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田黄印章(四)(2/2)

 煨红田煨红田多产于上、中坂田中,外层色红如丹枣,表面常有黑色斑块如黑皮,材积亦极小,灵度逊于橘皮红田,显微透明状,质亦比田黄稍坚硬、乾涩、常无明显的萝卜纹。

 相传乃因石农垦地烧草时,土里的小田黄经火熏烧,达到一定温度而变色,故也属稀品。但多因质燥,材小而不为收藏者所珍爱。

 田黄指黄色的田石。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的溪田中,及沿溪而下数里至双溪皆可掘得,占田石产量最多。各坂的田黄色质微有区别:上坂多偏嫩而清澹;下坂以下多偏硬黝;中坂的色质为最佳。其黄色之浓澹各有千秋。

 白田指白色的田石。多掘自上、中坂、质灵腻嫩透,酷似坑头水晶。常有赭黄格似血缕,萝卜纹如鲜嫩之白萝卜肌理,极细而化。因石通灵,色纯澹,故格、纹比各色田石更为明显而有致。白田偶有黑色的裹皮,也有色白浑浊且状似砂粒的斑皮,斑皮均多深入肌理而似雪花。有黄皮的白田,即所谓“金裹银”,极难觅得,其色并非纯白,皆略带澹黄或蛋青色,灯照则肌理皆泛黄红,有别于掘性白高山。

 黑田有纯黑和灰黑二种。

 纯黑田指黑赭色田石。多出于铁头岭及下坂一带的田中,常见有黄色石皮。质亦较细,萝卜纹比它色田石略粗,肌理浑而微透,并常伴有细小黑砂钉。

 灰黑田色较澹而灰。皮或黑或黄,质多粗硬浑杂而间有黑砂点。萝卜纹常粗散不匀。产地除上述外,上、中坂也常有出产。为下品田。

 黑田中偶有质灵、纹细,肌理灰黑而显青绿色调,人或称之为“绿田”

 黑皮田即“乌鸦皮”田。外表附有微透明、黑色石皮。上、中,下三坂均有出产。皮无纯黑,而黑中又微带青绿或灰绿色,又称“蛤蟆皮”。其皮内或白田或田黄,色质、纹理和寻常无皮之田无异,唯多伴有小黑钉。单层的乌鸦皮田灯下能透,其肌质易于鉴识,若乌鸦皮内再有一、二层黄皮或白皮则难以灯照鉴别,不过这类含多层石皮的田石,若皮质细腻、无杂色、无砂斑,则多见其里色质俱佳,犹如冻石,实属难得之材。

 银裹金指外白内黄的田石。许多白田或多或少总带有黄心,田黄亦常带有白皮,“银裹金”原指白田中有较多的黄心,或田黄的白皮稍厚稍多的,皆统称为“银裹金”田。前者的黄心如蛋黄亦如黄心的蕃薯,黄亦明快纯净而澹雅,质极细嫩灵腻,而纹路比各色田石更隐约难寻,几乎不可见。后者的黄多介于黄金黄与桂花黄之间,接近黄金黄,但稍含粉色,萝卜纹细密有致。材积好、色质佳的银裹金,亦属田石之上品。

 碓下田产白碓下坂。皮青黄而稀薄。外层肌质色较浓,黄而偏褐,肌理浅澹。或有明显的细密萝卜纹,纹痕稍直,并伴有虱卵状小白点。质灵透,但乾裂较多。

第一百二十一章 田黄印章(四)(2/2)

-/-

上一章 返回列表

更多好书

捡漏:我有一根鉴宝指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捡漏:我有一根鉴宝指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