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曲长河吟,庙堂话秋寒70

  她听见庙外声响,急急地躲在了像后。

  是姜维来了!永新却是眉头一皱!他瘦了,长长的清须带着几分颓唐。他已不比初见,早已不是那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了。他已变得沉稳不惊,愈发内敛而老到。他以前曾是一团骄阳似火,而如今也沉稳得如那万倾不兴的长江,不知何时会涌动起翻天盖地的巨浪。他的每个眼神都让人看不透,摸不清。

  他瘫坐在地上,一边默默流泪,一边喝着酒。他定是很伤心了,因为只有他伤心到了极致才会如此的喝酒和流泪。

  他独坐于庙堂之上,眼望着诸葛亮的雕像,哭一会,笑一会,忽然又不住地喝酒,喃喃的与诸葛亮倾诉,仿佛他还在生一般。

  “伯约——”一声熟悉亲切的呼唤。

  永新与姜维皆是一愣,诸葛亮飘然地从雕像走下。她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睁得眼睛看着这一切。

  诸葛亮步生莲花徐徐走来,伴着清细和风,阵阵清香。

  姜维两眼发直,不知身在何方,只看着眼前慈爱的师父而忘了说话。

  “伯约,你还好吗?”诸葛亮和蔼问道。

  “师父……我不是在梦中吧?您,您回来助我收复中原吗?”姜维泪如雨下,“扑通”一声跪倒在诸葛亮面前,欣喜得无法形容。他竟是忘了,这只是诸葛亮的灵魂!

  诸葛亮并不回答,亲切地扶起他,“伯约,你瘦了!”姜维眼中的泪光更甚,只是不停地用衣袖抹拭着双眼。

  师徒二人终于平复,缓缓坐下叙说着别情。姜维把一年来朝中主要紧要之事细细述说,其余的略略的说了一遍。复又说道:“朝中体制都依师父旧制,并无废改,人员担任也无改动,师傅放心!”

  诸葛亮点头,不置可否。

  姜维说起了北伐之事,只是蒋公琬不赞成北伐,只挑拨三五千兵马与他。姜维一边言说,一边焦切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定定的看着姜维,语重心长地说,“伯约,千均重担皆在你肩头,你定要尽心尽力,保护天子,保护蜀国……”

  姜维磕了一个头,“师父放心,有我一天在,定不叫蜀国灭亡!”

  诸葛亮听言,面有喜色,但转而又愁云满布,“伯约,我交代你的,你一定要做到……”他重重的握住姜维的手,神情很是凝重。而姜维,满眼满脸的痛苦,那样深的痛苦。眼里瞬间布满了浓浓的血丝,“师父……”

  “定不能留!不必再言!”诸葛亮似有了怒气,站起背对着他。

  “师父,你素知天文地理,日月星象,鬼神之事,您能不能告诉我……汉家气数究竟还有几年?”

  永新一愣,诸葛亮定是知道的!她默默叹气!

  诸葛亮却是脸色一变,厉声道:“伯约,何出此言?”

  “史官僬周,言汉家气数只有二十八年了!朝中各人无不惶恐!师父,弟子愚钝,还请指示!”

  诸葛亮只摇着头,叹气却不说话!汉气数只有二十八年啊!伯约!永新深深的遗憾,她知道,但却劝不了他!

  “那帝王之气在哪家?”姜维焦急的转问。

  诸葛亮仍是不说话!

  “在魏?”姜维疑惑的问着。

  诸葛亮还是摇头不说话!

  “在吴?”

  诸葛亮依旧否认。

  姜维一喜,泪水止住,“那定是在蜀了?!”

  那巨大欢快的声音深深的刺痛了诸葛亮,他咬紧了牙关,艰难的摇了摇头,那头仿佛没动过一般。

  “啊!”看着姜维颓萎在地,她的心痛得艰难无比。

  姜维犹如浇了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的那团火,呆坐半晌,又磕着头,询问诸葛亮后事。

  诸葛亮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那声音如颤巍巍的欲塌之峰,“天意如此,天命不可违啊!伯约,你好自为之吧!我留给你的洛书配合你的河图,定能保蜀国几十年安定!”

  “那几十年后呢?”姜维还要追问,但诸葛亮已飘然远去,终不见了身影。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姜维大哭,走到诸葛亮像前,紧紧抱住了像,倾诉着心事。一个颤抖,旁边的半盏残酒倾洒而下,他身子一抖,发现自己酒醉躺在了堂上。

  他站起,懵懵懂懂的看着诸葛亮的雕像,他如梦初醒,只知道那尊像永远都慈爱微笑的看着他,让人充满了希望。

  凉风迎面!永新与他皆是一震,清醒过来。躲在堂后的永新知道,他们都做了相同的梦,都梦见了丞相来过……

  “师父,无论如何,我都会以我的生命去保卫蜀国,保护天子!早日克复中原!”他重重的跪地叩拜。

  但,只怕,你保护的阿斗不会如你所愿!永新看着祭坛上的诸葛亮像,他好像动了,他在微笑……

  “汉家气数只剩二十八年了。”永新从雕像后走出,亭立在他面前。

  飘飞的帷幔把她与他都衬托得不现实,他一身白布衣,就那样站在那,静静的看着她,没有任何的表情。

  “将军也懂星象之术,其实您早已知道结果了,只不愿承认罢了。”她不看他,复又回转身面对着诸葛亮的雕像,“丞相他早看透了,只是你还看不透而已!他来过……”

  姜维身子一晃,酒醉使他越发的分不清眼前的真假。

  “三国必然归一!”她语气一沉,重重说出。

  “永新夫人,岂可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他正色,语气中带了微怒。她心一痛,她与他终究是道路不同的人。

  她回头看他,如此的消瘦,诸葛亮在他心中真的是如此的重要?他已成为了他心中的信念、理想,克复中原已成为了他的目标!她不忍摧毁他的梦想,但她再不想天下百姓受苦,她只是想帮助三国归一罢了!但她能怎样做呢?选择助他,完成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还是助睿三国归一?可那又将是谁家的天下?!忽然间,永新明白了,定是司马懿,他如此的心胸才华,他如此的隐忍,为的不就是那一天吗!司马懿本就是靠着抗蜀而掌握了兵权与实权。

  原来魏蜀的相争最终成就的竟是司马家!蜀国为了自身定要伐魏,为了抗蜀,曹魏必定要用司马懿,最后两相俱败之时,定是司马家的天下!

  “伯约!”她真的是心疼他,不愿他承受那样的苦楚。

  长时间的沉默,风的轻扬,使她与他都忘记了身处何地。她破天荒般的呼唤,惊醒了她与他沉睡已久的心。

  “娘娘有何吩咐?”他脸色一变,眼中闪现的光华转瞬即逝。全是臣子对君的口吻,她一愣,看着他唇上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伤痕,多少年了?那青春时的时光在她眼中重现。

  永新轻轻走上去,在他唇上,唇上的伤痕上,一吻。他身子猛的一颤,还是将她轻轻推开了。他想说什么终是忍住。

  永新忽然心里一轻,笑了。他看着她的笑容,眼里有了复杂的变化,但还是恢复了平静。

  “将军是想说请娘娘自重吧!”她看着他,他不言语,她转而问,“难道将军认为本宫哪里不检点了吗?”

  他抬头看着她,痛苦万分,“我知道我的家小能保全,孩儿能回到我身旁,全是娘娘的恩泽庇护!”

  “将军!天命不可违,你拥有了河图洛书又如何?我真的后悔当初把从魏宫偷出的河图赠你!”她再一次清醒,原来的赠书是出于她对他的眷念,不忍他一辈子不得志。故她自私地把书交给他,但,原来真实的却是,河图归他,和洛书的重合,竟是为了让他更好的,更顽固的北伐!只有北伐才能让司马家通过抗蜀而一步步地走向政治的舞台。

  “娘娘,您是明白末将的!您知道,末将决定的事永远也不会改变。”他重重叹气。

  “就如当初你坚决要抛弃我一样吗!”她心一沉,直视着他。

  “娘娘……无论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一定要完成师父的遗愿!有我一日,定要保护蜀国,克复中原!”他神色坚定,坚定决绝得如同修真村的那个破碎的夜晚。

  永新知道,既定的命运谁也逃避不了。她轻叹,向庙堂外走去,“望将军好生保重!”

第37章 一曲长河吟,庙堂话秋寒7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谍途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谍途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