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张士诚是个好人, 治下百姓对他交口称赞。

  他为人仁厚, 统治期间,减免了许多农户的赋税, 也没有穷兵黩武地强征青壮入伍,施行的政策使得百姓能够好好生活。可惜他心中没有格局,自起义一开始,他的失败就隐有预兆。

  他择选的起义时间是朱元璋攻占集庆,刘福通修养生息时。

  一个成功占据城池的起义者叫他有了信心。于是他领着自己许多贩盐运盐的弟兄悍然举旗起义, 建立大周国, 将这些功臣一一封赏,让他们心服。只是这样做也让元军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刘福通刚受大挫没了动作, 元军也就顺理成章地来消灭他这个刚刚建立的小政权了。

  惊慌之下他选择了向朱元璋求救, 这便是他第二个错处了。他起义的地点夹在了朱元璋与元军中间, 白白替朱元璋做了抵御元军的屏障, 另一方面又遏制了朱元璋向西发展, 朱元璋怎么可能对他心生好感?

  朱元璋拖延救援时他就该看清楚,他与朱元璋不是一路人, 大敌在侧, 必须扩充兵力。

  然而他还是错失了机会,他为了民心放弃了强军这条路。他只是在朱元璋南下攻下大块陈友谅地盘时才有了危机意识,谋划着暂时投靠元军将北方的刘福通吞下,扩张自己的地盘, 好让自己有些能够与朱元璋谈合作的底气。

  这次行动虽然让他获取了刘福通的地盘,手下士卒也没有太大损失。但败坏了他的名声,叫元朝对他咬牙切齿,也彻底断了他吸纳白莲教教徒的道路,刘福通军中四散逃离的红巾军有许多投奔了朱元璋,再一次壮大了朱元璋的实力。

  这最后一招错棋彻底断送了他的未来,因为刘福通是他唯一能够争取的合作对象了。

  若他能够与刘福通好好联手对抗元军,或是说服刘福通一起打压朱元璋,说不定他还能有继续发展下去的机会。毕竟他与刘福通都是建立政权与元朝对立了的,朱元璋却是一直未曾称王,能够与元朝再虚与委蛇一阵的。

  当张士义带着合作失败的讯息回来的时候,他才想明白了这一切,他原本以为他与朱元璋既然有共同的敌人元朝,还是有合作的可能的。一步错,步步错,他已然明白,在朱元璋与元军的前后夹击下,他是不可能再有活路的了。

  他颓然地瘫坐在了座椅上,此时室内也没有一个人说话,他的属下没有一个谋划上的能人。

  从前他任用属下往往是看他们的交情与自己如何,所以开始张家兄弟俱在时他用的都是兄弟。如今张世信死了,张士德也因为残疾隐没下去了,只一个张士义不成器却依然被用着。其余参政大臣则都是从前的商业伙伴,做生意还行,谈国策就半点办法也想不出来了,全指着张士诚发话,但是张士诚又能怎么办呢?

  “正事说完了。”张士义把他这些日子遭受的一切都讲完了,也说了朱元璋不愿合作的态度,然后道:“朱元璋还有件事让我告诉大哥你,他侄子和你私下通信已经被他处死了。”

  他说完一脸郁愤地坐下,似乎还记恨着张士诚瞒着自己这一点派自己去谈判这件事。

  张士诚嘴中发苦,却知道不是向小弟说这个的时候,望向自己的手下:“咱们派在前线的士兵能够抽出多少应付朱元璋?”

  “国中军队一共九万人,八万人都在与元军焦灼撕扯,元军本就有七万人,最近又调派了两万来,我们以少打多,实在抽不出人手回来了。”他设立的兵部尚书叹了口气道:“能不能再派人去向朱元璋说说看,咱们可是有着共同的敌人啊。”

  张士诚摇摇头没有答话,他们是有着共同的敌人不错,但他们本身也就是敌对的关

  系,对于朱元璋来说,先对付自己还是先对付元军都一样,只看朱元璋权衡利弊的结果。

  很显然,他选择了先对付自己。

  张士诚有些踟蹰,前线大军无法回防,国中只有一万人一定是防不住后方来犯的朱元璋的,但若是强行调军回防,前线也就守不住了。若是土地重新沦落到元军手中,那些曾经归顺过自己的百姓不知道要受他们多少磋磨。

  “你们觉得,我们该向谁让步?”他话落,诸人都思虑了一会儿,觉得宁愿便宜朱元璋也不能便宜了元军。他们都是大周国的官员,又是假降了元朝一次的,落在元军手里是断断没有活路,若是落在朱元璋手上,说不定他们还能苟且偷生。

  能活着没人想死,张士诚理解他们的心思,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也没有回转的余地了:“好吧,那让前线士兵继续坚守,国内剩余的一万士兵尽力守住后方防线。”

  “就这么让朱元璋捡了便宜?”张士义有些不满,他对朱元璋厌恶到了极点:“这种情况下,当然该将国中青壮全部拉入伍,十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参军,全民皆兵未必不能双线作战。”

  张士诚原本听他提意见还颇为高兴,听他说完眼神又黯淡了下去:“士义,这条政令一旦发布,咱们立时周国就要崩解。”若他严苛到了这个地步,岂不是比起元军还要残暴了,那些跟随信服自己的百姓怎么可能还会支持自己。

  他的仁厚到底不是装出来的,征召幼童入伍这样的事他做不出来。既然已经注定了败局,不如就让士兵继续对抗元军,元军杀进城和朱元璋杀进城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结果。

  筹措好了兵力已经准备进攻张士诚的朱元璋,此时也得了消息。知道张士诚大军依然布阵在元军阵前,能够抵挡自己的只有一万军队了。这是个好消息,朱元璋带着十二万人,进攻路上怕是会顺遂得不像话。

  但朱元璋沉默了,张士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倒也真算是个英雄了。

  “写信给前线的徐达和常遇春,攻下城池后,严禁军中士兵侵扰城中百姓,俘获的士兵也找专人看押着。让徐达盯着点常遇春,不要杀降。”常遇春是把极其好用的刀,但他锐利得过了头,性子颇为嗜杀,有些让朱元璋头疼。

  他是真心喜爱常遇春的才能。常遇春是一个文武双全,既有将才又有帅才的人,还曾经救过自己的性命,这种杀孽还是能少造些便少造些的好。虽说他也不信什么因果轮回报应的事,但战场上杀敌理所当然,战后杀俘就不祥了。

  常遇春追击陈友谅残部时太过狠厉了一些,一个俘虏也没有留下来,叫朱元璋都有些心惊。

  “再多嘱咐他们一句,战线不必推得太快。”朱元璋将自己对大军的规划说完了,然后又多加了一句。既然张士诚选择了先对付元军,他也不用赶着将张士诚赶尽杀绝。到底两人没有什么直接的仇怨,只是得分出一个胜负罢了——胜者生败者死,既然结局都写好了,他愿意给这个对手多一点时间和尊重。

  “朱哥说不准杀俘,你记着啊。”徐达见读完朱元璋来信后,常遇春依然不放在心上,眼神四处流连只当没听到的模样,连忙又提醒了一句。

  常遇春一撇嘴:“什么俘虏降将都只是一群怕死的懦夫。战士就该战死沙场,我给了他们这个荣耀,怎么将军倒念叨起我来了。”杀人的军功和俘虏的军功可不是一个档次,常遇春杀俘也是为了给自己弟兄攒军功。

  徐达被他的话顶得喉中一梗,有些恼地说:“你若是把俘虏降将杀了个干净,往后还怎么能有人愿意向我们投降。战事自然是越少打越好,我们善待俘虏,便会有更多人投降,到时候咱们的人也不用死了啊!”

  常遇春

  长长地嘁了一声:“战前投降倒也罢了,打完仗再投降的算个什么。他们刚刚杀了我们的人,我们还得对他们优容有加,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还得分出人手看着他们,防着他们闹事,多麻烦啊。还是都变成死人简单。”

  他歪理一套一套的,徐达竟然说不过他,拿食指敲了敲自己桌上的信件:“朱哥特意嘱咐的,不准杀降。你若不听,那你就带着你的人负责后勤去,先锋我来。”

  “别别别,你把我扔后勤可不是要我命吗。将军都这么说了,我哪儿还能与军令对着来啊,我不过是心里觉得有些闹罢了。”常遇春连忙嬉皮笑脸地凑到徐达身边赔礼:“我可都跟弟兄们说了这次我们打先锋的,你这要是把我们派到后勤,我也不好交代啊。”

  “你清楚这是军令就好。”徐达见常遇春知道不能杀俘有些垂头丧气,还是心软多说了一嘴:“张士诚所领土地上的许多士卒都是同我们一样的穷苦出身,同是为了反抗强元暴.政,朱哥自然心软想要让他们活下去。等到了咱们正面对上元军的时候,大约就能合你心愿开杀了。”

  “不还是不能杀降?”常遇春皱起眉头,朱元璋既然发话优容俘虏了,要这个善待俘虏的名声,自己以后还能逆着来?

  徐达见他不开窍抓着他的领子凑近他的耳边,压低声音道:“战后不杀降,你战时不知道补刀?”

  他在常遇春的脑袋上一拍:“现在是张士诚本来就粮多富裕可以养养俘虏。等往后,咱们也划拉不出那么多粮草养着俘虏,你自己想法子和弟兄们说,跟元军打的时候,战场上学着补刀。我听说你的弟兄还有以为砍死了人就走了,结果被装死的砍中了的。这种事以后可别再闹出来了,丢人。”

  常遇春眼前一亮,勾着唇笑着揽了徐达的肩膀:“没想到啊,徐将军,你也玩得出阳奉阴违这一套啊。”

  “你少来跟我凑近乎,你这就是自己傻。”徐达丢开他的手臂:“况且我可不是阳奉阴违,这事儿我和朱哥早商量过了。你以为杀人军功为什么比俘虏军功高,养俘花的可是咱们自己的粮,回头倒叫自己兄弟饿肚子了。若不是你抓了陈友谅残部五百俘虏当众杀了,嚡住了一众人,朱哥也不会白来念叨你。”

  “明白了明白了,那先锋的位置总得给我吧。”

  “给你,我带的人没你带的适合先锋。”

  常遇春确实是个颇有项羽风采的人,作为先锋可以如一把利刃直插敌军腹地,徐达自认不如。徐达每每战事考虑大局考虑得多,学不来常遇春这种直接带军冲击入敌阵,看上去不要命似的打法。

  旁人要是像常遇春这么打,怕是早就没命了,也就常遇春战场上把控能力极强,随机应变的又快,才能屡立奇功从不落败。

  “得了,那没别的事儿我可就去和弟兄们交代补刀的事儿了。”

  徐达挥挥手让他赶紧走,常遇春便心情颇好地吹着口哨离开了议事军帐。

  朱元璋快满二十七生辰的时候,徐达与常遇春终于打到了张士诚的主城高邮。张士诚没有再反抗,领着自己的弟兄们直接出城投降了。

  打得这样慢一是因为朱元璋嘱咐不必推战线太快的缘故,另有一个缘故是因着张士诚治下许多百姓为了维护张士诚统治,自发地拿起武器反抗。只是他们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根本难敌朱元璋的精兵。徐达见到这种情况也就让手下士卒尽量留这些手拿农具耕具百姓性命,攻城之后安排他们回去耕种田地。

  这些人不曾见过血,不过是凭着对张士诚的感激才为他作战,真从战场上活着下来了,都已经是一副失魂落魄的状态了,根本闹不起事。

  抓住张士诚之后,徐达将他关在了单人牢房中

  ,饮食上也没有苛待他。在没有朱元璋的命令之前,他不能杀了张士诚。

  张士诚也明白徐达是在等待朱元璋亲来,在牢房中颇为平静地等着。

  两人最终见上了面。朱元璋着人搬了张椅子坐在了张士诚对面,然后让旁人都离开了,打量着自己这个对手。

  良久,张士诚开口了,却是问朱元璋的年龄:“朱将军,你如今多大了?”

  “快满二十七了。”

  张士诚哈哈一笑:“我原本以为我不过三十四,能够闯到如今已经很了不得了,没想到你的年岁竟然还比我小了七岁。”

  朱元璋没有刻意在他面前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此时的张士诚因心力耗费过度苍老了许多,看着不像是个只三十四的男人,倒像是接近五十了。但他依然是个面目仁厚的男人。

  “你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更不适合做一个皇帝。”朱元璋想了想,还是把这话说出了口:“陈友谅与你比起来甚至都更适合那个位置,他一点也不看重感情,你对感情看得太重。”

  “是啊,我那些朋友是真不适合我替他们安排的位置,可他们一说,我也不忍心拒绝。到最后出谋划策的没有一个人,全靠我自己想,实在有些太累了。”张士诚笑了笑,他此时也不再对朱元璋有什么仇怨了,反倒有些心心相惜的感觉:“南方竟然都叫你给平定了,之后你是要建立一个宋国一样的国度吗?”

  朱元璋如今的领土已经与北宋相差无几了,张士诚理所当然地这么认为。拥有了整片南方,也该停止扩张,图谋和平发展了。

  “我不建立宋国,我要建立我自己的大明。”朱元璋摇了摇头道:“我手下两员虎将现在已经在继续北上了,准备趁势攻打下燕云十六州。”

  元军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依然把朱元璋当作盟军。且徐达与常遇春手下将兵没有什么损失,元军却是被张士诚打的疲乏不已,此时继续北上再好不过。

  张士诚怔愣了一会儿,然后垂了头有些哀伤地说:“我是不如你。”他的梦想最大不过是建立一个宋国。

  自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中原大地就饱受外族入侵之苦,宋国破灭的原因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朱元璋以史为鉴也该夺回这条守护中原的屏障。

  “你接下来要做的事会很难。”张士诚站起身,走到朱元璋身边,坐在了他一旁的地上:“不过我觉得凭你应该是做得到的。”

  朱元璋轻轻“嗯”了一声,牢室内再次静寂了下来。张士诚问道:“对我是个什么处置?”

  “你在你的地盘上名声威望太大,我若留你下来,这里的百姓就不会安分地生活耕种,会团结到你身边。我不能忍受我的地盘闹出这种事。”

  张士诚点点头,他也明白,若是他胜了,他也不会留朱元璋性命,因为朱元璋同样有许多亲近信奉他的百姓。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见他表情中虽然有遗憾,却也有释然,抿着唇想了一会儿道:“张士诚得死,但你可以活下来。”

  张士诚愕然地望向他,朱元璋没有再多说些什么了,他起身离开了牢房,只留下了话:“明日我的人就会传信出去,寻具尸体说你在牢中自杀身亡了。张士义既然在战中也死了,你就带着残疾的张士德找个没有人认识你们的地方活下去吧,你本来就会经商,换个名字依然经商去吧。保重。”

  朱元璋难得有这么心软的时候,主要是因为张士诚自己也没有了斗志,他这样的心性本就不好成事。朱元璋到底记着张士诚最终决定抗击元军而不是对付自己的决定。

  之后他会派人跟在张士诚身边作为监视,想必张士诚自己也不会介意,反倒会让双

  方都放心些。

  剩下要做的... ...朱元璋走出牢房,一轮明日正悬于青空之上,再也没有纷扰的浮云遮挡住它的光线——南方统一,是时候建国了。

第四十七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他开局一个碗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他开局一个碗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