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Laureate(3)

  CCFL的工作并不空闲。现在莱斯利成了谢宜珩的顶头上司, 这个老头洞悉人性的弱点,常常用升职加薪来给她洗脑,甚至在工作邮件里慷慨陈词:“你看看LIGO,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哪天放过假?优化相似度函数…”

  谢宜珩看了看outlook的日历,发现今年是有三百六十六天的闰年;收件列表的上一封邮件来自爱德华,对莱斯利进行了全方位的人身攻击, 谴责他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周三谢宜珩又飞去华盛顿州, 因为下周一国家科学基金会要召开新闻发布会, 许多资料和采访都要准备。五点下班, 亨利合上电脑, 转过头问她:“周末有空吗?”

  谢宜珩天真地认为又是和导演的见面会,痛快地答应了:“有空。”

  孩子依旧好骗, 亨利满意地点点头, “跟我出趟公差。”

  飞机从一块大陆起飞,在另一块大陆降落。六十年前伯纳德和威拉德坐着拥挤轮船,满心惶惑, 从布鲁塞尔来到纽约。六十年过去,十天的海上漂泊变成几个小时的旅程,但是大洋两岸依旧遥远, 依旧一眼望不到对岸。

  巴黎的疗养院, 天气晴朗明媚, 白色建筑楼前的草地修剪得开阔平整。谢宜珩跟着亨利一起走进去。亨利走在前面,轻声向她解释:“这次是来见伯纳德的,LIGO的创始人之一,你应该在爱德华办公室见过他的照片。”

  年轻的护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略一弯腰:“两位这边请。早晨伯纳德先生说想出来晒晒太阳, 现在在花园里。”

  他们穿过罗马柱的回廊。一个穿灰黄格子衬衫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半阖着眼睛。他花白的头发蓬乱,嘴角下垂,下巴微微扬着,整个人歪歪斜斜地靠在轮椅背上,看上去有些不修边幅。

  护工往前走几步,半蹲在轮椅边,轻声对他说些什么。

  伯纳德闻言抬起眼皮,浅蓝色的眼珠在两人之间梭巡。看着她的脸,静默几秒,突然笑了起来:“艾萨克还在波士顿吗?怎么没和你一起过来?不该,不该,他怎么连陪女儿的时间都没有。”

  谢宜珩想,原来伯纳德把她认成亨利的小女儿了。

  亨利拄着拐杖,披着一身明暗交错的斑驳光影,慢慢地穿过树荫,“是啊,他没时间,只好下次再过来了。”

  伯纳德拍拍轮椅扶手,有些不满:“他忙昏了头了,什么都管不上,只顾着他自己的事情!我们偶尔聊天,他只会说明年才是大选,现在还没必要聊这些。怎么今年大选,明年还是大选?”

  原来在伯纳德的世界里,时间停在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亨利笑了一声,目光里满是惆怅的怀念,说:“他连自己几岁都不记得,你别跟他计较这些。”

  伯纳德点点头,探究的目光往他们身后一扫,发现没人,“你都来了,他怎么不来见见我?”

  伯纳德只说了一个指代不清的“他”。橡木相框里一张小照片,四个年轻人笑得意气飞扬,谁也不知道这个他指的是照片上的谁。

  爱德华和他交恶已久,艾萨克死去多年。谢宜珩推着轮椅,弯腰轻声问他:“你是在问威拉德教授吗?他…”

  轮椅上的老人打断她,浑浊的眼珠转了几圈,不解问道:“威拉德是谁?”

  伯纳德的神情认真又迷茫,不像是开玩笑。谢宜珩看着他的眼睛,有一霎时的怔忡。眼前这一幕太过荒唐可笑,莎翁的剧本都不敢如此落笔。威拉德可怜又可恨,他最讨厌的爱德华一身赞誉捧着奖杯风光退场,而费尽心机维护的恩人早就将他忘得干干净净。

  站在旁边的护工早已司空见惯,轻轻地摇了摇头,示意谢宜珩让开。护工推着轮椅,一边往前走,一边小声解释道:“最近半年,先生的记忆已经越来越差。很多时候已经连他的侄子都认不出来了。”

  伯纳德转过头,清了清嗓子,问她:“爱德华不来见见我?”

  原来这个“他”说的是爱德华。连亨利都愣住了,斟酌片刻,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他最近太忙了。”

  伯纳德嗤笑了一声,说:“他有什么可忙的?忙着陪惠特妮去欧洲购物?其实我和艾萨克都劝过他很多次了,惠特妮太偏执太专横,占掉了他多少工作时间…她不就是LIGO的小野洋子吗?”

  似乎老一辈的人总觉得小野洋子是大和民族的红颜祸水,是让披头士解散的罪魁祸首。但是惠特妮是谁?

  伯纳德自言自语一般地说下去,摇摇头,不甚认同的样子:“很多我都不知道的事情他居然还跟惠特妮讲,你说他是不是疯了?这女人到底有什么好的,他怎么就那么喜欢?”

  伯纳德对惠特妮心怀成见已久,喋喋不休讲了半小时,从她的豹纹连衣裙讲到夸张的金色耳饰。再讲下去就是人身攻击,亨利抿了抿唇,打断他:“伯纳德,我们这次来是有事情和你说。”

  很多事情他都忘了,记忆紊乱让这位老人满怀遗憾地离开物理系。好在伯纳德还记得在LIGO工作的日子,记得帕萨迪纳那个没有窗户的实验室。亨利递给他一个文件袋,伯纳德低着头,仔细看了一眼扉页,转头吩咐护工:“请把我的眼镜给我。”

  谢宜珩站在一边,看见伯纳德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伯纳德一页页地翻看过去,直到最后一行看完,扶着把手,从轮椅上站起来,重新把文件袋还给他们,“替我谢谢他们。”

  亨利点点头,说:“好。”

  白头发的犹太老人闭上眼睛,沉重的眼皮耷拉下来,盖住满眼徜徉的希冀:“行了,这么多年,这件事总算结束了,大家应该都会空一点。我们约个时间,今年夏天一起去拉格维尔冲浪。让艾萨克来巴黎,谁愿意跟他去英国啊,冷得要死。”

  亨利又说:“好。”

  伯纳德哼着歌,高兴地跟他们说了再见,护工推着轮椅慢慢走回病房。谢宜珩和亨利坐在长凳上,看着老人单薄佝偻的背影消失在一片茂密的树荫里。

  走出疗养院已经是傍晚时分,市区的街巷熙熙攘攘,黄昏时分的马路带着城市特有的气味,交织着行人的嘈杂语声一起扑面而来。走过好几个路口,谢宜珩转过头,问出先前疑问:“惠特妮是谁?”

  亨利低着头,不甚在意地笑了笑:“是爱德华的太太。”

  莱斯利有一颗八卦心,最爱梳理 Tom, Dick and Harry之间的人物关系。亨利向来对此嗤之以鼻,今天居然大发善心,给她讲解陈年八卦。

  亨利接着说:“当时惠特妮在埃及度假,发电报来说生病了。那个年代北非的情况你也知道,爱德华害怕她得了疟疾,想去开罗见她。他买不起机票,伯纳德和威拉德给他凑了钱,他才买的机票,还是单程的。”

  确实是凑的,穷鬼爱德华勤工俭学三四年的积蓄还不够挥霍一次洲际航班,一大袋子的先令和便士叮叮咚咚,他扛着袋子去希思罗机场买了最近的航班。

  爱德华不但是个穷鬼,还是个倒霉鬼。到了开罗的次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回程的航班停飞,开罗的空军基地被轰炸。惠特妮没得疟疾丧命,两个人反而差点被约旦军队射杀。从约旦河坐船到地中海,经过巴尔干半岛的亚得里亚湾,风尘仆仆地逃了回来。

  夕阳金红色的光芒缓慢湮没在亮象牙色的石墙上,像是《天方夜谭》里描绘的沙漠落日。谢宜珩出神地打量着古旧的建筑,说:“先令是好久之前的货币了吧。”

  亨利拄着手杖,慢慢地往前走,说:“确实,七十年代就废除了,后来再也没看见人用过了。”

  1972年英国货币改革,废除先令的货币地位。爱德华从两个精明的犹太人手里挣来一大袋子叮叮当当的交情,到1972年为止。爱德华大权独揽,把伯纳德赶出LIGO,与威拉德针锋相对,莫须有罪名之下的手段并不光彩。

  197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平等权利修正案,在女权运动遮天蔽日的旗帜下,惠特妮没被判处死刑,只被关入精神病院。次年秋天,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伦敦到开罗的航班再次停飞,但是这一年的约旦河空空荡荡,并没有人跟爱德华一起在枪林弹雨里听费曼的笑话。

  或许他心里存着愧疚,又或许没有,谁也不能给他注射一针上个世纪的吐真剂,坐下来耐心地倾听那些蒙尘在岁月里的剖白。

  “前年秋天,我跟你说,引力波的发现可以为我们打开观测宇宙的新窗户。”亨利顿了顿,接着说:“其实不止这些。”

  “不止这些的。很重要的,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的。”他说。

  作者有话要说:  艾萨克:美强惨

  爱德华:mean强惨

第92章 Laureate(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和教授互撩的日子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和教授互撩的日子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