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封摄政王

  韩凛带着人去皇宫救驾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冲向宫门,以免被人扣上谋反的罪名。

  他单枪匹马来到宫门前,见守门的侍卫还是平时那些人,心里便踏实了不少,询问他们官家回宫之后,里面是否安然无恙,可有听到什么异响。

  领头的殿前侍卫副统领看清来人是韩凛之后如蒙大赦,赶忙上前禀报:“世子爷,您来的正是时候,我们这儿是前宫门,官家入了后宫。刚刚的确听到有人喊救驾,也有混乱的声音。只是不知道是后宫之中又出了乱子,还是因为官家匆忙返回,内侍们急得口不择言。我们这些殿前侍卫的任务是不让人从外面杀进去,但是如果里面有奸细……”

  韩凛眉头皱起:“若有人喊救驾,只怕是里面出事了,否则内侍再慌乱也不敢随便乱喊。”

  “世子爷,我已经安排人去后宫门口查看,只是迟迟未归,按理说也该跑回来了。”

  宫门内忽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众人探头往里看,发现一个金甲侍卫搀扶着一名内侍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副统领,出大事了。后宫里面有刺客,官家派中贵人冯成去请韩世子和常世子来救驾。”

  冯成是皇帝身边伺候的红人,常在御前走动的人自然都认得他。他左臂上中了一箭,身上满是血污,帽子已经不知丢到哪里去了?被侍卫搀扶着跌跌撞撞往前跑,

  韩凛一把扶住他,焦急问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冯成揉揉眼睛,看清了韩凛,激动得腿一软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韩世子,你来了……太好了!我只怕自己跑得不够快,来不及通知你。官家回到后宫之后,众人忙忙乱乱地迎驾,却不知何时混进了奸细,好多刺客凭空冒了出来。这是入宫的腰牌,官家也受伤了,让您安排朝中重臣入宫。”

  韩凛心中一凉,安排重臣进宫,莫非是要交代身后事吗?

  韩凛迅速转身出去,派出去三名传信的侍卫。他带的人除了自家侍卫之外,还有他在军中时训练的一部分死士,都是以一敌百的精锐。

  又在五百名殿前侍卫中抽选出两百人,迅速组成一只救驾赶死军,跟随韩凛杀入了后宫。

  后宫之中,已是一片狼藉,地上横七竖八的倒着内侍和宫女的尸体,所剩无几的侍卫守住崇华宫,还在拼死抵抗。

  经过一番混战,宫中侍卫活下来的不多了,刺客也倒下了一大片。刺客并未想到身后会突然出现救兵,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

  韩凛带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到刺客身后,切瓜砍菜一般迅速扭转局面,当他冲进崇华殿的时候,吃惊的发现,赵正则身上插着三支箭,奄奄一息地靠在龙椅上。

  “皇上……”韩凛大步跑了过去,跪倒在赵正则身前,焦急地看向他身上的三只羽箭。一支在肩头,应该没什么大碍,另一只在腹部,射入较深,还有一支在心口下方,看样子颇为凶险。

  赵正则一把抓住韩凛的手,艰难说道:“大哥……你来了,太好了,我……我不行了,可樾儿还在……樾儿,樾儿……”

  一个颤抖的太监抱着昏迷的赵樾,从龙椅后面转了出来,抱着一团衣裳躲在侧门帷幔后面的陶皇后也跑了过来,颤声对韩凛说道:“我们夫妻原以为今日躲不过这一劫了,官家坐在龙椅上是想拖住他们等援兵到来,实在拖不住了,我就从侧门跑出去把他们引走,只为能保住樾儿。如今你来了,真是太好了……”

  陶皇后喜极而泣,从内侍手中接过儿子,咬着唇闷声哭了起来。

  崇华殿外,短兵相接之声逐渐消停了,侍卫统领进门禀报:“陛下,幸得韩世子带人相助,刺客已尽数伏诛,本想留下两名活口,可他们服毒自尽了。”

  皇上无力地摆了下手:“秋雨来了吗?仲书来了吗?”

  侍卫统领没有听清:“您是要见常世子和王首辅吗?”

  赵正则摇了摇头,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韩凛忽然懂了他的心意,看向赵正则说道:“官家的意思,说的可是太子少师周仲书?”

  赵正则艰难地点了下头,侍卫统领马上安排人去接皇上要见的人。

  很快太医们进了崇华殿,小心翼翼地为赵正则取下三只羽箭,却发现箭上有毒,已无力回天。

  常秋雨和周仲书被带了进来,只剩最后一口气的赵正则,当着众人的面轻声说道:“传朕旨意,朕过世之后,传位于太子赵樾,诛常山王。封韩凛为摄政王,辅佐新帝登基,总揽朝政,待赵樾成亲之后开始亲政……封常秋雨为护国公,周仲书为太子太师,共同辅佐新帝。”

  众人拜倒领旨,赵正则说了一大堆话,累得喘不上气来,只拼命朝着儿子伸手,陶皇后把儿子抱到了龙椅上,放在赵正则身旁,却见他一手揽住儿子,一手颤抖着够向韩凛和常秋雨。

  二人膝行几步凑到近前,同时握住赵正则的手,却见他拉着两只大手覆在了赵樾肉乎乎的小手上。

  “我们自幼一起长大……情同手足,樾儿……就交给你们了……”

  赵正则喘息艰难,眼皮无力地垂下,头一歪,倚在了儿子头上。

  皇帝驾崩,陶皇后第一个嚎啕大哭,众人苦劝不住,竟哭晕了过去,周仲书流着泪说道:“摄政王,陛下临终托孤,你就站出来主持大局吧。老臣虽是你们三人的启蒙老师,如今却也垂垂老矣,除了能教太子功课,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我知道,你们都是最重情义的人,正因如此陛下才敢把幼子托付。”

  韩凛看看对自己深信不疑的赵正则,又瞧瞧哭晕的陶皇后,和刚刚醒过来一脸迷糊的赵樾,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若此刻大家还在常山,并未入京,想来赵正则也不会英年早逝。

  可是眼下说这些已经没用了,如今这天下是赵家的天下,自己能做的便是替好兄弟守护好江山,守护好子孙。

  “我韩凛发誓,必当以此血肉之躯,守护太平盛世,辅佐新帝登基,助他成为一代明君。他日功成必身退,绝不负陛下所托。若违此誓,万箭穿心。”

  韩凛郑重起誓,众人肃然起敬。

  陛下已经仙逝,他这并不是做给皇帝看换取手中权利,而是对苍天表誓言,让众人监督。

  帝王的后世自然要办,可眼下更重要的是查清刺客来源,堵住密道,严防危险再次发生。

  即便有千头万绪等着韩凛去办,他还是先派人回家报了平安,很快也得到了家中传回的消息。的确有几名刺客闯入侯府,活捉一人,其余都被杀死,韩府无人受伤。

  韩凛放了心,便留在宫中搜查密道,料理后事。

  帝王殡天,都要在宝华殿停灵七七四十九日,相国寺中僧侣前来超度亡灵,各宫嫔妃轮流陪灵哭灵。

  如今韩凛官拜摄政王,一切大事都要请他示下,一时忙得团团转。后半夜追查刺客来源和宫中密道没能回家,第二日又忙了一整天,天色暗下来之后才去宝华殿上最后一炷香,打算回家休息一晚,看看揪心牵挂的家人。

  宝华殿位于金銮殿东侧,并不在后宫之中。陶皇后在这里守了一天一夜的灵,哭晕了数次,此刻已经被扶回后宫休息。赵正则嫔妃不多,此刻正在守灵的是王文嫣。

  她跪在灵前,一边啜泣,一边朝火盆里扔纸钱。见韩凛进来,便哭得更大声了些。

  韩凛上完香,转身要走,却被王文嫣唤住:“摄政王请留步,可否借一步说话?”

  韩凛停住脚步,转头瞧了一眼王文嫣,心中暗笑:终于挨不住了?

  “太妃何事?”

  年纪轻轻就成了太妃,王文嫣心中意难平。可这不是最重要的,哥哥莫名被杀,如今还不知会不会给他扣上谋反的帽子。父亲急火攻心昏迷不醒,已然无法担任首辅之职。陶皇后本就不喜欢自己,以前碍于王家的势力不敢动她,可如今王家大势已去,一旦被扣上谋反的帽子,就要诛九族,自己很可能失去全部倚仗,被诬为宫中内应,只剩死路一条。

  眼下韩凛权倾朝野,唯有抱住这棵大树才能得到一线生机。她想了一天一夜,做了一个极端的决定,不成功便成仁。

  僧侣念经超度声此起彼伏,王文嫣身着素服,脸上带着未干的泪痕,款款走到韩凛面前:“请摄政王移步花厅说话。”

  韩凛表情冷淡,却也没有拒绝,跟着她来到花厅。

  王文嫣亲手把门关上,双眸一亮,凑到韩凛身边。男人高大威武,和瘦弱的赵正则不同,韩凛身上散发着成年男人的雄浑之气,令人怦然心动。

  “摄政王,如今你为赵家江山操劳,十几年后却要还政于新帝,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自古辅政大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既然如此,何不让自己的儿子拥有这大好江山呢?”

  韩凛斜睨一眼王文嫣,冷声道:“你让我谋反篡位?”

  “不!先帝临终托孤,若摄政王篡位,必定遭天下人唾骂。我的意思是……若我的肚子里有先帝遗腹子,而这个孩子却是韩家血脉,将来兄长有不测,兄终弟及,这天下不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韩家的江山么?而且,你也不必担心不得善终。”

第89章 封摄政王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卿卿长发及腰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卿卿长发及腰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