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翻天覆地

  周梓安不禁扶额,这怎么还想着吃啊。

  就听身后又是啊嚏、啊嚏两声。周梓安回头看去, 就见谢珉有些可怜兮兮的站在那里。

  他也刚是洗过澡, 头发也没有束起来, 披在肩头泛着水汽。

  鼻头儿因为刚才打喷嚏,有些红红的,有着几分孩童的稚气。

  两只大眼睛水漉漉的看着她,里面带着许恳求。

  这样的他好像褪去了皇子的样子,更像一个真正九岁的男孩子或者说是一只小狮子狗。

  周梓安的心不由得软了下来, 谢珉这么打喷嚏,明显是受凉了,他如果这么回皇宫,真要是干毛发烧, 她是难逃其责的, 说不定又得引起一场风波。

  诶, 周梓安叹了一口气:“殿下,等一下臣这就去吩咐厨房!”

  其实刚才谢珉看周梓安生气撵他, 他知道自己真的要这么离开周府, 以后必不能再与周梓安学习了,且不说父皇会因此会对他失望,就是他自己也是不愿意的。

  这两天在周府的一个时辰, 让他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惬意,至此他真的有些明白父皇为什么会这么宠爱周梓安了。

  至于周梓安打了他一记耳光,他与别的先生学习也曾被戒尺打过手板的。

  老师打学生在大业朝是稀疏平常的事,尽管他是皇子也是要尊师重道的, 任何人都不会说周梓安有错的。

  所以他刚才被撵,情急之下,便不由得收了皇子的架子,真的把周梓安当做先生,伏低做小的装傻充楞。

  此刻终于看到周梓安松了口,谢珉脸上立刻露出了笑,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好好、听先生的。”

  周梓安出门吩咐下人,让厨房把鱼锅儿端到西厢房饭堂里。

  等他再回屋一看,那谢珉是又脱了鞋,躺在榻上,拿着她那本《老谭游记》津津有味的看着。

  诶呦,周梓安心里感叹,她活了两世还是单纯了,那皇室出来的哪个是好相与的,都是不简单的。

  真正九岁的男孩子在她原来的世界里只上小学三年级,哪能有谢珉这样的心理素质,是收放自如。

  说到底脸皮也不会有这么厚啊!

  周梓安请了谢珉去了西厢房,谢珉一看饭桌上放着一个大的热气腾腾的白砂锅,里面满满的炖了一锅好吃的。

  谢珉用筷子挑了挑,里面有青菜、有豆腐、还有羊肉,最主要的是两条鱼肉雪白的大鲈鱼。

  谢珉夹了一口鱼肉,哇,怎么这么酥、这么嫩,这么鲜、这么香。

  “先生,怎么这么好吃啊!”谢珉高兴道。

  周梓安也忍不住笑了:“殿下,在鱼锅中的鱼是先炸后炖的,当然滋味鲜美,这里面的配菜,还有羊肉也是别有味道的,您也可以尝尝。”

  谢珉忙点头,用公筷从锅里夹了一大块鱼肉放在碟子里,把上面的鱼刺剃掉。

  然后端了碟子递到周梓安眼前:“先生,您请!”

  周梓安看着这碟鱼肉微微一愣,她又抬眼看了谢珉。

  谢珉抿了抿嘴,脸微微有些红,:“先生,学生错了,学生给您赔礼!”

  呦?!周梓安第一次正视了谢珉。

  她有些明白谢询为什么让自己来交他这个儿子了!

  以谢珉如今的年龄,他的确有着非比寻常的气度。

  周梓安微微一笑:“那二殿下,可否说说您到底错在哪里了?”

  “我今日不应该如此对待先生!”

  “二殿下!”周梓安放下筷子,:“臣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先生请,学生自当洗耳恭听!”谢珣忙道。

  周梓安站起身:“殿下今日如此对臣,是殿下需按照皇后娘娘的吩咐,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如此处理,是吧?”

  谢珉看着周梓安点了点头。

  “殿下认为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一下,臣与皇后之间的矛盾也能平息些,您就不用过于为难了,是不是?”周梓安继续问道。

  谢珉又点了点头。

  周梓安叹了口气:“殿下,您到十五岁时就会封王,然后会有自己的封地,成为一地之主。

  难道在您的封地里,您如果遇到一类直谏敢言的大臣,而这大臣又不受您及您身边人喜欢,您该如何处置这些人?

  难道也要把他们推进湖里吗?

  那样,殿下伤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了,而是天下有识之士的心,那么还会有能人来辅助殿下吗?”

  谢珉不由也站起身,拱手道:“先生,能否为学生指点迷津!”

  “殿下,道理很简单,我想别的先生也曾也会与你说过!

  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安定,任用恶人国家就衰败,公卿大臣中,感情有爱有憎,自己憎的就只看见他的恶,自己爱的就只看见他的善。爱憎之间,应当审慎,如果爱而知道他的恶,憎而知道他的善,除去邪恶不犹豫,任用贤人不猜忌,国家就可以兴盛了。”

  谢珉细细体会周梓安的话,只觉得盈香满口,如醍醐灌顶。

  “先生,学生明白了,学生以后必要做个贤王的!”

  周梓安看着眼睛亮晶晶的谢珉:“殿下想做贤王,那臣就多问一句,如果殿下以后到了自己的封地,筑桥修路,改善民生,可是国库空虚,殿下想怎么做?”

  谢珉想了想道:“那就增加税收,等国库里有了银子就可以做这些事情了!”

  周梓安笑了笑:“增加税收,那么老百姓交的税就多了。以盐税为例,殿下想没想过你可能增加一厘钱的税收,就可能有那穷苦百姓再也吃不起盐了!”

  “增加一厘钱就吃不上盐了!”谢珉有些愣了。

  “是的,殿下,您知道我们今天吃的鱼,在外面卖是多少钱,这青菜又是多少钱,如今京城里的盐又是多钱,米又是多少钱!”

  谢敏被彻底问愣住了,这一部分倒真是没有先生来给他讲过的。

  周梓安也明白,谢珉不知道这些是正常的,他到底是养尊处优的皇子。

  “二殿下!您长于京城,可曾到京城市井中逛过!”

  谢珉摇了摇头,他哪里去逛过,一是他的身份在那里摆着,下面人都怕出什么事情,哪里敢让他出去,

  二是他年龄小,还没有自己的王爷府,也没什么交际,再加上功课重,也就是到周府这一个时辰才能从皇宫里出来。

  周梓安想想道:“那臣,明天带殿下去逛逛京城可好,殿下可以亲自了解下这些食物的价格!”

  谢珉一听彻底高兴了:”我跟先生出去!”

  周梓安摸了摸下巴:“就怕陛下不答应!”

  “没事儿的!”谢珉忙道:“先生与父皇说,父皇必会答应的!”

  周梓安笑着点头:“好吧,反正我们就只出去一个时辰。”

  谢珉心里道一个时辰哪里够,他怎么也要逛一下午的。

  第二天,谢珉没到午时便到了周府。

  周梓安既然想带谢珉出去,便要安排好一切,刘大姑包括宫里的暗卫都调出一大批人暗中保护。

  她和谢珉则扮作两个富家公子,以兄弟相称。

  对谢珉来讲,这种微服私访,简直是太新奇、太有趣了。

  但是他没想到,周梓安真不是带他玩呢,而是兜头给了他一盆冷水。

  周梓安直接带了谢珉出了北城门,走了不到五里路,就见路边搭起了粥棚,正在施粥,那些拿碗抱盆来领粥的老老少少竟排成了一条长龙。

  谢珉看着那排得能有一里地的人群,不禁愣住了,这京城附近怎么也会有这么多吃不上饭的人。

  他是知道大业肯定会有穷苦之辈的,但他一直以为京城人还是都能吃饱穿暖的。

  等骑马靠近了,谢珉听见领过粥的人嘴里叨念着:“二殿下这样好心的龙子一定会长命百岁。”等等。

  谢珉回头惊讶的看周梓安,周梓安这才说了,原来是她以谢珉的名义,昨日下午在这里开始济贫施粥五日。

  "先生,为什么京城中会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

  "这里面有京城本地的穷苦百姓,还有从外面逃难过来的。"

  周梓安又带着谢珉去了城外这些难民居住的地方,谢珉看着寒冬中住在破帐篷里,一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百姓,手忍不住紧紧的握成了拳头,他第一次感到责任二字压在了他的心头。

  "先生,这些百姓朝廷准备如何处置?"

  "殿下觉得该如何安置,不如殿下好好想一想办法,臣愿闻其详。"

  周梓安给谢珉布置了作业,就发现谢珉真的在认真的想方法,连她请他吃京城最有名的东来顺涮羊肉,谢珉都有些食之无味。

  周梓安带着谢珉整整逛了一下午,这谢珉精神头真足,她都有些走不动了,谢珉还是意犹未尽。

  谢珉回了皇宫,直接到了谢珣的勤政殿,实心实意的给他的父皇嗑了一个头:"儿臣谢父皇。"

  周梓安带谢珉私访当然得征求了谢珣的同意,谢珣明白儿子已经了解了他的苦心:"珉儿,你明白就好。"

  谢珉回了自已的宫殿,看到等着他的长春宫的太监,他犹豫了下直接吩吩道:"回去告诉母后,说我这段时间忙,就不去给母后请安,请母后放心,儿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过了两天,谢珉真的拿来了安置难民的方案,周梓安一看,还真的有些实际的见地。

  他的中心思想就是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与渔,一是让京城的商户多雇佣这些难民,让难民有个能够保障生活的工作。二是春暖花开时,官府拿路费让这些人尽快返家乡开始生产。

  周梓安又给了谢珉细节上的一些指点,谢珉把奏本上给父皇,谢珣竟让他来负责此事了。

  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到了除夕,除夕夜谢珣在宫中大宴群臣。

  因周梓安此时空有探花郎的名头,但没有实职是进不了宫的。

  谢珉坐在大殿上,看着殿中的群臣,怎么看都觉得没有一个能赶上他的周先生的。

  而那些歌舞表演,年年如此,实在乏味的很。

  谢珉坐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坐不住了,找了个机会,偷偷溜出了宫。

  他一路打马到了周府,进了府就见同府是红灯高悬,喜气洋洋,一派过年的气氛。

  还没到正房门口,就听见里面是一片欢声笑语。

  哼,谢珉忍不住哼了一声,就知道他这位周先生才不能自已孤孤单单的过除夕呢。

  难为他这做学生的巴巴的赶过来陪她。

  进个屋,就见屋里摆了一个大圆桌子,十几个人团团围坐,正在推杯换盏。

  这些人一见谢珉进来,都是微微一楞,安静了一瞬。

  周梓安也是一愣,不过两月下来,她与谢珉早已经算交心了。

  “殿下,怎么过来!”周梓安笑着迎了上去。

  “在宫中没什么意思,就过来看看先生。”

  谢珉看着桌上的好菜、好酒,肚子里的馋虫一下就勾起来了。

  他也不客气,直接坐到周梓安的位置,拿起周梓安用的筷子,就开吃了。

  周梓安刚让下人给他拿来碗筷,一看这人都吃上了,无奈的摇了摇头笑了。

  因周梓安中了探花之后便成婚了,是云腾书院这些学生中成婚最早的。

  今日年三十,她便把京中没有成家的,父母也没在身边的同窗邀请到她家里过年。

  这一桌年夜饭,是来了十四、五个人的。

  周梓安便把这些人给谢珉一一介绍了,这些人看了皇子,刚开始还有些拘束,周梓安一摆手让大家都放松,没什么关系。

  这些人再一看谢珉,也真没把自己当皇子,一点架子都没有。

  更主要是能看出来,这谢珉和周梓安的关系的确很好,不像君臣,也不像师生,更像是兄长与弟弟,很是随性。

  这帮人便也放开了,等吃吃喝喝了一会儿,尤其是这酒喝到一定程度,气氛到了,更没人把谢珉当皇子看了。

  云腾书院这些人是闹惯了的,喝起酒来是花样繁多,行酒令、传花鼓、掷色子、投壶、成语接龙、连诗句等等,是变着法劝酒、喝酒。

  谢珉叫他们闹得是真没少喝啊,但他看周梓安也是没少喝,但周梓安是越喝眼睛越亮,脸颊泛着粉红的光,如芙蕖映霞,说出来的好看。

  于稠今日也周梓安这里,周梓安刚才把他介绍给谢珉时,于稠是没有想到,谢珉竟然能说出他建桥与在肃宁州治水患一事。

  此时他看着谢珉与云腾书院这些人打成一片的样子,便轻轻对周梓安耳语道:“四郎,这二殿下非同小可!”

  周梓安嗯了一声,谢珉身上的确是有帝王的潜质的。

  不过,周梓安对于稠笑道:“你要想结交这位二殿下也简单,只要弄些个好吃的,把他喂饱了就成了!”

  于稠知道周梓安是在说笑,他也笑道:“我家是没有四郎这里的饭菜香,以后我也来四郎家蹭饭吧!”

  周梓安笑,于稠既然想上谢珉的这艘船,她作为好友乐见其成。

  吃过了一轮酒菜,周梓安笑道:“你们这帮人也别光吃不干活,来,一起包饺子吧!”

  这帮人又都到了东厢房,谢珉一看,饺子皮、饺子馅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些人洗了手,撸起袖子便开始包饺子。

  谢珉是第一次看人包饺子,他有些奇怪的问:“你们这些人怎么都会包饺子?”

  便有人笑着给他解释:“我们这都是在书院里学会的,书院过节都会包饺子的。你见过几百人一块包饺子吗?还有各个班比赛哪个班包得多,这都是我们学生联合会会长的主意!”

  “学生联合会会长是谁?”

  “就是殿下你的这位周先生!”这些人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了书院的青葱岁月,说到好笑的事情,大家便一起哈哈大笑。

  谢珉听着跟着笑,他看着这些人亲密无间的样子,想着书院的生活,只觉得有种无限的向往与羡慕。

  “诶,先生,您怎么往饺子里放铜钱!”谢珉看见周梓安把一枚洗干净的铜钱包在饺子里。

  “哦,这是一种风俗,谁要能吃到这包着铜钱的饺子,就会吉祥喜庆,来年财源滚滚的!”

  谢珉笑道:“还有这种说法!”

  “嗯!”周梓安也笑道:“那里还有花生、大枣、糖果,等会都要包在饺子里,殿下,我来教你包!”

  “好啊!”谢珉忙洗了手。

  周梓安手把手的教他包了一个饺子,谢珉在浪费了几个饺子皮后,终于自己成功的包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饺子。

  饺子包好了,也快到了子时,大业朝也是有子时放鞭炮驱年兽,迎财神的习俗。

  但是谢珉是从未自己放过鞭炮的,在宫里,都是由太监侍卫们放的,而且因为怕被鞭炮炸伤,他一般都是离得很远,在高处看别人放的。

  在这里他没有想到周梓安竟然自己亲自放爆竹。

  哟,她也不怕爆竹炸了再伤到她那绝色的脸。

  谢珉就见周梓安手里拿点燃的细线香,弯着腰,弓着腿,手臂伸得直直的,用着火的香头去点燃爆竹的捻线。

  等捻线一点着,周梓安拿着香迅速的往后一退,当真是跑得比兔子都快。

  别说周梓安还真有一手,每次都是一击必中,是属她放的最多。

  看得谢珉直眼馋。

  许是看到谢珉眼巴巴的样子,周梓安笑道:“二殿下,你也来试试!”

  谢珉乐得不知说什么好,忙点头。

  周梓安虽然也知道谢珉会武功,但是怕他第一次放不好,便握了他的手和他一起放。

  谢珉会武功,反应比周梓安还要快,他眼尖地看见捻线着了,便拉了周梓安就往后一纵。

  爆竹升空,烟花绽放,璀璨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谢珉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周梓安,她的脸映着天上的烟花,似照亮了他整个的世界。

  吃饺子时,谢珉找了他特意做了记号的包了铜钱的饺子,夹给了周梓安。

  当周梓安吐出嘴里铜钱时,谢珉笑道:“恭喜先生,今年财源滚滚!”

  周梓安亦笑道:“同喜、同喜,也祝二殿下财源广进,发大财!”

  因这些人只有周梓安成亲了,所以周梓安还给每人发了一个大红包。

  谢珉打开红包,里面放着一张金叶子,还有一张八两八钱八厘的银票。

  谢珉小心翼翼的把红包放在了他贴身的内衣口袋里。

  因为太晚,宫门已经落锁了,谢珉今夜便住在了周府。

  夜里,谢珉突然惊醒,他站在窗前,从窗缝中看去,就见院子里静悄悄的。

  廊下站在两个人,一个是穿着淡蓝色披风周梓安,一个是穿着墨绿色斗篷的男子。

  那男子头上的兜帽遮去了他大半个脸,但是谢珉一眼便认出了这个人。

  因为他对这个人太熟悉了。

  他的父皇在除夕之夜没有按祖制去长春宫陪他的母后,而是来到了周府,来见他父皇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他看着他的父皇伸手摸了摸周梓安的头,不知说了什么,他们两个便都笑了。

  他们笑了一会儿,谢珉又看到他的父皇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大红包给了周梓安。

  周梓安接过红包,给他的父皇稽了个礼,他的父皇便又笑着摸了摸周梓安头,说了两句,方转身出了院门。

  他看着周梓安目送着他的父皇走远,脸上的笑容便淡了下去。

  他看着周梓安没有回房,而是站在院中,遥望北方的天空,她的眼角眉梢带着无尽的温柔,就像那天空中有着她最爱的人……

  四个月后,谢珣下旨,再次封周梓安为钦差大臣,前往江南,负责江南重建郡县制及官员的调配。

  二皇子谢珉作为特使一起跟随前往。

  此圣旨一下,朝堂又是一片震动。

  谁都知道,谢珣在做皇帝前,江南是他做晋王时的封地。

  谢珣派周梓安和谢珉去他发家的地方,并委以重任,这其中的用意就够许多人要好生琢磨琢磨了。

  周梓安和谢珉却没有管别人怎么想,他们接了圣旨,便一路赶往江南。

  等到了江南,谢珉就发现,这半年来,周梓安天天在家里捣鼓美食只是她的表象,这人其实私下里一直在研究江南的官场。

  江南各州郡上上下下官员的政绩她是了若指掌。

  这官员的调动是有的放矢,公正公开。

  虽然这次重建郡县制触动了各方利益,是千头万绪,时间紧、难度大。

  但谢珉跟着周梓安,看着她举重若轻的处理各种事务,剥丝抽茧,一点点的打开了局面,半年后,江南各郡县调整结束,废州十三个,郡八十个,裁汰冗官二百余名,开大业之先河。

  正当谢珉与周梓安正高兴于江南的变化,京城传来了谁也没有想到的消息。

  谢珣的皇长子,谢珉的哥哥—谢珏,起兵造反。

  谢珏是从他的封地大同府直接带了五万兵马杀到了京城。

  由于事出突然,京城内只有一万守军,被叛军两日内攻破了京城。

  谢珣和他的一万御林军退守在皇城内,被叛军团团包围,岌岌可危……

  周梓安和谢珉接到消息后是大惊失色。

  谢珣十八岁与上官月成亲后,便生了谢珏,谢珏比谢珉大了许多,今年正好二十岁。

  谢珣当了皇帝后,便封谢珏为楚王,给了他山西等富庶的地方做了封地。

  谢珣只有谢珏、谢珉两个儿子,他对两个儿子都很好,谁也不会料到谢珏竟然会造反,抢他老子的皇位。

  周梓安也是难以理解,这谢珏是皇长子,如果谢珣死了,这皇位就是他的,他干嘛要起兵造反呢。

  周梓安想到一种可能性,忙问了谢珉:“陛下,难道想把这皇位传给你?”

  谢珉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一般:“我才九岁,父皇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那这谢珏到底是为什么呢?

  可是周梓安也知道此时也不是想原因的时候了,她当务之急是要救驾的。

  谢珉也是这个想法,如今不光是谢珏反了,还有一些反对重建郡县制的州府也反了,如果不赶快救出谢武帝,这大业又该陷入内乱之中。

  不过周梓安拦了谢珉直接回京救驾的想法,江南离大同府更近,他们不如围魏救赵,直接端了谢珏的老巢。

  《大业国史记》:谢武帝六年秋,原楚王谢珏起兵造反,时年九岁的昭帝谢珉带五万江南精兵直捣大同府,大破叛军,解了京城之危。

  正当周梓安和谢珉准备带兵继续捉拿谢珏,他们被一道密旨召回了京城。

  ……谢珣病危!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发周末红包。文中有善有恶那几句话源自唐魏征。文不长了,还有一次大车啊!

  谢谢天使的营养液,么么哒。

  读者“Aine”,灌溉营养液 12018-10-13 01:59:30

第64章 翻天覆地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反派白月光[穿书]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成反派白月光[穿书]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