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什刹海钓鱼(2/2)

 什刹海民国时期基本干涸了,甚至老百姓都在里面栽上了水稻了!建国后政府组织清淤、砌筑堤岸、增加护栏,才有了今天什刹海的模样,后来更是修渠连接密云水库,才让什刹海水量充沛,整天波光粼粼的。

 什刹海溜冰场很有名,每年到了冬天,来什刹海溜冰的人可叫一个多。可很少人知道什刹海的鱼也很多,六十年代的时候每年秋季都会进行秋捕,收获还颇丰!

 和三大爷在前海东岸找了地方,李为民拿出窝料先打窝。三大爷可真抠,直接挂上蚯蚓开钓,窝料什么的压根没有。

 后世李为民也算是资深钓友佬了,每隔一两星期都会钓一次,尤其擅长台钓。重铅找底,调四钩二,虽然有半年多没钓了,一上手又找回曾经作钓的感觉了。动作熟练迅捷,一气呵成。

 看着李为民与众不同的钓法和那长长的鱼漂,三大爷忍不住开口询问,

 “为民,你这是什么钓法?怎么和我们不一样?”

 “三大爷,这是我大学时一个姓台的同学教我的,所以我称之为台钓”李为民忽悠道。

 三大爷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想和李为民比比,赢了好占点便宜。

 “为民不如我们比比吧”

 “行啊,不过得加点彩头,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你说是吧”

 “你三大爷,工资没多少,可没钱呀”

 “不要你钱,我赢了,你把你的花给我两盆,输了,我请你喝酒,怎么样?”

 “你小子是看上我的花了,行,你输了得请我喝好酒”

 “可以,汾酒,茅台随你挑”

 ……

 李为民双钩挂上小麦粒和玉米,抛竿入水,抽出烟点了起来,开始静静的等待。另一边的三大爷已经开始上鱼了,噫?小餐条。

 接下来李为民除了隔几分钟抛一次竿,诱诱鱼外,鱼漂一直没什么动作。

 而三大爷又接连上了好几条,除了一条二两不到鲫鱼外其他不是小餐条就是小麦穗,一条正经鱼没有。三大爷还沾沾自喜,夸耀自己的钓技。

 “怎么样,为民,这酒我是喝定了”

 李为民则只是笑笑,根本不受影响。钓鱼要有耐心,半个小时后,李为民的鱼漂终于动了。

 一个有力的顿口,提竿刺鱼,看手感就不小,竹制并继竿不像后世的碳素竿,得慢慢溜,让鱼乏力呛水。最终上岸,大板鲫一尾。

 “运气,一定是运气。”

 三大爷自己安慰自己,这肯定是瞎猫抓住死耗子,纯属运气。

 接下来的情况则让三大爷的心灵倍受打击。大板鲫,斤鲫,小鲤鱼拐子,纷纷上岸,数量虽不多,但个头不小。有六七斤了。

 这可把三大爷给羡慕坏了,再也不提比赛了,也不提喝酒的事了。只想从李为民那弄点饵料,好多钓点鱼,补贴家用。

 “为民,你用的什么饵料?”阎埠贵忍不住好奇的问?

 眼看着李为民不一会儿就钓了这么多鱼,肯定是饵料好。阎埠贵也不是弄不到好饵料,只是他太抠,舍不得,只会挖点臭蚯蚓。

 “甜薯杂粮”李为民随口说道,三大爷对李为民的饵料很感兴趣,可却又不好意思开口。

 再怎么说三大爷也个是知识分子,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还是要点脸的。李为民心中了然,也就将窝料分了不少给三大爷。

 李为民清楚,换上小麦粒,效果反而会更差。要想钓的多首先鱼进窝。三大爷根本就没打窝,只靠饵料诱鱼,小麦粒诱鱼效果比蚯蚓差多了。

 果然,之前三大爷,还能钓点小杂鱼,现在直接停口了,毛也没钓到。而李为民却时不时上条鱼,期间还上条锂鱼,大约有3斤重。

 快到中午了,鱼儿估计都午休了。李为民看下手表,十一点多了。差不多了,准备回去。看了一下鱼获,钓了有十四五条,有十二三斤重。小桶都装不下了。嗯!三大爷正常发挥,小半桶小杂鱼!

 分几条给三大爷,把这小老头高兴的不要不要的。乐的小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三大爷看样子还要坚持战斗。李为民可不陪他了,收竿回家。

第十章:什刹海钓鱼(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四合院:人生新征途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四合院:人生新征途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