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四书五经(2/2)

 *

 整个下午,容泽将四书的内容粗略的讲述了一遍。容景卯足精神,全程毫无松懈。

 一个下午结束,她精疲力尽。她揉了揉发晕的脑袋,打算趁着天色未黑,到院子里活动筋骨。

 一边想着,容景一边踏出房门,来到屋后的院子。

 院子比起她刚穿越时的那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露天灶台加大加宽了,还新盖了一个茅厕。原本灰扑扑黄土裸露的后院现在已经种上了时令小菜,显出绿油油的生机。附近还搭了个架子,准备开春了种些瓜果。

 容娟正掐着刚长好的小白菜,说,“我和父亲、大姐商议过了,再积攒几笔稿费,就把前院也一并整顿了。小弟,你有什么想法吗?”

 因家中收入稳定,又见容娟出落的越发水灵恐遭人惦记,容泽让容娟辞去陈家帮工,和大姐容婷一起在家。容娟不会刺绣,但她力气颇大,可以做些锄地种植的活路,院子基本都是她在打理。

 容景想了想,“搭个鸡窝棚子,养点鸡。”他们就不必去外面买蛋了。

 “再砌个大缸子,养鱼。”她又说。落叶河中有禁渔令,他们想吃鱼,一般都得去州城买。若能自己养殖,节省钱不说,还省了很多麻烦。

 “好咧,回头我就和父亲大姐商议细节。”容娟一边说着,一边弯腰。容景这才发现地上放着几个坛子。

 “二姐,我来帮你吧。”她说。

 容娟连忙摆手,“你别碰,这是酸菜坛子,味道可大了。”

 见容景满脸好奇的看着这些酸菜坛子,容娟告诉她,自从上次他们去州城的食肆吃过酸菜鱼后,见家人们都对此美味赞不绝口,容婷就一直琢磨着自己做。

 “前几日我们从里中匠人那里买了这些坛子,打算洗干净了就放地窖里腌制酸菜。”

 “地窖?我们有地窖?”容景有些诧异。她还不知道容家还有地窖。

 “有啊,我带你去看。”

 容娟告诉容景,现在他们住的地方是容家老宅。准确的说,是老宅的其中一座房。在容颐还是首辅的时候,容氏一族在溪岗里可谓风光无限,宅院深深不知几许,还有良田几十亩。

 当然,随着容颐获罪,容家宅院也慢慢没落。

 “前几年父亲回到溪岗里的时候,就只剩现在的老屋还勉强能住人。父亲用尽积蓄买下了老屋和屋前屋后的院子。在后院发现了两个地窖,但这些年一直没用上。现在我们有钱了,可以放泡菜坛子。到了冬日里,还能再放些红薯土豆之类的存着。小弟,你看,这就是其中一个,你小心些。”

 容景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地窖不深,可以很轻易的爬下去,而且还设了两个颇大的通风口,平日里用盖子盖着,能灵活的控制地窖中的阳光与空气。

 这么好的地窖,用来放泡菜坛子,似乎有些浪费。

 忽然,她有了更好的主意,她或许可以利用这地窖种植菌子。

 前世,为了忍受疼痛,为了排解寂寞,她看了不少科普记录片,其中就有蘑菇的种植。蘑菇在这个时代被称为山珍,是昂贵的珍馐佳肴,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价值不菲。在锦州城的集市中,普通的草菇一斤就要好几百文,更何况香菇。

 要是可以成功种植并大面积推广,不仅可以实现菌子自由,还能继续发家致富奔小康。

 她穿越之初就有这个想法,只是那时容家一穷二白,根本无法承担前期投入。

 现在他们有钱了,可以试试!

 容景立刻将这个想法同容泽讲了。容泽只稍微诧异了片刻,半信半疑的同意了。容婷和容娟虽然不太相信她能成功种出山珍,但她们觉得小妹读书压力太大,做点不着边际的事情消遣也好。

 容景说做就做,她仔细回忆了前世自己看到的那些视频与资料。

 将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蘑菇本身、培养基质;种植环境、要点;菌丝分离、养护过程等所有细节整理了一番。

 然后,她开始发动一家人种蘑菇。

 作者有话说:

 《大学》初学入德之门,《中庸》孔门传授心法,是程颢程颐的观点。从他们开始,这两个变得重要,最后被朱熹光大,作章句集注,明清科考特别是八股以后都是指朱熹的集注版本。但本文架空,也没有八股。好吧,其实是我不懂八股……

 下面女主边学习四书五经,边致富奔小康。时间大法开启,再过几章就进学堂了。

第14章 四书五经(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