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章 前途(1/2)

 周全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也能够感觉到巨大的时代的观念的冲突。

 在周全看来,他才二十六,谈婚论嫁的事情自然可以提上日程。但是真的要说他的年龄太大了,应该也不至于,还算年轻。

 但是在这个年代,他这样的年龄,尤其是在农村,多少就有点老大难的意思了。

 而在周全理所当然的认为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可是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依然认可的是1950年的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尤其是很多的农村地区,年龄就算不够也没关系,先结婚就行,不领证就是。

 十六七岁就开始计划着结婚的事情,在这个年代的农村也不算是多么新鲜的事情。

 对于周全的冲击还有,比如说玉米面真的‘卡嗓子’,他多少有点吃不惯。可是赵有财他们习以为常了,甚至还觉得这是非常不错的食物了。

 “我们这边的好东西是多,但是家里没粮食。”赵有财放下碗筷,对周全说道,“农村苦啊,我们现在还是大集体。每年交了任务粮,就靠工分换点粮食。”

 听到赵有财这么说,周全好像也反应过来了。虽然包产到位的政策已经开始执行,但是也才刚刚开始。

 而且就算是包产到户了,农业税、三提五统等等,实际上农民也不见得就能够有多少收入。工农剪刀差,会让很多的农民们生活的非常困苦。

 更何况在东北这地方,别看现在有北大仓的美誉,也有很多的大农场。不过很多的也都是国有农场,有些山区也没有多少农田。

 更何况现在的东北就算产出很多,但是全国上下一盘棋,东北的很多丰富物产还是需要支援国内其他地方的建设。农民们,依然是苦哈哈的。

 收拾碗筷的赵红也说道,“我们不像你是城里人,我们都没票买布做衣裳。”

 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周全好像可以理解了。现在这个年代很多的产品都是凭票供应,尤其是一些工业产品。

 城镇居民,尤其是工人等等,他们自然每个月都有一定的票。但是农村地区就不好意思了,基本上就是什么票都没有。

 在这个全国人均月收入三四十月的年代,农民一个月能够赚到二十元就非常不错了。很多的时候就算是有钱了,想要买一匹布,那也买不到,因为没票。

 周全稍微有点尴尬,现在是五月份,他穿着一件外套。而赵玲玲穿着的是尿素袋衣裳,穿着一双脚指头露在外头的布鞋。

 周全现在也觉得自己前途渺茫,农活什么的他基本上不懂。在这个年代,自己也没个学历、人脉。别的暂且不说,最主要的是现在根本没有地方可以安身。

 住在赵有财老爷子家,那肯定是不行的,老爷子一家现在生活也非常艰难。

 家里没有壮劳力,养活自家人都难,更何况还有周全这样一个大男人呢。指望周全去做农活,不只是周全没有信心,赵有财也觉得不靠谱。

 周全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没有晒过太阳、做过农活的。刚刚赵有财还有意识的观察了一下,周全手心里也没个茧子,寻常人家的闺女都没有这样的好福气。

 就在周全还在尴尬的时候,屋外传来一个声音,“二伯。”

 一个中年汉子进了屋内,看向周全问道,“二伯,这就是你在山里捡回来的?”

 赵有财笑着说道,“没个着落的,我怕他出事就给带回来了。”

 中年汉子看着赵有财,问道,“二伯,你是怎么个打算?是让他走,还是说先看看?”

 赵有财想了想,说道,“还是先看看,不知根不知底的。”

 中年汉子就点了点头,随即对周全说道,“小伙子,看你样子也不像农村的。是和家里怄气,还是真的没个去处?”

 周全很无奈,只能解释说道,“我没个去处,在山里迷了道。我就不给赵大爷添麻烦了,我等下就走。”

 “走?”赵有财不乐意了,说道,“你现在到了哪都搞不清楚,你能去哪?你要说有个亲戚、有个朋友,你去哪我也不管了。你是我从山里捡回来的,我能看着你去死?”

 作为村里支书的许卫东就说道,“你现在我二伯家安顿下来,真怕给他添麻烦,就勤快点。不要怪我说话不客气,要是你耍滑头,屯里的老少爷们不会惯着你!”

 敲打了一番周全,许卫东也就离开了。如果说村里现在多了个人,他其实也不太乐意。

 屯里本来耕地就少,现在也有消息说要学南方包产到户。多了个人,屯里的田就更少了。

03章 前途(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1982小农民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1982小农民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