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王爱军昨天晚上睡得很好,他在媳妇儿的闺房里一夜好眠。

  本地的风俗是,夫妻两个不能在别人家睡同一张床,不然就会影响主人家的运道,哪怕是女儿回娘家也是一样。

  所以昨天崔丽和崔母一起睡,崔父则和崔二哥凑合一晚,便宜王爱军在媳妇儿香闺睡了一夜。

  吃过早饭小两口没急着回家,而是骑着自行车去县城里拿结婚照,到县城已经快中午了。摄像馆里排队的人还不少,但拿照片不用排队。

  拿到照片,两人又急忙跑到办事处,赶在办事员下班之前办了结婚证。

  看着大红的印章落在照片上崔丽心里踏实极了。直到现在这一刻她和王爱军才算真的结婚。

  王爱军小心的把两个结婚证收到口袋里,带着崔丽去国营饭店吃了中饭。

  然后小两口就去供销社买了些调料和日用品,打算卖土豆,要买些调料回去。看到卖粮食的地方有藕粉,崔丽突然想到还可以卖藕粉,疲劳的行程中喝一碗香甜的藕粉。指使着王爱军去买藕粉,自己折回去买了些红糖。

  小两口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王家,正遇见王家人在掰包谷。

  (包谷也是玉米,玉米在我们这边有两种方言,一个是叫高粱,一个是叫包谷。一般是种高粱,掰包谷。)

  王爱军把自行车儿抬到院子里,放下手里的东西去帮忙掰包谷。掰包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家这已经算简单的了。父子几个把包谷从杆上扒下来,已经做了大部分工作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包谷外面的皮扒下来,然后让包谷晒干脱粒。

  崔丽先把买的东西放进厨房,按照上辈子在网上学的冲藕粉的方法,冲了一大锅藕粉凉着。先烧一锅滚烫的水,放了少许红糖变变味道,等水滚开的时候,将藕粉倒进去,不断的搅拌,等到藕粉粘稠成糊状的时候把它盛起来。

  崔丽把厨房收拾干净,就出去帮忙。

  看着儿媳妇蹲着帮忙掰包谷,淑芬同志赶忙拦住她,“丽丽,你去歇着吧!我们几个就够了,这没多少了。”

  梅雨季节要来了,别人家的苞谷都脱完了。王家很耽误了几天,不然淑芬同志也不会亲自上场。王家除了娇娇,其他的人都去掰包谷了,

  崔丽刚得了崔母的教导,“我来帮忙,这样稍微快些嘛!快些搞完保险些,怕是要来雨了。”

  淑芬同志听了也就不再拦着,转过头冲娇娇说“娇娇,给你嫂子拿副手套去。”

  掰包谷看起来简单,就只需要把外面的皮一撕,但是重复简单机械动作手会特别疼。

  一家6口劳动力忙活了五六个小时,才将这一院子的包谷掰干净。崔丽只感觉自己的手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看着满地的金黄,崔丽甩了甩自己酸痛的手。王家父子几个也累得够呛,这两天劳动强度太大了,忙着收又忙着掰,总算是能歇两天。

  王爱军倒是还好,这几天劳动强度虽大,但还是没有训练累。看着东倒西歪的弟弟们,他贱兮兮的嘲笑:“你们俩不行呢,你大哥还是你大哥!”

  淑芬同志喘了两口气。“等我歇会儿了,去做晚饭。”

  王爱军摆摆手进了厨房,“我来做,我感觉还行。”

  崔丽累得半死,也顾不得在婆家人面前表现自己就想瘫着。

  看着十分直男的王爱军,厨艺出乎意料的不错。没有爱党说的那么恐怖。很麻溜的就做好了6个菜,吃起来味道也很好。

  吃着吃着,崔丽突然想起自己凉着的藕粉。“哎呀,忘了还有藕粉呢!”崔丽起身去厨房把藕粉端来,一人添了一碗,温凉的藕粉有淡淡的红糖味,吃起来爽口又舒服。

  崔丽征求大家的意见,“ 你们觉得藕粉的味道可以吗?甜味儿合适吗?下次咱们可以试着卖一些。”

  众人七嘴八舌的分享自己的意见。

  王爱国问道:“要是卖藕粉用什么装呢?”

  王娇娇舔了舔嘴角的藕粉,“二哥你真笨,用竹筒呀!竹筒饭不就是用竹筒装的吗?”

  爱党一口气将藕粉吃完:“嫂子我觉得藕粉里面还能加一些花生,和山楂片味道更好!”

  王爱国淡淡的瞥了娇娇一眼,“卖竹筒饭也挺好的,我觉得比卖藕粉靠谱。三块钱买一桶饭吃,比一块钱两块钱,买碗藕粉吃要实惠。主要是藕粉不好装,人家也不好吃,要是人家没有勺子怎么吃?”

  在家里,娇娇最怕的是二哥王爱国,因为家里管的最严的就是二哥,娇娇一两岁的时候,村里正在修路,凡是成年的都在外面帮忙。

  父母没有时间,爱国当仁不让地担当起照顾弟妹的责任,爱国铁石心肠,压根不管娇娇撒不撒娇,弟弟妹妹一样带,要是挑食就不给饭吃。总之是又当严父又当严母的把这个挑食的早产儿拉扯长大的。

  崔丽也在思索竹筒饭的可行性,竹筒饭做起来也简单,也实惠,买不起火车餐的人,未必不愿意花上几块钱买一份竹筒饭。

  七嘴八舌的商量过后决定多准备几样试试水,看看旅客们更倾向于哪一种。

  晚上

  崔丽躺在王爱军怀里 ,王爱军拿着扇子轻轻给她扇风。“丽丽,过几天我就要回军队了。我一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今年过年我肯定不能回来了,我已经休过了。等明年过年了我再回来……”

  王爱军感觉到自己胸口有温热的水迹,他知道是媳妇在哭,他低头亲亲崔丽的额头,他也舍不得,但是再舍不得也要去。

  “丽丽,你要多给我写信,每天都写,然后攒到一个月了一起寄给我。”寄信要去县里,他心疼崔丽,不想让她每次去县里都要走那么远。

  “你等等我,我一定努力让你早日随军,等明年。。等明年过年我一定回来。不哭了好不好?”

  王爱军笨拙的哄着崔丽,崔丽翻过身去:“谁哭了?忘了沙子进眼睛了。”背着王爱军的崔丽眼泪流得更凶猛,嫁人的时候他就知道早晚有这一天,可当这一天来的时候他还是舍不得。

  王爱军拍着崔丽的后背,嘴里哼着淑芬同志常哄娇娇睡觉的那首歌:“月儿亮亮,麦儿青青,丽丽乖乖……”

  崔丽不知道昨夜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醒的时候王家人已经吃过早饭。

  淑芬同志看见大儿媳红彤彤的眼睛就知道,昨天晚上应该哭了很久。“厨房里给你留了饭,等会儿用冷水洗把脸。”

  今天地里没事儿,包谷还要再晒两天才能脱粒。兄弟几个都上山采竹子去了,铁柱同志也去大伯家里帮忙了。

  兄弟几个抱了不少竹子回来,按着竹节的位置砍成几段,没用的竹子就把它削成竹签,还带了不少芭蕉叶和泡桐叶回来。

  崔丽和淑芬同志先用几节竹筒试着做了些饭,要想别人买口味是关键。

  做了三四种口味,有红枣的,原味的,白糖的,山楂的。

  把他们挨个拆开,刚打开就有一个竹子的清香,尝一口原味儿的带着淡淡的竹香感觉比单纯的米饭好吃,又开了一个山楂的微酸,感觉不太行,蜜枣的和白糖的都还可以。

  “那我们定个价,原味的8毛钱一竹,红枣的和白糖的1块一筒。”

  大家点点头觉得这个价钱比较合理,希望有人愿意买。

  崔丽决定先去试一下,让市场做决定。“那明天早上,我们先去试试。看看哪个口味的好卖,哪个买的人多,咱们以后就多做些。”

  淑芬同志也点点头:“我明天起来多炸些洋芋,要是竹筒饭没人买,卖洋芋也行啊。”

  作者有话要说:  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定竹筒饭,我们这儿5-10块钱不等,小天使们要是知道可以留言告诉我。

第13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反派小姑子五岁半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反派小姑子五岁半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