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日常(2/2)

 “为民说的对,一年以后转正了,就能升一级,工资就到56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当科长了,工资也就和我差不多了”李默文也接上口了。

 对这一点父母二人看法是一致的,刚参加工作一个月就有50块钱,这工资比一般工人高多了,一年下来除了开销,怎么也能攒下个3、400块。

 随后,李为民又问问弟妹的学习情况,因为有李为民作榜样,小东,小华的成绩都不错,二弟李为东马上就要上高三了,一直是学校前几名,不出意外明年能考个好大学,三妹小华开学上高二,成绩也还不错,班级前几名。

 只有老四李为军,就要上小学五年级了,虽然也很聪明但年纪小加上贪玩调皮也不怎么爱学习,成绩不大好,经常班级倒数。让父母虽然头疼不已。但却一直偏爱他,舍不得打骂。

 说起父母为什么偏爱李为军,除了四兄妹中排行老四,是家中老幺,父母爱幼子外,还是和李为军的身世说起。

 李为民父亲这一辈,有兄弟两人,李默文和李默武。相隔4岁,兄弟俩小时候,家境还是比较优越的,李为民祖父年轻时上过私塾,念过新式学堂,后来成了教书先生,那时教师收入很高,所以兄弟两人都能有钱读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为民父亲念中学时,恰逢时局动荡,加之祖父重病早逝,家里一下没了收入,作为长子,家庭重担一下落到了父亲身上。所以只能中途辍学,开始担任养家重任,为此吃了不少苦头,拉过洋车,进店学过手艺,最后在工厂从学徒做起,一直到今天成为车间主任。

 而叔叔李默武从小就成绩就好,思想也更激进新潮,年轻人血气方刚,看不惯小日本的残酷统治。中学以后就成为组织外围积极分子,后来组织被小日本破坏,为躲避追捕,在组织负责人的安排下,和其他同志一起转移到晋察冀边区,参加了八路,一直到了北平解放,兄弟二人才又重逢。

 后来新中国成立前夕转了业成了家,新政权建立后,西南等边远的新解放地区缺少干部,又被组织安排南下,在广西某县当副县长,李为军就是那时出生的。

 小军刚出生七八个月后不久,当时广西贵州,最终寡不敌众,李默武夫妻二人双双牺牲!不满一岁的李为军因在保育院中得以幸存下来。

 事后,组织追赠李默武夫妻二人为烈士,李默文得知夫妻二人牺牲后,悲痛欲绝,含泪将李为军带回BJ,接到自己身边抚养。从此李默文夫妻二人将小军视如己出,特别偏爱!

 李为军的身世只有自家人和组织知道,大院的邻居们都是后搬进来的,所以就根本不知晓了。

 组织上还是很照顾烈士遗孤的,李为军每月都有15块钱的抚恤金,一直发到十八周岁,节日时还有慰问品。成年后入学、参军、招工也都优先考虑…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晚饭,晚饭较平常丰盛,辣椒炒豆肉丝,盐水花生,炒土蛋丝,拍黄瓜,蒸的二合面馒头,李为民陪着李默文喝酒。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饭后,老传统,出门到胡同口大树下纳凉,躲避夏日阳光灼烧的街坊邻居都出来动了,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小孩子则在人群中乱窜,跑来跑去。

 大人们有的相互间东扯西拉,张家长,李家短,都是些当日白天发生的“新闻”。要是遇上哪个讲到有趣的事情,便会从相隔了几家的远处传过来喊话:“哎,大点声啊,听不很清楚哩!”于是,这个人清下嗓子,得意地用整条街都听得见的高音继续他的话题。

 众人看到李为民一家,纷纷打招呼,李为民也给各位邻居问好打招呼递烟,各位大叔大妈又纷纷询问李为民的情况,得知李为民既将分配要到红星轧钢厂上班,工资50块,还是干部身份,一时间赞叹声,喧闹声一片!有称赞李为民有出息的,还有大妈婶婶们争着给李为民介绍对象的,搞的李为民很无语…

 夜晚,李为民躺在床上,想着明天要早点去轧钢厂报到,所以早早就睡着了…

第三章:日常(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四合院:人生新征途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四合院:人生新征途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