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入学(V,三合一)(5/5)

 督学却不已为然的摆摆手,道,“无妨,下面,老夫再讲讲两份上等答卷的回答。”

 赵光和吴旭对视一眼,齐齐挺起了胸膛。

 刚才那些回答内容都不是他们的。他们的回答是上等!

 赵光不动声色的瞟了一眼容景。心道这小子也不过如此,做出的回答属于中等水准,而且还是中等里面不那么好的,没有被督学选中做例子的。

 “这两份上等答卷也差不多,我就随便选择一份。这份的回答涵盖了刚才中等答卷的内容,但有深入扩充,如‘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该答卷提到了尧帝、舜帝的功绩,也讲到了他们让位给舜、禹的事迹。‘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该答卷讲了西周代殷与成汤革.命的事件。并且,这两份答卷都提到《千字文》这几句诗讲的都是历史上的明君,是为君之道。”

 “这样的回答,方可通过院试。”督学说完后,之前那个质疑的学生羞愧的低下脑袋,他到此刻方才明白差距。

 没想到,以前在他看来很简单,只用背诵的蒙学,这背后却有这么多知识。

 赵光和吴旭的胸膛挺的更直了,也起伏的更激烈了。他们得到了大宗师的好评与承认!

 贺山长也与有荣焉的笑了,他对在场其他学生道,“看到没有,这两位同学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赵光和吴旭谦虚微笑,礼貌的接受着其他同学或是惊艳敬佩或是嫉妒不甘的眼神。特别是赵光,他悄悄抬头,看着一脸平静的容景,心里得意极了。

 狗命大的小兔崽子,残疾老头的儿子,罪人之后的破孩子。终究比不上自己。呵呵……

 然后,他见督学不满的瞪了贺山长一眼,“你说什么蠢话?那两份答卷虽为上等,却只是相较其余低劣答卷而言的,只能堪堪通过院试,尚有很多不足。”

 “若是以此为榜样,老夫看你这崇明社学还是不要办了!”

 贺山长一惊,连忙低头,“学生失言,请大宗师指教。”

 刚才还满脸得意的赵光和吴旭听闻督学这番话,更是僵在原地。然后,他们听督学语气兴奋的说道,“还有一份优异的答卷,我尚未讲解。”

 说罢,他满脸微笑的看着容景,“容景的答卷,完美无瑕。若是第一场考试,单凭此答,便可直接取胜,不用参加后面几场考试。与之前两份答卷相比,可谓优秀和及格的区别!”

 他的话犹如一把大锤子,重重敲打着赵光的心脏。

 容景,又是你!出了一次风头还不够,还要出第二次!此刻,赵光心中升起了无限的怨毒!

 其余人都没察觉到赵光的异常,而是聚精会神听督学的讲解。

 “容景的这份答卷在前面两份的基础上有如下突破,其一,他的语句更为凝练,表达更见功底。其二,他解说了‘坐朝问道,垂拱平章’,此句虽未点名帝王名号,实则指代汉初的‘文景之治’,是时经历秦末、楚汉战乱,民生凋零。文、景二帝行无为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故曰‘垂拱平章’(注8)。其三,老夫说过,这是一道经义题,但之前的回答要么没有从经义解读,要么答得粗浅,只提到了为君之道。只有容景,详细的分析了为君之道,他从这些贤明帝王的不同做法说起,提到了王道与霸道,王道者,爱民仁君也,霸道者,崇尚武功暴力扩张也,这是《孟子》的经义。他又以《周易》与《道德经》为印证,认为面对不同的条件,仁君的做法不同,即君子守其时,又,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常心(注9)。”

 “这解答,与老夫当年的回答,如出一辙。”

 督学满意的看着容景,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当年,他在院试的时候看到这道题时瞬间就惊呆了,蒙学中的内容,怎么能做经义题目呢?后来他才知道,是容颐那个变态疯子出的题目!

 但他还是沉着冷静,思考一番后做了回答,除了所用经典经义与容景不同外,其余的回答都差不多。后来,他的答卷被判了全场最高分,而且作为范本流传。

 所以,在看到容景的回答时,他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希望你日后也能有老夫的成就。”

 容景只觉此话怪异,但还是谦虚道,“大宗师高山仰止,学生望尘莫及。但学生一定以大宗师为目标,奋斗不止。”

 贺山长听闻督学这话,吓得差点没站稳。这位督学大人,眼前的学生和其他夫子可能不知道他的来历,但自己可是一清二楚。

 督学林霄,虽然一把年纪只是个五品提学官。

 但他却是一位状元!

 作者有话说:

 本章对经典的解读都是作者自己写的,仅供参考,不对勿杠。

 v后尽量日更,作者三次元有工作,又想保证质量不水文,一般更三千。如果时间充裕可能加更。

 注1:《大学》

 注2:《论语·颜渊》

 注3:《孟子·离娄》

 注4:《孟子·尽心上》

 注5:来自作者自行解释。

 注6:来自作者自行解释。

 注7:《千字文》

 注8:作者没有细考《千字文》,按自己理解解读的。有误可在评论区指出。

第24章 入学(V,三合一)(5/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