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127

  萧渊因着身体还未痊愈,此刻脸色依旧有些憔悴, 唇色发白, 却依旧带着几分笑意, 握着身边站着的顾君辞的手,双手交叠将他的手牢牢我在掌心。

  听见了裴盛的抱怨,他倒是也不恼, 开口道:“他会做这样的决定我一点都不奇怪。”

  顾君辞对上萧渊的笑眸,听着他话里的称呼,也明白萧伯绪近年来的种种处置是真的寒了萧渊的心。

  同样都是儿子,萧伯绪却从不会一碗水端平, 哪个儿子更会讨好他他便偏心谁, 忌惮萧渊的功高盖主,忌惮萧渊推陈出新的能力……

  这哪里是亲父子,分明就是仇敌。

  顾君辞道:“既然让你退守兰陵, 那咱们就去, 严兄和许兄余兄他们肯定是要同阿渊一起走的,况且,陛下说了,洛阳及以东的地界儿都划归阿渊所管, 这不就是自立为王嘛, 还不用受这些闲气。”

  “可这大梁江山都是阿渊亲自打下来的,就这样拱手让给太子,就甘心么!”裴盛依旧是一副怒容,瞧着萧渊那不甚在意的模样, 愈发让人愤愤不平。

  侍从奉上茶来,萧渊忙让他们坐下,然后才道:“纵使不甘心又能怎么样,我还能造反不成?”

  裴盛欲言又止,最后只得无赖叹息一声。

  这儿子造老子的反,无论这做儿子的受了多大的冤屈,一旦选择了造反,无论是史书工笔还是悠悠众口,最后别人能记住的,只有他是造反所得到的皇位,是不忠不孝之徒。

  哪怕他政绩卓著,吏治清明,这一笔将永远成为他的污点。

  曾经的萧渊被称作君子的楷模,智勇仁义信在他身上都能完美体现。这样的人若是再留下什么污名,只怕会被万人骂。

  萧渊不愿留下污名真的造反,可他也不愿就这样憋屈窝囊的过一辈子,况且先皇后的仇还没有报,他又怎么甘心退守兰陵。

  即便如此,若将来萧衍登基为帝,难保不会再对他下手,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下手为强。

  只要能将所有捅来的刀都收归己用,还愁大事不成么?

  萧渊道:“甘心与不甘心,他都没有给我这个选择,好在他答应让我养好身体,年后再回兰陵,倒也还有时间。”

  顾君辞饮了茶,抬头笑道:“放心,有我在,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裴盛有些不明所以:“你们想做什么?”

  萧渊笑了笑:“收拾东西,回兰陵啊,不然还要做什么。”

  顾君辞笑而不语,裴盛一脸茫然。

  而事情果然也如萧渊所说,他在天策府内所有的官员,都在收拾东西,预备跟萧渊一道回去兰陵。

  因为有萧伯绪的旨意,这朝廷里若是有愿意跟着萧渊一道退守的,也可以请旨。

  文臣里头除了柳书贤与韩延陵以外,其他人萧渊都不让他们动,至于严怀他们,自然是欣喜若狂,借着年关将至为由,大肆在长安城中宣扬他们将要追随庆王回去兰陵。

  甚至在酒肆闲谈时,这吴尧钦他们还跟手底下的人狂放不羁的聊天,只说这日后去了兰陵,在庆王手底下做事比在长安舒坦。

  到时候山高皇帝远的,谁都管不着谁,还不是乐得逍遥自在。

  一时间,这样的言谈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口耳相传,不过四五日的时间,这坊间百姓都知道眼前国中无战事,领兵作战的庆王便不受恩宠,要被发放到兰陵去。

  这百姓们每日都会自发前去庆王府送些东西,有的是小菜,有的是鸡蛋,有的则是干货,虽然物小礼情,却也代表着萧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虽然庆王什么都不收,可依旧有百姓前来送礼,络绎不绝。

  等着过了年,萧渊的身体也休养的差不多了,长安城里发生的事自然也传进了萧衍与萧伯绪的耳朵里,起先他们也不甚在意,只道是百姓爱戴,送些礼物而已,倒也无甚关系。

  却不料二月二一过,萧渊带着他麾下所有的将领离开长安城后,这便让萧伯绪与萧衍察觉到了隐隐的不对劲。

  东宫们,郑玄卿搭着包袱,一身素衣出了东宫,瞧着刚下朝回来的萧衍,规规矩矩的揖礼深拜。

  萧衍认得他,前几年太子妃提议,从萧渊麾下大将开始各个击破,让他们远离长安时,这位花匠还向他们提议过,做事不可狠绝,否则日后定会有大祸临头。

  只是后来霍司徒与杨君方他们因此受到责难离了京城,萧衍便没有在意过,尤其是萧渊复起后,麾下大将也再次招拢来,打赢了他们不曾打赢的仗,还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他便想故技重施,不过他听了郑玄卿的建议,便没有出手。

  只是不知为何今日却见到郑玄卿离开东宫,实在疑惑。

  “郑先生怎么突然想要离开。”萧衍问。

  郑玄卿道:“我与殿下的缘分已尽,况且我在东宫多年,并未做到规劝太子殿下的事,我也无颜再在东宫待下去,太子妃娘娘已尽同意让我离开了,还请太子保重。”

  萧衍连忙将他拦住:“先生走的这样匆忙,也是要去追随萧渊么!他在兰陵一辈子都别想来长安城,你还追随他做什么!”

  郑玄卿看着萧衍盛怒的容颜,揖礼道:“太子殿下,我并非要去追随二殿下,只觉得凡尘俗世并无我所想的那样快活而已,不过主仆一场,我还是得告诉殿下一声,二殿下如今是离开了长安城,若等他在兰陵扎下根基,难保他不会再入长安,届时,无人可挡。”

  郑玄卿朝着萧衍郑重其事的揖礼一拜,随后便起身昂首阔步的离开了东宫。

  萧衍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突然仔细的回想着郑玄卿的那番话,以及萧渊走之前的种种行为。

  萧渊离开时他还在与萧珏说笑,说这长安城内终于再也不用看到萧渊及手下人的影子,终于是他们兄弟二人的天下了,可如今细细想来,却从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萧渊将他手底下能征善战的武将都带走了,包括顾君辞,也在年前向萧伯绪递交了奏折,打算离开长安,想去金陵祭拜临阳王。

  如今细细想来,那顾君辞去祭拜完临阳王后是不是也就直接去了兰陵,那时的萧渊手握重兵,手下又有七员虎将。

  而长安城呢,长安的朝廷里又有谁能够抵挡的了萧渊的人马呢?

  单单一个顾君辞,就很难有人为之匹敌,能与他战城平手的,还是前朝的那位大将军谢绥云。

  萧渊想也不敢想,连忙就转身就朝着皇宫而去,他不能让萧渊他们离开长安城,与其去往兰陵那个无人管束的地方,只要他们在长安城,在天子脚下,就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能造次。

  萧伯绪在听得萧衍的分析后,也觉得他想的是对的,如今是萧伯绪还在,萧渊不可能做出造父亲的反这种人,可若有一天他不在了呢?

  萧渊手底下人强马壮,借着奔丧的理由兵发京城,那萧衍不也就危险了么?

  所以萧伯绪思来想去,为了能够保住几个儿子的性命,连忙下旨,让钦差追上萧渊,将他们诏回京城。

  洛水河畔,以萧渊为首的一行人在此安营扎寨。

  顾君辞在河边洗着手,望着河对面便是洛阳的地界,不由心生感叹。

  严怀走到他身边,轻声道:“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逃出洛阳城,前来投靠二殿下的事,仿佛还在昨日。”

  顾君辞笑着道:“这洛阳对我来说,也是有感情的。”

  洛阳……

  他的好些个故人都在洛阳,卢青玄,卢文渊,谢绥云,还有他义父,临阳王。

  只可惜物是人非,往事故人皆化作尘土飞烟,被历史长河所掩埋。

  “要不,咱们去洛阳走一遭,再去兰陵?”严怀笑着提议。

  顾君辞连连点头:“我同意,这就去跟阿渊说,明日咱们就去洛阳,顺道去祭拜段庄主。”

  严怀含笑点头,转身便与顾君辞一起回去了军营。

  当初洛阳战败投降后,虽然段云天不愿投降大梁,最后与家眷在城外的农庄里生活,可这心里却始终饱受煎熬,终究还是病倒了。

  元朔六年时便因病过世,那会儿天下还未安定,这些个兄弟们也都还在战场,等着他们在长安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半年后了。

  虽然之前也有来祭拜过,可眼下已经到了洛阳,便也想再去祭拜一下,顺道探望故人。

  萧渊倒是没有反对,还让霍司徒与杨君方带着军队赶往兰陵,他们一行人去洛阳,霍司徒与杨君方不依,正在热火朝天的跟着萧渊谈条件,却听得帐外传来钦差来宣圣旨的声音。

  萧渊与顾君辞相视而笑,遂才出军帐,瞧着那传旨的钦差行色匆匆,相比也是一路紧赶慢赶,生怕赶不上了。

  顾君辞轻声道:“我们都走的够慢了,他们怎么才反应过来。”

  萧渊轻咳,顾君辞便立即默不作声,与所有人一道整理衣衫迎接圣旨。

  而圣旨的内容,则是萧伯绪关切自己儿子,不忍分离,不过离开半个月,便思念成疾,盼萧渊及麾下大将速速回归长安。

  这这其他人皆是一片哗然,十分不理解皇帝下此圣旨的含义,萧渊领过了圣旨,又与传旨的钦差道:

  “大人辛苦了,不过我们眼下要去洛阳祭拜旧友,就由大人赶回长安先行禀告父皇,儿臣随后便回长安。”

  钦差朝着萧渊回礼后,也没有在营中休息整顿,只是换了军营里的快马折返回长安。

第125章 12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第一男后[穿越]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第一男后[穿越]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