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答辩(3)

  我知道陆云枫为什么不喜欢樊殊。

  陆云枫此人, 能力不能说没有,否则也不会让欧阳老师选择他了。只是他想得总是比较多,特别是对学术领域的“技术跃迁”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记得当初南京那个会,本来是没有他的, 不知道用了什么样的方式, 反正最后陆云枫还是去了, 占的还是B大的名额。

  B大人才如云,既然去了, 当然就要出成果。那次鹤师兄没去,如果是按照惯常逻辑走, 陆云枫应该是能最后拿奖的。可惜那年有樊殊。所以一旦有了可以彻底搬到樊殊的机会, 他是半分钟都不肯错过的。

  ——其实以上都是我乱想的,保不准人家就是单纯小心眼呢

  我在下面气定神闲地喝茶。台下,樊殊还拖了把电脑椅坐下, 坚决不让自己累着。他黑曜石一般的眼眸冷静地看着台上, 一点波动都没有, 甚至还有点“智障你谁”的意思。

  当然陆云枫是完全没有察觉。他正站在台上, 对着PPT说得眉飞色舞。我说他刚才为什么一直在看电脑,敢情在做PPT呢。

  之前陆云枫说Ivan Molodtsov的时候,用的是“海外汉学家”的头衔, 还念的是英文发音,我们所有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等他介绍了一会儿,大家才意识到, 这不就是熟人吗?

  伊万·莫洛托夫我们知道啊!

  这不是研究后现代文论的大神吗?目前国外最时兴的后人类、加速主义、游戏学什么的,他都榜上有名。此人学术嗅觉一流,不能说论述的很严密,批判他的也一大堆, 但谁都不得不承认他脑洞无敌了,嘴炮一流,观点也非常有启发性,而且非常激进,激进到最左的人都会怕的地步。只要你对后现代的新理论感兴趣,那你就一定看过他的文章。他永远是走在时代最前面的。

  肉眼可见的,老于兴奋了——他是伊万的死忠粉,之前给本科生开过一门“最新西方文论”的课,里面半学期的材料都是伊万的英文原文,把伊万吹得天上有地上无的,搞得伊万在我们心目中都快半神了。

  不过我们可真是不知道伊万居然还搞汉学。

  顺便说一句,伊万虽然是神,但他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教授,也没有炫目的头衔。他有点类似于法国的巴塔耶,巴塔耶是理论大神,但一生只是图书管理员;伊万名声很大,但他到底做什么,基本上所有人都不清楚,因为这是一个化名。

  因为只是化名,所以伊万也很难发最好的刊物。不过他文章质量太高,哪怕是次一级的刊物,文章也能立即引起轰动,讨论度刚刚的。“哥在的地方就是江湖”,这就是伊万的真实写照。

  言归正传,按照陆云枫的说法,这个叫Ivan Molodtsov的人除了研究后现代派外,还是一名俄语汉学研究者。只是他只将自己的汉学研究结果以帖子的形式用俄语发表于一个偏精英的汉学小众会员制网站论坛,所以知道的人寥寥,影响力基本没有走出俄语学术圈。而他,也是偶然从一个正在海外学习的朋友手上拿到这份材料的——顺便说一句,这个陆云枫口中的“非常热爱伊万·莫洛托夫,立志读完对方所有作品,最后意外挖到了偶像大人的这份俄语资料”的人,正是之前疯狂辱骂樊殊“樊狂”的老朋友小楚男士。小楚男士虽然离开了祖国,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家乡,无论家乡有任何鸡飞狗跳,他都会出现在战斗的第一线,虽迟但到。

  陆云枫说,那个朋友意外读到了英文节译,大感兴趣,便将其分享给了陆云枫,而陆云枫一看这份节译大惊失色,因为他发现其中的字句和樊殊的开题报告几乎一模一样。而他出于对学术不端的厌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想办法登上了那个论坛,并自找了翻译。他甚至还查了重,结果发现,重复率高达百分之二十——这是一个本科生都没有办法毕业的数字了。

  陆云枫还放了好几个对比段和调色盘,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

  “……综上,我想情况已经非常明确了,”陆云枫志得意满地放完了所有的PPT,“樊殊同学确实是一个汉化奇才。他的汉化功底已臻化境,堪称文艺学界的裁缝,学术界的翻译机。樊殊同学,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樊殊:“哦。”

  “虽然现今学术规范对参考文献的要求主要集中于正规出版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任意盗取别人思想、甚至原文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陆云枫痛心疾首地说,“学术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难道就因为是开题报告,不是正式论文,这就不算是抄袭了吗?不是的啊!这个人有问题啊!他有问题!”

  “那个,这位同学,”老周一推眼镜,面沉如水地站了起来,“你是叫陆云枫是吧?”

  “是的,老师。”陆云枫不卑不亢地说。

  年教授站起来,似乎要说些什么,可是一向尊师重道的老周拒绝了年教授打圆场的尝试,只是径直看向陆云枫:“这些事情,你调查到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提前问一下樊殊同学呢?我的意思是,万一有误会呢?”

  老周是樊殊的导师,这点很多人都知道。陆云枫始而一怂,继而气势如虹:“周老师,您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包庇他吗?”

  “小陆!”欧阳老师站起来打圆场,“不要上纲上线。”

  陆云枫这次却连欧阳老师的账都不买了,可能是觉得已经胜券在握了吧:“周老师,我从头到尾都没错啊。咱们总不能不解决问题,却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吧。樊殊同学的事情,如果不能当场说清楚,会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咱们文艺学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年教授直叹气,老高赶快扶他坐下来,年教授坐在椅子上,再不说话。

  老周的眼镜反了一下光:“我们当然不是要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只是问题解决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却选择了最能……打击同学的方式。”

  “周老师……”

  “欧阳兄,”一直没说话的老于开口了,“我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巴不得学生出事的态度。”他意有所指地说。

  的确,樊殊的开题报告并不是今天才当堂放出来的,而是几天前就公开了。退一万步说,如果樊殊真的有学术不端,陆云枫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提前找到樊殊,向他私下质疑,敦促改正,就像鹤师兄那样。或者,也可以答辩结束之后再向相关老师提出,到时候该走什么程序就走什么程序。

  像这般,提前做好PPT,到了答辩的现场砸场子,在所有老师、学生面前宣布樊殊的罪状。并不是不可以,只是……没必要。

  多少会让旁观者有些寒心的。

  更别提讲解PPT时那周全的准备,还有那咄咄逼人的态度,简直让人不由得想问,他到底私底下准备了多久?

  他到底是更想守护学术纯净,还是更想对个人打击报复?

  陆云枫接受了这么多的质疑,脸涨得通红:“我说的都是对的!我是没错的!周老师,您到现在还不准备对这件事情做出一些回应吗?”

  老周转向樊殊:“樊殊,你解释一下吧。”

  樊殊站了起来,走到了讲台附近:“让开。”他厌恶地说。

  陆云枫不情愿地把讲台让给了樊殊。樊殊直接把他的优盘给拔了。也没有用优盘,他直接连上了网,然后登陆了自己的电子邮箱。由于电脑还直接连接着投影屏,所以樊殊的每一步操作都被下面看得清清楚楚。

  “小册子,”鹿子有点紧张地问,“他不会真的……”

  “怎么可能,”我看着樊殊,“等着看吧。”

  樊殊登陆完了电子邮箱之后,从里面调出了一封邮件,然后调整显示页,让某一部分的关键字大到能让所有人看见:“这封邮件是法文的。为了避嫌,我用翻译软件转译一下。”樊殊在众目睽睽之下复制粘贴,将内容转到翻译页面。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他都没有任何急躁或者别的情绪,就像是平时看论文一样平静。

  翻译页面出来了。内容如下:

  尊敬的伊万·莫洛佐夫先生:

  已收到您的文章,决定录用。请您在回信中告知我们您的通讯地址,以便我们支付您稿酬并邮寄样刊。

  永远尊敬您的

  《现代》杂志编辑部

  A.马丁

  《现代》杂志,法国文学杂志,由萨特创办,风格激进。伊万·莫洛佐夫经常发表的刊物中,有一个就是它。

  “ИванМорозов的英文转写就是Ivan Molodtsov。陆云枫,”樊殊喝道,“你睁开眼睛,好好看看我到底叫什么!”

  “……”

  陆云枫霎时面如土色。他嘴唇嗫嚅了半天,一句话也没说出来,显然是震惊到了极点。

  “我就说!樊殊肯定是伊万!”老于击节大笑,“研究生课让他们写伊万文论的分析,只有樊殊写得最好!他完全把握住了作者思想的精髓!”

  “我靠……”

  在全场惊呆了的人群中,除了陆云枫,可以称为惊讶之最的,当属鹤师兄——因为他也跟他导师老于一样,是伊万·莫洛佐夫的吹!

  他低下了头。我的手机猛震。是鹤师兄。

  鹤师兄:靠!居然是他!

  鹤师兄:我之前还说他什么?

  我摸摸鼻子:你说他德不配位。

  鹤师兄:……

  鹤师兄:对不起。

  鹤师兄:我德不配位,是我德不配位。

  鹤师兄:我靠你怎么不告诉我啊!我们绝交吧!

  “……”

  “不可能……”台上的陆云枫几乎崩溃,“你怎么可能是……不可能……”

  可惜陆云枫的抗争完全是无效的,因为樊殊有海量的录稿通知函。更绝的是,他还当众输入密码,登录了那个俄语论坛的后台,稳得不行。这些证据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樊殊就是伊万·莫洛佐夫,伊万·莫洛佐夫就是樊殊。这俩完全一个人。

  全场掌声雷动。

  “你刚刚说的就是这个吧?”在一片喧哗中,狗师兄捅了捅我,“你早就知道伊万·莫洛佐夫就是樊殊的笔名,所以你一点都不担心。”

  “其实也没有,我是真不知道,”该承认的还是得承认,“不过我确实知道他叫伊万。”之前学俄语的时候,小客服给我说过我的老师叫“伊万”,所以当我看到那个名字的时候,我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我本来以为狗师兄会给我刷一波666,、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想到他却说:“早知道你这么不靠谱,我之前就不该跟你一起松了一口气。”他的声音很凝重,在一片欢腾中,显得非常异样。

  我回过头,撞上了一张心事重重的脸:“怎么了?”我惊讶地问。

  “你没有做过学术规范测评吗?”

  “那个不是研二的才做吗?”

  狗师兄沉默了一会儿:“怪不得。所以你不知道,学术规范条例里有一条,叫自我抄袭。”

  “什么?!”

  我差点跳起来。

  也不用我继续追问了,因为在上面的陆云枫在长久的沉默之后,已经再一次开口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规定:‘自己照抄或部分袭用自己已发表文章中的表述,而未列入参考文献,应视作‘自我抄袭’。你虽然没有抄袭别人的,但这样的行为,依然属于抄袭。”

  “这篇文章并没有被正式发表。”樊殊淡淡地说,“这几篇文章,严格说起来,的确是我毕业论文思想的起点。我没有标注清楚,是我的问题,但我以为当时发的既不属于学术正规刊物,著作权又属于我,这一部分是可以忽略的。”

  “但它已经在网站上公开,并且由编辑为你付费。无论如何,你不可以直接原文复制粘贴。学术规范就是这么严格。”陆云枫细细地说,虽然完全没有了之前如虹的气势,却仍旧倔强地不肯下去,他的眼神更加怨毒了,几乎要在樊殊身上开一个黑色的口子,“而且,BN大明确规定,硕士学生必须在正式开题之前完成学术规范测试,且分数必须在90分以上才算通过。你能在这里答辩,就证明你已经通过了测试,就证明你知道‘自我抄袭’的条例。那么,你为什么还要知法犯法?难道你敢发誓,你没有一点侥幸心理吗?”

  “这人真的好烦啊!”鹿子终于忍不住了,“他怎么不依不饶的啊!”

  鹿子的声音不算小,至少周围的学生都听得到。闻言,大家面露戚戚然,皆是感同身受之色,看向陆云枫的眼神都是鄙夷的。下面嘘声一片。BN大的学生是护自家人,但外校的现在也不高兴了——谁没读过伊万的文章啊!谁写论文的时候没引用过伊万的句子以提高逼格啊!

  伊万,就像是衣食父母。你动衣食父母,跟你拼了!

  主座上,老师们的脸色也很不好看。

  “自我抄袭,确实是有这个规定,”我还在为樊殊紧张的时候,狗师兄说话了,“但是这也是一个一直争议很大的规定。因为它本身是为了防止一稿多投或者洗稿的,目的就是怕有些作者用重复的成果刷学术成绩,浪费学术空间和资源。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开题的话,一般没有这么大讲究。很多博士论文都是提前先在各刊上发小篇文章,然后最后统合补充增删的。当然,最好肯定还是要标注清楚。”

  “樊殊应该没事的。他还是伊万,放心吧。”

  狗师兄拍拍我的肩膀,想要安慰我。

  但我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我感觉樊殊的情绪非常不对。他好像很生气,生气到几乎控制不住了。

  但他的愤怒并不是针对陆云枫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写的都不好意思了

  另外,真的有自我抄袭这一说,所以大家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标注准确。。。。。。

  感谢@半个世纪 的地雷~

开题答辩(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师兄在学文艺学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师兄在学文艺学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