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国子监(1/6)

 1

 “你们去吧。”袁氏道。

 目送两个女子离开, 容景又和袁氏聊了几句,然后便去找宋更。

 昨日离开的时候, 她和宋更约好今日在仁心院见。一边回答宋更对工艺书籍与算学的疑惑问题。一边借着修建、修缮房屋的机会, 同宋更讲些后世的工程常识。

 容景找到宋更的时候,她正在仁心院中。

 准确的说,此处还不能叫仁心院, 因为潘峰找到的这处院子只有几间破屋子,残缺不全的围墙。在正式住人前, 必须进行修复。所以宋更一大早就过来了, 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可有什么想法?”容景问。

 宋更想了想, “要建些通铺用于睡觉,还有食堂。房间要大些, 因为这里的人以后说不定会增多。还有,银两有限,我们只能先盖土坯房,日后再换成砖瓦房……”

 宋更一口气说了很多, 容景并未打断,而是耐心的听着, 直到她全部讲完, 方才说道, “你刚才讲的确实有不少经验之谈,很多时候作为一个匠人也够用了。但是, 若是你想走的更远,还要懂得一些理论。”

 “首先, 这建造房屋, 需得确定是为谁而建。用途为何?是食肆还是住所, 其内里布局大相径庭……再者, 规模如何?昨日潘大人估计这仁心院内容纳约有五十余人,你需得考虑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又,建屋舍也应观察周边环境,你看看此处离州城较远,物资安全等亦要纳入统筹……”

 宋更听得极为认真,还时不时拿笔记录,容景见状很是欣慰,于是便讲的越发卖力。她在后世的专业虽然并非工程建造,但呆在病床上无聊的时日里,她看了不少相关记录片,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她将自己能回忆起来的内容系统整理了一番,倾囊相授于宋更。

 容景讲完后,宋更越发震惊容景的博学多才,她连忙趁着容景人在,又问了容景几个关于建造工艺和算学方程的问题。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容景带着宋更去王氏的食肆用完午膳,又去看了芸娘,发现她已经能下地走路了,于是放心了不少,便又赶到了芙蓉三人的铺子。

 这铺子也是容景买下来的。因为锦州城根本没商户愿意租铺子给芙蓉。所以容景少不得要多费些力气。但她相信,只要芙蓉她们的生意走向正轨,她收取租金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她给芙蓉三人的铺子起名解忧坊,此刻解忧坊面前密密麻麻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正对着解忧坊三个大字指指点点。女子立户本就新鲜,何况是青楼女子,更何况这几个青楼女子居然做的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名为咨询的活计,还说要替人排忧解难。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芙蓉三人坐在铺子里,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面对围观百姓的质疑,她们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辩解。

 终于,一个妇人好奇之下,实在忍耐不住,踏进了门槛。

 “欢迎光临。”芙蓉笑道,将这妇人迎了进来,与另外两个女子关上铺子的大门。

 人群见状,议论声更为鼎沸。

 “她们到底想干嘛?”

 “是呀,神神秘秘的。”

 容景则趁此机会,悄悄从后门溜了进去。

 芙蓉带着礼貌而得体的微笑,将这位女子带进铺子中的雅室,

 “请问花费多少?”这妇人硬着头皮问,找青楼女子做什么咨询本就可笑,若是还花费不菲,那她会彻底沦为笑话。

 “夫人放心,这几日是开业酬宾,全部免费的。”芙蓉道,这也是容景的意思。

 “芙蓉姑娘,世人对你们多有成见,你们若是一开始就收取费用,只怕没人愿意上门,不若先免费积攒几个客人,待到名声打出去后,再行收费。”

 芙蓉自然对容景深信不疑。她按容景所说的那样沏了壶香茶,又奉上一些果子点心。这女子忙道不用,“我本就没花钱,哪里还能用这么精致的茶点。”

 芙蓉笑笑,“夫人不必客气。您既然选择相信我们,就是我们的客人。我们对客人自然要尽心尽力。”

 这话也是容景教她的,容景说咨询并不像农民匠人,会产出实物,咨询是服务行业,除了给客人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外,服务态度也很重要。

 果然,这妇人呆住了。她受宠若惊的笑笑,说了句多谢,随后捧起一盏茶,讲起了自己的烦心事。

 这妇人唤做沈氏,嫁人已经十余年,丈夫是家中独子,父母都已经离世,有两子一女,日子原本过得平淡而幸福。但近几年丈夫科考屡次不中,年过而立还只是个童生,这也就罢了,丈夫还开始变得不想回家,说要在书院学习或在是同窗家一起攻书。只让妻子沈氏隔段时日将钱给他就行。

 “我不知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他才不想回家。他总叫我别担心,可我实在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外面,吃不饱穿不暖。孩子们也想爹,我说去他书院附近租个房子照顾他,他也不肯,甚至为了躲我,从大名鼎鼎的崇明社学,就是容解元的那个书院,转到了更远的,没什么名气的书院。我真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我答应过婆婆,要好好照顾他的……”

第153章 国子监(1/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