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殿试(三合一)(5/6)

 御书房内,祁叡依然气鼓鼓的,“父皇,那些人太可恶了,你让儿臣出去好好再打他们一顿。他们害的儿臣差点投湖自尽,害的儿臣差点遗臭万年。”

 皇帝心累极了,他总不能说是自己猜测祁叡有异心,而不是谢骞他们。看着祁叡不断往御书房门口徘徊,皇帝很担心她一个控制不住情绪,就往外跑。到时候,那三个蠢人再配合的闹出什么乱子来……

 画面太美,不忍直视。

 不行 ,他必须将祁叡困在这里,直到祁叡忘记找那三人算账。

 “昭阳,这次你这个主考官当得极好。”皇帝笑道,“你为考生们准备衣服棉鞋与吃食,获得他们一致好评。”

 祁叡撇撇嘴,“还不是某些人看着身子骨弱,但儿臣又不能只照顾他一个。”

 皇帝知道祁叡说的是容景,旋即哈哈大笑。事后他也派人查探过,确实有在会试当值的官差看见祁叡去找了容景,并问容景冷不冷,饿不饿。看来祁叡确实被男色迷晕了头。

 好色大把撒钱不怕,他怕的是祁叡有野心,收买人心。想到这里,他的目光转向了那叠策论。“还有你起的这道策论题目,意义深远,比之前的好出太多。”

 祁叡撇撇嘴,老皇帝又在试探了,“这是林老头和耿大人、柳大人一起商议的,儿臣并不是太懂。”

 反正他已经和林霄,耿克,柳诚说好了,不怕皇帝去查。

 皇帝见他一番无所谓的态度,又想到初步调查的结果,于是基本打消了嫌疑。也是,祁叡草包一个,比起谢骞等人也强不到哪里去。怎么会出这么好的题目。

 不过好在她还算有自知之明。

 “昭阳,你且候着,让朕看看这些策论都有哪些出彩之处。”皇帝见祁叡的眼珠子不停往外转,明显还想去找谢骞等人吵架打架,连忙叫下人抬来凳子,让他坐在这里。

 祁叡哦了一声,不情不愿的坐下。

 皇帝开始翻看这些策论。这次策论的内容是关于科考的改.革。

 “这是范闲的,他认为我大雍各地发展不均衡,读书人所得到的资源也差异甚大,所以认为会试录取应兼顾平衡各地比例。这就是所谓制.度的改.革。还有,他认为应该更进一步放开读书的门槛……这范闲是什么人?说的还挺有道理的。”皇帝问,会试的佼佼者,殿试一定会碰到。现在开始留意,看看以后给个什么名次。

 祁叡道,“是西北的解元,据说家中颇为贫寒,走到今天很不容易。”

 皇帝点点头,又拿起另一份策论,“哟,这是陈殊的。朕看看……陈殊认为科考应该加强历史的考核。读史可以明智,但是历来科举对历史的考核都局限于四书五经的部分,多为三代与秦汉。而近代的很多事情,也颇有意义,值得研究,应该体现在科考中。不愧是太常寺的公子,不错,不错。”

 皇帝看的频频点头,这次会试的考生质量很是不错啊。

 随后皇帝又拿起罗鸣的策论。罗鸣这次得了第二,他第一场是头名,第二场也是满分之一,唯独策论与容景拉开了差距。皇帝很好奇,罗鸣的策论是不是有些拉胯。

 于是,皇帝看的格外认真。越看,他的眉头越是蹙起。

 “罗鸣的策论……科考发展至今,已经有些僵化了,而四书五经被读书人们反复研究,已经很难再出新意。科举之立,在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除了儒家,诸子百家各有所长,比如墨家,对工艺、算学,又比如医家……罗鸣认为科考应再开新科,广涉及史书、诸子、集注。”

 罗鸣答得哪里是拉胯,分明是极好。皇帝喃喃自语一阵后,又不可置信的看着祁叡,“罗鸣这份答卷,当真才是第二?”

 他怀疑,祁叡是看在情郎份上,故意给罗鸣压了名次。

 祁叡早已习惯皇帝的反复与猜疑,耸耸肩道,“当时儿臣正在宫里跳湖,是林老头和耿大人、柳大人一致给他定的名次。儿臣是看不懂的啦。不过儿臣觉得,他们不会刻意针对罗鸣。”

 罗鸣毕竟是罗家人。

 “父皇,您看看容景的答卷,或许就知道差距了。”祁叡道。

 皇帝迟疑片刻,最终拿起最后一份,也就是容景的策论答卷。

 容景的前半部分和罗鸣差不多,也提到了对四书五经的反复研读,过分阐述导致的无意义浪费,并且还起了一个名词,叫做“内卷”。

 但是后半部分,容景没有像罗鸣那般,提出将目光聚焦在史书、诸子、集注上。而是说不妨尝试着打开视野,看看这个世界,看看那些外邦都在做些什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固步自封终将导致坐井观天。”在策论中,容景模糊回忆了一下按原本历史轨迹中,此刻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有哪些发现。看的皇帝啧啧称奇,不断感叹世界之大。

 容景又结合大雍的实际,提出了不少可行的教育改革,比如增设工科、医科、农科,以探索天地奥秘,格物致知为由,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任。并结合以前科考时她提出的避雷针与治理河道等理论,以及在溪岗里试验种田对农具与耕种方式的改革,用数据对比分析,论证采用新技术后的各种提升。

 最后,容景写道,“科举应该面向时代,面向天下,面向未来。”

 “不愧是全场最高分,果然写的惊艳,角度新颖不说。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皇帝惊叹不已。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容颐就说过,现有的科考已经有些落后了。四书五经固然是教人明理,给人开智,但若是只研读这些,一个国家发展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容颐的这番话,容泽在容景年幼的时候就同她讲过。容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和容颐同为穿越者的容景明白。所以她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在这次的会试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父皇英明。”祁叡恰当的拍马屁道。“别忘了,他可是您亲封的工部博士。”

第219章 殿试(三合一)(5/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