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乡试

  八月未央,热气还未散去,正值秋闱,这临城就已经做好了学子入城的准备。八月上旬,主持秋闱的考官早就到了地方,初六备了入帘上马宴,内外帘官都是要要赴宴的。

  等宴席完了,内帘官就要去后堂内帘所处,除了批阅试卷再不管其他事,到时候监考官会来封门,挡了这内外联系的道路。乡试也考三场,每场考三日,考试的时候都需的提前一天入考场。

  临城的考棚也有些年头了,虽不至于年久失修,但其中破烂的棚子也是有的,要在这棚子里连住三日,若是天晴还好,碰上落雨,有些考棚的考生可就倒霉了。

  唐时安带着轻装到临城的时候,离考试还有几天,临城是省城,离河安府不近,在路上就耽误了三四天的功夫。好在临城因为来往的人多,客栈自然也不少,只要钱够,不愁没地儿住。

  温倦是同唐时安一起来的临城,不过这马车一路上走的急,他又有些晕车,这到了临城半点看外面的兴致都没有。

  这次考乡试,唐时安就付了温倦的房钱,不必要在分开住的那么远,乡试也算是温倦能否更进一步的跳板,便没有拒绝唐时安的好意。这钱说好算作他借唐时安的,考上举人之后他也有能力还,不必在顾前顾后的。

  除了客栈外,他们还需得在考试前一天去买些不易坏的粮食,乡试是不管饭的,到时候考棚一锁,不到时候是不会打开的。里面会留一盆炭火和一支蜡烛,这吃饭就得自己解决了。

  这童试的规模和乡试一比,的确不算什么,毕竟乡试一个州的人都聚集在此处,各地层层考上来的学生可都不是草包,都是为了十年寒窗一朝得尝来的。

  “唐兄,我和几个友人约好要去外面逛逛,你可有意一同走走?”温倦就是学霸该有的样子,半点不受紧迫气氛所扰,这时候出去散散心,倒也能让紧绷的神经放松放松。

  “不去了,走之前周先生布置的课业还没做完,这会不写等到考完就来不及了。”唐时安揉了揉头,他也不担心乡试,只是这一趟出来,周先生怕他倦怠,给他布置的课业半点没考虑到他这是要参加科考的人。但他打算在临城等成绩出来再回去,这其间有一个月的时间,自不能空闲下来。

  “那好,唐兄也需得注意休息,课业可以等考完在作,莫要在考试前耗费太多心神。”温倦自然是知道唐时安有一个老师,且严厉的不行,这课业定是做完的。

  “嗯,那希望温兄游乐愉快。”唐时安倒不怕费神,主要是他自身积累太少,乡试主考策论,这上头他是没什么问题的。

  算起来他到这个时代不过短短一年,要想短时间比上别人的积累那就太难了。周先生对他的指导有些揠苗助长的成分,但也是如今最适合他的模式。

  乡试头一场是初八进场,临城的贡院正在北面,离唐时安住的客栈稍微远了些,走过去怎么也得花个一盏茶的时间。唐时安备好米水,这个天气,菜和肉都放不久。

  要是不小心放坏了,又没及时察觉,考试的时候闹了肚子,那才是真的灾难。唐时安不挑,干脆就每日吃些白饭就是,一场也就是三天,当是清肠胃了。

  进了贡院的考棚,临城的贡院比河安府贡院里的考棚要大些,但看着也比较狭窄,只有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可以拿来当桌子,下面的木板当椅子。等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再把两块木板拼在一块。

  天不冷,晚上睡在木板上也不怕着凉,唐时安把自己准备的东西放好,除了炭火和蜡烛,就还有一个号桶,吃喝拉撒都得在这么一间小屋子,幸好是呆三天就放出去一次,不然怕是再好的身体也熬不住。

  初八入场,初九开考,头一场是考四书,分别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选出三篇文,且还得写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看着这些要在三天内答完似乎不难,但每一道都得精细的琢磨。

  这字数也是有要求,四书的题都得两百字以上,字迹也要工整,不能污了卷面。后头经义更是得要三百字以上,怎么也得两天答完,还得不断润色笔墨,才能誊抄在试卷上。

  这一场四书和经义的题只要是把这基本功做好了的,都不会被难住而无从下笔,唐时安连着两日把题给答完,到了第三天,才把自己看着满意的答案写在试卷上了。

  考完第一场,从考棚出来,唐时安自己都能闻到臭味,先前在考棚呆久了,嗅觉都自动失灵。不过这从考场里来往的学生都和他一个样,有的甚至比他还严重,便也不纠结,回了客栈先洗个澡才是要紧事。

  毕竟第二天就又要上考场,也没有闲工夫给他耽误。客栈这挥手都是提供些温润养胃的饭菜送上来,这参加科考的学子也没几个是一出门就好酒好肉伺候吃着的。连吃几天白饭,这嘴里半点滋味都没有。

  唐时安也就这客栈送的饭菜吃了,这样的日子还有的熬就是。温倦回到客栈沐浴完,也来找了找唐时安。比起唐时安精神头还好,温倦就不行了,看着人明显倦怠了许多。

  “本来以为唐兄和我一样,但现在瞧见我这身体还不如唐兄。”温倦苦笑,读书的人都觉得除了读书其他事都不该做,更是对于武夫之类的行径看不上。

  结果没个好身板,连科考都熬不过,更别说加官进爵了,命都保不住。

  “那是温兄小瞧我了,在杨家村的时候,我每日都还是要做打水捡柴的活的,自当是要比你身体好些。”

  温倦听到此,叹了口气,“我原也想帮我娘做些事的,但每每伸手帮忙,我娘都赶我离开,在她心里只要我每日在认真读书,之后能考上一个功名,便是他最大的心愿。

  可我看到她每日都这般劳累却又于心不忍,只能拼了命的学习,才觉得不辜负我娘的辛勤。要是她知道这科考还得要多多做事,怕是得让我和唐兄一样,挑水打柴一样不落。”

  前半段大概是因为唐时安说在家帮忙有感而发,这后头越见不正经的话要是让温倦的娘听见,保证的挨上一巴掌。

  “若是温兄考上举人,之后也就不用做这些了。”

  这番聊天并不长,因为明日还得早起入场,今晚需得早睡,所以也就停在此处,等后头再说。

  这第二场考的是五经,除了五经就是诏、判、表、诰一道,不考作诗,唐时安就没有那么抓耳挠腮了。越往后考的东西越是占优势,这次第二日就把这题给答完了。

  临城不常下雨,这也过了盛夏的雨季,科考前两场也都是好天气,但到了这第三场,进场的那天就下起绵绵小雨,温度慢慢降了一些,若是衣物不备厚一点,可能晚上就要着凉感染风寒。

  而这第三场的成绩又占得极为重要,考的是策问,多是对当下政事的见解看法,这场考试最能考验这些读书人是否有这个做官的潜质。一共五题,发挥的余地很大。

  周先生惯是爱出这些题目考唐时安,这类的策问唐时安做的不知道有多少。而且当下的政事拿来考的必不会是鲜为人知的,所以正好就撞上了周先生给的题目。

  本来策问唐时安就最拿手,如今这是经过周先生点拨,再把词句规范些,笔头流畅的写出了这几道策问。

  虽不是道道都遇上过,但这下笔如泉涌正是灵感来的时候,做起题来简直是得心应手。等把五篇策问写完,天色都暗了。

  没有人提醒什么时候,唐时安拿出打火石把蜡烛点燃,光顾着写试题,这饭还是早上吃了些垫着,如今早就饿了。

  又燃了炭火,把米给煮上,喝了口热粥,才算是舒服了些。现在做答也并不方便了,而且这屋子小,蜡烛炭火都是能烧着的东西,要是晚上睡着了这点燃了试卷,最后烧死在考棚也是有的。

  所以哪怕今夜有些凉,唐时安也不愿燃着炭火睡。都是把东西给熄了才放心躺下。而当晚的气温下降的快,第二日唐时安起来的时候,鼻子就有些不舒服了。

  知道这是昨晚着了凉,便也不敢耽搁,趁现在还清醒,赶紧把昨日写好的策问检查了几遍,就写在试卷上了。事情也正好如唐时安预料的,等到了第三天,这风寒还加重了些,看东西都有些头重脚轻的。

  但还不至于人事不省,却也是没法答题的状态。这模样得等收了卷,去药房走一趟。一场乡试下来,当晚就属药房生意最好。

  客栈里是能让小二熬药的,唐时安把药交了过去,等小二把熬好的药端过来,他也是刚沐浴完。中药味苦,本来因为风寒嘴里就是苦的,这喝了药,就更是苦上加苦。之前是为了考试不敢乱吃什么东西,这下是干脆连东西都不想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0-08 12:00:47~2020-10-09 07:53: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阳台君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7章 乡试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人渣之后我娶了下堂夫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成人渣之后我娶了下堂夫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