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搭伙做饭

  知青里面大多数都同意宋马翰的提议, 实在是他们的口粮不够吃,多多少少都要自己拿些私房出来补贴,才能够勉强糊口。就这样吃的,还不怎么样。

  把口粮带去老乡家, 在给老乡一些钱, 农忙的时候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比在知青点要强。总归都是要自己出钱, 好歹要让自己吃得好些。

  第2天一早, 大家聚在一起吃早饭, 轮到今天做饭的是和宋马翰同时来的女知青陈秀柔。陈秀柔是一个温温软软的江南姑娘, 是知青们的大姐姐, 性格温暖, 但却极有主见。

  陈秀柔考虑的很周到, 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咱们可以去老乡家吃饭,但是我们的粮食关系不能转到老乡家去。粮食拿到自己手里才算可靠, 粮食都没看见,你怎么确定老乡没骗你。”

  奚珊明显感觉到陈秀柔说完后, 好几个知青又犹豫。

  “咱们投个票, 想去和老乡搭伙做饭举左手,想留在知青点大家一起做饭的举右手。”宋马翰直接的提出投票。

  13个人陆陆续续地举起了手,奚珊暗暗数了一下,两边人数差距不大。留在知青点的人略多,只有6个想和老乡搭伙。宋马翰和奚珊还有剩下三个男知青和一个女知青。

  奚珊知道这个女知青,她和村里一个姓王的姑娘玩的好,经常去那个姑娘家吃饭。

  剩下的几个男知青也是在村里有玩伴的,其中一个就是宋马翰同屋住的郑开。

  大家又商量了一下到底转不转粮食关系,还是就单指带着粮食。最后还是决定不转粮食关系, 只带口粮去老乡家,防人之心不可无,多给老乡一些补贴算了。

  大多数老乡家里的条件并不算好吃的,远远没有王家那样丰盛。宋马翰也知道,他只是找一个借口,好单出来。

  他的确做了好些年知青点的老大 ,他也想让下面这些弟弟妹妹有个好出路。但高考的事太大了,他赌不起人性,所以他自私了一回。

  宋马翰但是很迅速,很快就联系王家兄弟,把他们俩的口粮搬去了王家。前天晚上在饭桌上,他们就达成了协议。

  奚珊想着以后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瞬间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

  但陈秀柔有些犯难,她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他们13个人里条件最好的要数奚珊,最开始奚珊为了住单间,私下里是给几个女生补贴的,奚珊包了几个女知青所有的雪花膏。整体上也给知青们做了粮食上的补贴,知青点做饭用的油是也奚珊出的。

  以前大家在一起吃饭,用了油奚珊也吃了,知青们就跟着她讨一点好。可现在奚珊跟别人搭伙了,再用她的油就不好了。但是知青点除了这壶油,就没有其他的油了。

  陈秀柔最后还是尴尬的找上了奚珊。“珊珊,姐和你商量一个事儿,就是你买下来的那壶油,知青点先欠着,等我们下个月口粮下来了再还给你。”

  奚珊还有些好奇陈秀柔吞吞吐吐的找自己干什么?没想到是为了那壶油。身家巨富的奚珊没把那壶油放在眼里,特别爽快的说:“姐留着用呗!这是咱们开始就商量好了的,我住单间,我出油嘛!总不能我白占便宜,不出力吧!”

  陈秀柔也被奚珊的爽快逗笑了。“那不行,现在咱们知青点吃饭的人变少了,再让你出油,对大家都不公平……”

  奚珊想了想:“秀姐,这样吧,我一个月留半壶油在知青点,剩下的几个知青我就补贴他们些口粮。”

  陈秀柔知道奚珊这是在照顾她们,不住的点头。“那很好呀,谢谢你珊珊!”

  知青点的事就告一段落,奚珊也终于可以安心的去娇娇家吃饭。

  去的路上她和宋马翰讨论陈秀柔。“秀姐,真的好用心!”

  宋马翰沉默了一会儿,他们13个人里面只有陈秀柔是主动要求下乡的,大多数都是类似于奚珊这样家里实在逃不掉,不得不下乡。

  “陈秀柔,就是太憨了!为她的理想,傻的要死!那个傻姑娘!”

  奚珊很赞同宋马翰的话。陈秀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极度公平主义。这样的人真的愿意为自己的理想付出生命。

  ……

  在王家吃了一顿饱饭,奚珊撑得不想动。但还是记得自己的人设,努力的站起来帮忙收碗。然后被淑芬同志赶到房间里参与崔丽他们复习。

  看着奚珊闯进来,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应,崔丽知道这个人会是自己未来的弟媳,宋马翰和王爱国对奚珊算是了解,爱党向来都是哥哥怎么说就怎么做,所以大家都在各司其职。

  奚珊溜达了一转,发现他们在复习教材,来了兴趣。“你们在复习高考教材,有什么信息吗?咱们交换嘛?”

  崔丽觉得奚珊这个性格很有趣,她也没想到奚珊会如此直接的问。和爽快直性子的人相处更容易,以后妯娌关系不难处。崔丽看了一眼王爱国,然后解释到:“我们在复习高考,听见风声说可能要恢复高考了。”

  奚珊接受度良好的点点头,不带一丝惊讶。这样的处变不惊,让崔丽感到惊讶。“你不相信吗?”

  奚珊摇摇头:“我信呀!上面很早就有这个意愿了。”

  崔丽更惊讶了,她直觉这个姑娘的背景不简单,还想问问其他信息。

  王爱国打断了她:“你知道还不开始复习?成绩很好吗?”

  奚珊梗住,然后摇摇头。“我成绩很差。”

  “既然成绩差就跟着我们一起复习,我的成绩也很差!”

  奚珊看着坐在桌边翻书的王爱国,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加入了王家复习小组。

  崔丽给奚珊找了两套题,先摸一摸她的底,然后好根据奚珊的水平制定复习计划。

  崔丽小声问奚珊打算考什么科目,没想到奚珊是学理科的。

  拿着奚珊做的数学题目,对着答案改。越改越心惊,这哪里是她说的成绩很差,这个数学成绩不要太好,全对!

  崔丽的声音充满了惊喜:“这就是你说的成绩不好?这个数学你全对。”

  奚珊不好意思笑笑。“这个题目比较简单,再难一点我就不会啦!”

  爱党也接过崔丽手里的题目,人比人气死人,这套题自己也做过,错了两个,他以为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山外有山。“我再也不是我们小组里数学成绩最好的那个了!大姐,请受我一拜!”

  爱党这么一闹,众人顿时亲近了不少。奚珊的理科成绩很好,英语也很不错,不足的就是语文,背诵和作文是她的短板。

  崔丽帮着奚珊制定计划,决定把背诵和作文作为突破口。

  小组里的人按照各自制定的计划,开始查缺补漏,互帮互助。

  就连娇娇也在宋马翰和奚珊的指导下,学会了用英语交流。甚至比两个哥哥掌握的还好,宋马翰要求崔丽和兄弟俩每天早上进行30分钟的口语训练。指导老师和陪练对就是娇娇。

  很长一段时间,王家院子里早上都是叽了哇啦的外国话。

  不过家里的生意也没有落下,爱国还是隔三差五的早上去买东西。崔丽也说动了崔向红,跟着复习。日子在向好的地方发展。

  就当大家在农忙中挣扎着挤出时间复习到时候,好消息终于来了。77年的8月,上面下发了文件 文革结束了,小团体的年轻人们复习得更加起劲,大革命都结束了,恢复高考还远吗?

  崔丽也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那块石头,这辈子的许多事情都不一样,她一直怕高考这样的事会有改变。现在证明这一切还是她熟知的那个世界,她拥有提前知晓未来的记忆。

  宋马翰和小团体商量过后,还是决定告诉知青点的知青。当了他们好些年的老大哥,还是想拉他们一把。

  崔丽也和铁柱同志商量:“爹,咱们在村里说说吧!咱们把学校弄起来,村里这么多年轻人,多考一个上大专也好啊。”

  王铁柱也有这个打算,王家村里沾亲带故,那些年轻后生大多数都是自己的小辈,他也望着他们有个好前途。村里的孩子们能考上学,不仅能拉家里一把,更是整个村子的荣耀。

  就这样村里和知青点双管齐下,铁柱同志在村里和支书商量学校怎么办?

  王家村的村支书是王铁柱的表叔,是个退伍的老八路,快70岁的人还很健朗。在村里德高望重,王铁柱也没瞒他,小声告诉支书:“叔,我们收到风声说今年可能会恢复高考!”

  村支书是个很有见识的老人。“办学校肯定要办,后生学的好,这可不是一代的事儿。但咱们现在去哪儿找老师?”

  王铁柱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叔,我想先办个补习班!让知青教教村里的后生,我问过了,村里的知青都是高中学历,这不比咱们村里那些初中都没读完的泥腿子强!10个人里要是有一个能考上,咱们就不算白瞎!”

  两人一合计这个办法好,可行性高。就是参与的人选不能多,算算村里读过书的孩子,10来个人,多了。

  最后还是优先上过高中的人,“先挑些上过高中的有基础的,咱也不能太耽误知青们!”

  作者有话要说:  也不知道有没有高考的小可爱追文,但是还是祝大家金榜题名,前程似锦哦

第32章 搭伙做饭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反派小姑子五岁半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反派小姑子五岁半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