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7

  九月入秋,还不待第一丝凉意落在林府的屋瓦上,一个热气腾腾的好消息就传进府来——林行策的科试通过了。

  林老太太得知此消息时正在小佛堂念经,顿觉大觉寺果然灵验,遂决定将香油钱再加厚一倍。

  林老爷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隔天一早就遣小厮去京城新开的酒楼桃源居订下一个雅间,预备晚上带一家老小吃顿庆功宴。

  幼云从一早上便在期待这顿大餐,课上频频走神,连被邵先生叫起来答了好几道题。

  好在有前世的功底在,现下正学的这首《望庐山瀑布》她还是很熟的,解词释义一番也算勉强过关。

  自从舒窈、舒窕转去姜家附学后,春晖馆一下子风平浪静了不少。左边那一半懒散派失去了主心骨,渐渐被右边的勤奋派给收编了,闺学里几有盛世太平之象。

  待下学回家,时辰还早,幼云想了想今晚是三哥哥的庆功宴,不如写幅大字送他应应景。

  虽然她的书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她写的诗句可是曹老爷子的高作。

  唤来春桃研墨,幼云铺开宣纸,提起一支斑竹管玉笋羊毫笔,小心蘸取墨汁,斟酌再三,下笔写就两行大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幼云放下笔看了看,客观评价:笔力不足,只比春蚓秋蛇略端正一点。

  罢了罢了,这是她的水平极限了,写得太好才不像六岁的小孩子呢。

  青云路就交给三哥哥去走吧,有他这种学霸驮着林家,做妹妹的大抵可以半富半闲半平安了。

  当然前提是太子党得赢。

  临出门前幼云吩咐春桃小心地替她收好那张字等回来再去献宝,又被赵妈妈追着套上一个七八两重的赤金如意纹镶红宝项圈,方才得以出了宝念斋。

  一家人登上马车,不过两刻钟的功夫,便到了桃源居。

  幼云带着遮面的高顶宽檐帏帽,对酒楼内部看得不怎清楚,只跟在初云的后面一路上了二楼,待进到雅间才将帏帽摘下。

  透过半阖着的竹窗,幼云略略欣赏了一番楼下的风景。

  酒楼后院有一个清雅幽致的花园,掌柜特地在当中辟出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放入一只精巧的木船,再装点些水草山石,打造出潼舫夜渡之景,也暗合了这酒楼的名字。

  幼云靠在窗边暗赞了一回,眼角余光自然地瞟到了湖边一个玄色衣袍的身影,觉得有点眼熟,忍不住多看几眼。

  恰巧那人似是感觉到楼上有人在偷瞧他,也转过身来看向二楼。

  这冷冽的面容实在令幼云印象深刻,当即心里一惊,这不是那个在大觉寺抽中的稀有人物卡吗!

  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人,而且还自带皇权争夺的危险属性!幼云立刻给这张人物卡打了个叉叉,暗自决定以后再见一定离得远远儿的。

  楼下少年远远看见窗边的小人儿手足无措的样子,好似楼下站着的是一头猛虎,便星眸眯起,眉尾微挑,似有轻嘲之意。

  幼云惹不起还躲得起,安然受下了这份嘲弄,唰地一下关上竹窗,扯了一个晚风太冷的烂借口,假装无事地随林家众人按次序坐下。

  林老太太和林老爷问了问孩子们想吃什么,依据自家的口味各点了一回菜。

  不多时,一道道菜肴便送上了桌,因现下正是吃螃蟹的季节,少不得来几个与蟹沾边的特色菜。

  幼云微微伸长脖子看去,桌上正中摆着一道浓油赤酱的松仁板栗蟹粉狮子头,旁边是一碟雪白晶莹的蟹肉豆腐塔,林老太太最爱的生醉红膏蟹也少不了,此外每人还有一小碗蟹粉烩花胶。

第九章1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高门女的被迫营业日常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高门女的被迫营业日常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