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就在这一会儿的功夫, 徐麒臣已经又恢复了先前的那种淡然冷静,温和内敛的样子。

  他略一垂眸,对着门外淡淡地说道:“知道了。”

  打发了传信的, 徐麒臣一抬手, 让围在身侧正如临大敌的众卫士退下。

  侍卫们刚才慢了一步,竟没拦住谢西暝, 一个个还惊魂未定的。

  幸而谢西暝不是冲着徐麒臣去的,若是这样后果简直不敢想象,他们已经是尽量防范了, 没想到还是低估了眼前的少年,功亏一篑。

  在徐麒臣的授意下, 众侍卫缓缓退下。

  谢西暝本来还想要讥讽徐麒臣几句,但是此刻他的手臂紧紧地环绕着柔之, 她身上久违的馨香在瞬间沁入了肺腑,一时把他先前那种不可名状的愤世嫉俗和不可一世的懊怒都轻而易举地打败了。

  他居然忘了近在咫尺的徐麒臣,只顾低头看向沈柔之,双眼之中本来绝迹的桃花忽然间有即将盛开的势头。

  柔之才将目光从门外收回,打算看一眼徐麒臣。

  但身边的人的存在感实在是过于强烈, 柔之的眼睛挪到一半,那目光就身不由己地给谢西暝劫持过去了。

  她看向谢西暝脸上,唇动了动却只说了三个字:“又、瘦了。”

  谢西暝确实又“变”了不少, 他的身量又拔高了若许, 但仍旧是那么的挺拔轩昂, 像是一杆迎风带雨而始终秀起的竹,腰间束着的一条略宽的革带,革带下的腰身看着极为劲瘦,但却透着竹子般韧不可摧。

  只是他的腿这般长腰这般细, 尤其是腰,甚至比以前还要细似的,肯定是在外头没有好好吃饭。

  但很快柔之知道,腿长是真的,瘦了也是真的,但腰并没有真的比先前细,因为柔之发现谢西暝的肩膀其实是又宽厚了不少,已经隐隐地从少年人的青涩里透出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气质,正因为肩宽了许多,所以显得腰反而更细窄了下来,其实这正是古来所谓的“猿背蜂腰”。

  得了这三字评语,谢西暝却好像很喜欢,声音都有些轻了:“我不打紧,只是你怎么也瘦了这么些。”

  他想在柔之的脸上摸一摸,又怕她不高兴,只能先忍着。

  但幸亏她这会儿没有将自己推开,想到这里,谢西暝总算得空示威似的瞅了一眼徐麒臣。

  徐麒臣的眼睛很黑,像是暗夜里的深潭一样的颜色。

  两个人的目光在空中一碰,徐麒臣漠漠地转开了头。

  他看着很平静,心里却有万丈波澜在涌动一样,他的掌心里还有刚才握着柔之的熟悉感觉,那种感觉让他内心中藏着的那些前世的记忆越发的鲜明了,可转眼间她竟成了他无法接近的人,这种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感觉,他很不敢细想。

  怕受不了。

  但正如徐麒臣先前跟柔之说的一样,如今他跟谢西暝的争执,已经不是寻常的“儿女私情”了。

  从谢西暝去西北的时候,恐怕就注定了今日的局面。

  吴王的回京势必引发偌大的波澜,而楚王殿下向来对他言听计从,这次却不惜违抗他的意思擅自行事,这实在是一步臭棋,甚至是致命的错棋,可徐麒臣仍是不想就这么认输。

  城中百姓们对于目前的局势有各种揣测,其中有一种是他们心里存在却不敢说出口来的,那就是……

  如此反常,也许是京城内有人意图不轨。

  比如楚王、或者才回京的吴王殿下,亦或者是哪个带兵的王公贵戚想要谋朝篡位之类。

  在吴王回京的时候楚王其实跟徐麒臣商议过,当时他的神情有些焦急,又有些恼愤。

  毕竟吴王活着的时候他就在吴王的阴影底下度日,等吴王死了,他还要忍受皇帝跟皇后把吴王跟自己比较的折磨,兢兢业业地做了这么多年,突然间吴王又回来了。

  楚王害怕,害怕自己辛辛苦苦地装孝子贤臣这么多年,突然间还是没有资格坐上那把龙椅,而吴王什么也没做,就轻而易举地获得要跟他争抢的权力。

  徐麒臣宽慰楚王:“吴王殿下只怕吃了不少苦,如今回来,总是喜事一件,而且殿下跟吴王是手足之情,所以殿下在面对吴王的时候一定不能如今日这般,殿下可明白吗?”

  楚王当然明白,只是很不能服。

  徐麒臣点点头:“皇上是最看重天伦之情的,要是殿下您表露出对吴王的一点不悦,皇上那边儿的不悦只怕会是百倍千倍,他自然不会怪吴王,只会觉着殿下您没有手足仁爱,而且心地狭窄,这样又怎能担当大任呢?”

  这几句话很是刺心,楚王却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收下了,能不能消化,权看他自己。

  可后来楚王的所作所为表示他非但没有消化徐麒臣那几句话,反而把他们都啐在了地上。

  徐麒臣没想到楚王的胆子那么大,会选择直接动手,那可是不成功就成仁的。

  而最为阴损的是,楚王并没有给徐麒臣制止他的机会,因为他命人将沈柔之掳了出来。

  楚王对徐麒臣说:“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做的就是眼下这件事,若不做一次只怕我会后悔终生。而老师你心中自然也有想做而不敢的……那就是里头那个人。”

  几重帐子内的榻上,是沈柔之如死寂般躺在那里。

  徐麒臣头一次有无法自制的感觉,心里发冷:“你到底干了什么?”

  楚王的冷静沉着是跟徐麒臣学的,原先徐麒臣颇为嘉许,如今看着他冷到近乎目空一切的眼神却有些心惊。

  楚王说道:“本来我也觉着老师一个人太过清苦了,也曾献过几个美人只是您总看不上,如今总算遇到个可心意的人,岂能轻易放过?只是她如今中了毒,若是老师不去救她只怕半个时辰就要香消玉殒了。”

  徐麒臣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开始发白。

  楚王道:“老师,人家都说江山美人只能选一个,老师你现在也可以选,你若要美人,就不要拦阻我行事,你若想要江山,那就让沈柔之死,从此后我自然还是句句都听您的。”

  楚王默默地等待徐麒臣的选择,虽然他心里拿不准,他到底盼着徐麒臣选哪个。

  他既想徐麒臣选江山,那他们仍旧可以亲密无间,成为最人人称羡的君臣,虽然有点憋屈,但还可以忍受。

  可要是徐麒臣选沈柔之……却也不错,那他可以彻头彻尾地按照他的心意做上一次,就算是发疯,也要由着他的心意疯一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他都认,总比在这里慢刀子割肉的好。

  ——前两天有个人跟他说,吴王在边塞虽然给蛮夷擒住,但后来吴王苦心孤诣,亲自上阵率领边塞军跟北狄大战,而且连战连胜,是有莫大军功在身的,俨然已经一雪前耻!

  而他虽然也兢兢业业地在京内干了这么多天,颇得了贤王的美名,但皇帝本就偏向吴王。

  吴王在狄人手中吃了亏,皇帝心疼,吴王带兵雪耻立功,皇帝大喜。

  吴王还没回京,接到密报的皇帝就已经把他看做了最心爱的儿子,他楚王到底算个什么。

  索性让整个京城翻天覆地,让世人跟皇帝都看看他楚王是什么。

  一想到这个,楚王心里有种莫名的快意。

  但在如同晴空万里般的快意中,却有一点点阴云似的东西存在,下意识地,楚王不太愿意徐麒臣选沈柔之。

  徐麒臣给他讲过许多次课,把他当做未来储君看待,自然也曾教过什么“妲己”“褒姒”,女色祸国,不可沉迷等等正人君子奉为圭臬的言论。

  如今若是徐麒臣为了区区沈柔之舍弃他们所图谋的东西,那他的老师可是实实在在地自打嘴巴了。

  如果徐麒臣自打了嘴巴,那先前教的那些父子兄弟君君臣臣之类的,或许、也可以不作数吧。

  楚王怀着一丝希冀当代徐麒臣的反应。

  然后他求仁得仁。

  此时徐麒臣看着谢西暝:“你既然来了,想必已经安排好了吧。吴王殿下呢。”

  谢西暝道:“我安排什么?他们皇家的事情他们自己料理就成了,我可不想参与,徐大人喜欢的话就请便。”

  徐麒臣看着他:“你把吴王殿下救出来,就是想让他回京搅乱朝廷,甚至所谓的吴王带领边塞军连连大捷,恐怕也不过是你的手笔,只把功劳给吴王挂着罢了,是吗?”

  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徐麒臣也不再避开沈柔之,索性把话说开了。

  柔之的双眸微睁,显然颇为震惊,下意识地咬着下唇并未出声。

  “徐麒臣,你是想兴师问罪吗?”谢西暝也没否认,淡淡道:“要是楚王是个贤君,就不会是今日的局面,而你我恰好也都清楚,就算他今日没有自寻死路,就算让他坐上那把椅子,他也不会是个合格的皇帝。”

  “住口。”徐麒臣沉沉地喝止,“你太过放诞了。”

  “这就放诞了?那徐大人也太小看了我,”谢西暝满不在乎地,手掌却暗中轻轻摩挲过柔之的背,是想安抚她,他看着徐麒臣道:“所谓‘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只是我没有那个耐心,也不愿意大动干戈,所以才找了同为皇家人的吴王殿下,徐大人,既然楚王殿下不合格,不如换个人试试怎么样?”

  他说的轻松,语气就像是家养了一只看家犬儿,若是不能好好看家那就换一只似的。

  “谢西暝!”徐麒臣忍无可忍。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只有谢西暝可以说出来。

  徐麒臣虽然也是个不同于流俗的人,但这也实在太超过了些。

  连柔之也有些耐不住,她握住谢西暝的衣襟低低道:“小西,不要胡说。”

  谢西暝垂眸看向她,温声说:“我知道你不喜欢我说这些所谓犯上的话,但虽听似荒诞不羁,却是实话,你放心,我真的没有胡作非为,我只是……想要如你所愿,让这天下太平而已。”

  第一世沈柔之身死之后朝廷里的种种动荡,她自然已经全然不知了。

  谢西暝也并不想跟柔之说这些。

  朝廷最忌惮能带兵的武将,所以当时他孤军深入命悬一线的时候,朝廷却还在为派不派兵而争执不下,其实、多半是想他自然而然地战死在那里罢了。

  后来谢西暝抢了沈柔之千里而回,本以为朝廷会降罪,他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谁知……

  不知为何竟风平浪静。

  他没有死成,但沈柔之已死他也没了生的意图。

  偏偏在那时狄人来袭,他只能披上铠甲,带兵握剑冲出的时候,是想着战死沙场一了百了的。

  谁知一次次冲杀下来,虽大大小小地伤无数,却都奇迹般活了下来,东华一带的百姓把他奉为守护神,有民间自发地立了生祠祭拜“战神郎君”。

  后来谢西暝想,兴许是沈柔之在天之灵保佑着他。

  当初他因为沈柔之一句话而投身行伍保家卫国,如今她虽然死了却也在暗中保护着他,所以……他也要践守诺言,替她完成心愿。

  这次离开京城是不得不为之的。

  他就像是冲破关隘一样,一次次重新再来,终于来到他们认识的最初。

  他无法掉以轻心,仍要及早谋划,也正因为重生的太早,昔日那些跟随他的旧部等……一大半儿竟是还不认得他的。

  他,必须先下手为强。

  谢西暝现在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他们铺路,且已经成了他的责任。

  每一次的重生,他不仅是要想方设法地接近沈柔之,而且更要想方设法地阻击跟击溃来袭的蛮部。

  天知道他指挥了多少次战役,又是冲锋陷阵了多少次……如果说一次战役身上的伤便有大大小小少说十几多到几十,那这么多次战下来,他早已经体无完肤。

  无法可数的受伤次数,加上那么多次的死亡,痛楚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但他仍是没有放弃过。

  如果说谢西暝第一次重生只是懵懂无措,第二次重生也仍头昏脑胀,但随着后来一次次的重来,聪明如他,心境开始转变。

  起初谢西暝所熟悉的不过是他近身的几个忠心耿耿的部属而已,但因为那一次次的重生,他逐渐开始认识了跟他相处的士兵、其他将领们,以及东华城以及边塞各城池的百姓。

  从最开始的脸熟而已,到知道他们的脾性,名字,他们竟变成了他最熟悉的人。

  到最后,就算是路边迎接士兵跳脚欢呼的的垂髫孩童,拄着拐杖老泪纵横的的耄耋老者,带着伙计送酒慰劳的老板娘,甚至是路边上跟他摇尾巴的一只小狗儿……他谢西暝都无法忘记,印在心上一般。

  他们不再是什么寻常过路生死无关的角色,他们都是他身后站着的百姓,肋下护着的人,一个个活生生的不可舍弃的鲜活生命。

  起初谢西暝只是想要沈柔之的。

  到后来,他发现……他不能丢下任何一个人。

  保家卫国,保护城池中每个百姓,那是他的责任,不管是在开始,还是后来。

  沈柔之是他不停追逐的光。

  而拒敌于国门之外,叫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同样是他无法抛却的,势在必得。

第58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庆春时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庆春时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