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因为殿下值得

  莫成禄和谭启南听了楚慧的话, 都没有再反对她要将粮食运往株洲城的命令。正如她所说的那样, 株洲灾民虽然多,可个个都饿得丢了半条命,他们可有三百多兵士。

  “开城门,送粮——”运送粮草的车马到了株洲城们,朝守城的将士大喊。

  城楼上的士兵也饿得头晕眼花,耳边传来的喊声似从天际过来,叫他们分不清真假,也根本没有力气去查探到底是真还是假。

  城下的人等了许久,既不见有人回应,也不见有人打开城门, 只好再次喊了一声:“快开城门, 帝元长公主殿下亲临株洲城, 运送赈灾粮, 总理株洲城赈灾一事。”

  第二次喊出声来, 城楼上的将士终于听了清楚。其中一个爬起来往下看了看, 居然真的看到了一群打扮得光鲜亮丽之人,他们身后还有几十辆马车,马车上堆得高高的都是麻袋,如果那真的都是, 不不不,哪怕一半都是粮食,也能解决这里的燃眉之急!

  “头儿,要开城门吗?梁大人的确是说过朝廷已经派了公主为钦差大臣过来赈灾, 只是这粮食应该运到西陵城去,怎么会先送到这里来?”一个官兵忍不住问,“这会不会有诈?”虽然想想也不太可能,而今株洲城除了要吃饭的百姓,可是什么都没有了,也没有谁会过来骗了这座城吧?

  “去,快派人去请示淳于大人!”

  淳于敬堂此时正在株洲城中,住持施粥一事。两城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最近几日的粥越来越稀薄,一碗里能有一两粒米都算是好的。

  当守城的官兵去喊他的时候,四周能听到的百姓眼前都是一亮,真的是朝廷派人来了吗?朝廷果真没有放弃他们,这就是派人来救他们了吗?

  “确定是粮车?”淳于敬堂的脸色却不怎么好,他记得他在信中专程说过,一定要将粮草运送去西陵城,免得出事。果真因为来的是公主殿下,所以依旧我行我素吗?“可有公主殿下的消息?”

  “听说公主也一起过来了,只是离得太远,兄弟们看不清。”那官兵解释说。

  “走,我们去看看!”淳于敬堂将手中分粥的勺子递给了别人,往城楼方向走去。

  等到他上了城楼,才看清楚送粮的几人,忙说:“快开城门,迎接公主殿下!”

  城门缓缓地降下去,楚慧翻身下马,走在了最前方。她一步一步走上城楼,看着城楼下那些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她的子民,说:“我是大寰的帝元长公主殿下,今日来到株洲城,就是为了告诉你们,朝廷永远不会放弃株洲城。你们要相信,朝廷分配粮食是公正的,如若有人蓄意闹事,我也不会姑息任何一个人。”

  楚慧会上城楼说这些,是因为还未进城,她便看到四周百姓眼冒绿光盯着她身后的粮车,就好像是随时会为了食物拼命的饿狼一般。她知道淳于敬堂和莫成禄的想法没错,人性经不起考验,可她却不得不这样做,而且她从来不打算考验人性,因为她不会纵容他们有犯错的机会。这些话,一来是告诉这些百姓,他们不会再挨饿,也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从今天起株洲城归她所管,只有能管理好这一切,才能减少株洲城的伤亡。倒是不用担心粮草撑不了多久的问题,且不说株洲这一次只是因为大旱,所以才导致粮食颗粒无收,等到过些时候,地里种的其他东西一定能长出来,到时候百姓便可以自给自足。便是真的撑不到那时候,朝廷还可以再运送粮草过来,再不行她还可以从自己的封地调一批粮草过来。

  说完了这些,楚慧才看向淳于敬堂,问:“淳于大人,城中还剩多少粮食?”

  “已所剩无几,前几日一日三施粥,这两日成了一日两次。”淳于敬堂的声音有些艰涩,不过他很快又说,“但是而今公主来了,相信一切都会好转起来。”

  “梁大人,株洲城现在有多少户,每户多少人,可曾统计过?”楚慧又问向梁思望,他才是株洲城的父母官。

  梁思望恭恭敬敬地说:“回殿下的话,灾情发生之前有过统计,只是因着旱情,家家户户都有饿死之人,再加上粮食不足,人手也不足,故而没有办法重新登记在册。”

  “两位大人觉得是每日施粥的好,还是每一日将每人所需粮草分发至每户人家,凭他们自己去解决温饱问题的好?”楚慧话锋一转,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 ...”

  “... ...”

  淳于敬堂和梁思望都没有开口说话,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呵呵——”楚慧轻笑一声,说,“两位大人尽管畅所欲言,我来此本就是为了征求二位的意见,二位是这里的父母官,应该比任何人都了解株洲的情况才是。”

  “... ...”又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梁思望开了口,“下官觉得每一日将各户所需粮草分配是最好的选择,一来每日粥铺施粥,难免有人你争我夺,拥堵不堪,再加上要设立几十个分粥点,衙门的人手不足,难以控制;二来以户分粮,可以一并记录各处伤亡情况... ...只是有一点,以户分粮所需粮草,或许会远远高于每日分粥。”

  “梁大人说的不错,只是梁大人可曾试过第二种法子?如果没有试过,焉知第二种法子耗费粮草的数目会远超于第一种?”

  “殿下的意思是?”梁思望有些不解,每日分粥,他们只要确定来喝粥的百姓饿不死便好,自然能省下许多,“请殿下明示。”

  楚慧笑了笑,说:“梁大人,你莫忘记了方才在城楼之上,我给株洲百姓的承诺。原本株洲无粮,只要能确保他们饿不死便是,可如今人人都看到了粮草之多,两位大人再分那些粒米可见的粥水给百姓,他们又怎会没有怨言?”

  所以算下来,两种法子所耗粮草差不了多少,而更重要地是,只有将粮食分给百姓,让他们自给自足,田地里的活才有人干。否则再这样下去,等田地彻底荒了,莫说这点儿粮食不够分,便是将大寰其他地方所有的存量都运送过来,也撑不了多久。

  “殿下所言甚是,只有一点,若殿下用了第二种法子一次,便再也回不到第一种去。”淳于敬堂忍不住提醒,这也不能怪他唯唯诺诺,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只能选一种死人最少的方式。

  “这是自然,我是父皇亲自封的钦差大臣,赈灾是功是过,自然由我一人来承担。”楚慧说罢,看向莫成禄,“莫大人,你与两位大人好好商量商量此事,最迟明日,除了分粮之时,我不希望大街上再看到这么多的百姓。”

  “是!”

  ... ...

  楚慧来到株洲城之后一连五日都未曾休息好,不过这些天的辛劳还是有些成果的,赈灾之事已然安排得十分妥帖。

  “这株洲城虽大,可一街一巷自有人负责管理,每日每户领取粮草之事也安排得井井有条。”莫成禄陪着楚慧在株洲城中视察的时候,忍不住感叹一句。

  楚慧看了他一眼,事实上她之所以选择这样做,也不过是借鉴了莫成禄前世的做法。前世有曲幽云这个毒瘤在,将株洲城祸害得民不聊生,最后被派来收拾这个烂摊子的正是莫成禄。不过前世饿死的灾民太多,与其说是以户领粮,不如说是以人领粮。

  “越是有序,能活下来的人才越多。如果可以,我希望大寰的百姓都是安乐而亡,不会死于饥饿寒冷,也不必受病痛之灾。”

  “殿下大义,殿下将来必成有道明君。”现如今只有他们二人,莫成禄说话倒也没有太多避忌。

  “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好,你忘了隔墙有耳?”楚慧嘱托了一句,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对莫成禄这句话很是受用。皇位她势在必得,有莫成禄这样一个才智双全的人辅佐她,她必定能心想事成。“其实我一直很好奇,莫先生也是饱读圣贤之书的人,旁人见我的想法只当我是有悖天命,为何你从不这般觉得?”

  “因为殿下值得!”当初金榜题名,莫成禄以为皇帝是他的伯乐,可最终却是郁郁不得志,在翰林院虚度了些许光阴,若不是有公主殿下给他一个机会,他如今怕还只是翰林院一个小小的编修。而更重要地是,他能看出来公主既有柔的一面,心怀天下,也有刚硬之术,杀伐果决,如此是明君的上上之选,是男是女又有何妨?便是他这样的男儿身,都没有公主这般豪情万丈。

  楚慧忽而笑了,说:“那我便不会辜负你这句话。”

  楚慧快步走在了前头,莫成禄紧紧跟在她身后,路上遇到了不少百姓。这些百姓不管在做什么,看到楚慧的第一眼便是跟她打招呼,就好像见到了活菩萨一样。之所以将她当成了活菩萨,可不仅仅是因为她带来了这么多的粮草,更重要地是她带来了希望,没看到现在地里种的粮食都发芽了吗?只要撑过这段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莫成禄看着眼前这一幕幕,在心底暗道:属下相信公主殿下,是不可能让属下、让全天下的百姓失望的!

第109章 因为殿下值得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许你为后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许你为后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