知,然而天知地知。这孩童,原来是十四年前那道士拾来的婴儿,可这道士并未将其置之左右,日夜看顾,实是另有所谋。

 一柱香后,那云丹放得纸鸢归家,刚进家院内,便见一缕清风袭来,随即就有一道士立于云丹眼前。

 云丹当即怔住,又看这道士慈眉善目,大有仁者风度,不似草寇蟊贼,便问道:“你是何人?却又怎出现在我家?”

 道士不答,只是面带浅笑,眼中大有赞赏之意。

 细看之下,这道士与十四年前救下云丹的那道士恍若一人,实乃一般无二!

 原来十四年前,这道士救得云丹,本欲将其带在身边细细培养一番,但他转念一想,倒不如教他在俗世中磨练一番,好教他懂得尘世七情六欲,也品尝些人间烟火。

 而且他久以门派为居宿,且职位不低,摒去自身修炼时间不谈,光是门派繁琐之事已是令他劳形伤神,属实再无余暇来看顾。

 索性将云丹寄托于俗世庭院。也不寄托于王公贵戚,免得日夜钟鸣鼎食,养得慵懒性子,误了修行之道。只是寻个市井之家,温饱无忧即可,最好能在私塾念书,懂个仁义礼信。

 于是道士便将云丹托付给了刘氏村刘家夫妇,并约定自己在云丹十四岁时将赶赴此地,且嘱咐他们万不可泄露。

第一章 显神通丹溪得婴 鲲鹏志访仙问道(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问仙传记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问仙传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