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089章(1/2)

 “秋巡?”徐璋看着跪地的少年, “在这个时间?”

 “往年南衙也是这个时候进行秋巡,”瑾石面色坦然,“本来应该是夏巡的, 毕竟今年臣是第一年当南衙右使, 总得知道自己手下都有哪些人吧。”

 徐璋拿起白玉盏轻晃了一下,白玉盏里清亮的茶汤荡开些涟漪, 他看着瑾石的表情,手在御案上点了点, 然后道:“爱卿可放心把绘阵司的京城事务暂交别人?爱卿不担心还没到北境的梁方吗?”

 瑾石淡然一笑:“上次受陛下指点后, 臣回去想了想,想通了。”

 “哦?”

 “梁方于陛下,血浓于水, 您断然不会去害梁方的, ”瑾石说道, “北境梁方也去了不少次了, 想必轻车熟路,再加上随行两位金印绘阵师,且这一路上海晏河清,天下太平,那臣自然是不用担心他的安危。再加上, 我师父……元九曜所成的新山河大阵也确实需要专司斗阵的梁方去检查, 才能更让人放心一些,”瑾石无奈笑道, “毕竟臣是南衙右使,一直忙于民生阵法, 对于斗阵, 着实有些生疏。”

 徐璋看他许久, 衡量着这段话是不是出自他的真心。

 瑾石维持着波澜不惊的模样,继续说道:“而且……您说得对。”

 徐璋把白玉盏轻放在御案上:“朕说得对?”

 瑾石垂下眼睛:“梁方在国师的位置上,待的确实有些久了。”

 徐璋的眼中划过一丝精光:“怎么说?”

 “臣自那日离开后,一直在绘阵司中,”瑾石说道,“翻了很多绘阵司以往的账目。臣发现梁方自从把自收自支的权力从户部要回来后,对于银钱的划分十分偏向于北衙,民生阵法卡得很紧。但是臣作为南衙右使,深刻地认识到民生大计于江山社稷的重要性,在现在这个没有战争的年代,没必要给北衙如此宽裕的支出。相反,对于有很大收入优势的南衙,不但不应该卡支出,反而应该加大支出,这样才能让南衙更好地建设民生,保障百姓的生活,这样才是利民的根本。”

 徐璋听完后,抚掌道:“说得好!继续说。”

 “而且,”瑾石微笑着抬头,“臣以为,绘阵司的收支权力应该还回户部为好。臣昨夜对账目进行了简单的核算,南衙的进项远大于支出,那相对来说,如果不用把银钱补到北衙,绘阵司完全可以在实现自收自支的情况下,将额外的银钱充入国库,这样也能由户部对大沐其他需要用钱的地方进行统一的安排。”

 瑾石说得徐璋连连点头,然后他站起身,亲自把瑾石搀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朕就说,朕的眼光没问题,你能有如此想法,作出如此计划,很好!”

 然后他转而叹息道:“梁方这几年的辛劳朕是真的看在眼里,包括当年他要把绘阵司自收自支的权力要回来,朕都是鼎力支持。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他实在是……唉,太犟了!他是个厉害的绘阵师,可却不是一个好的九曜国师。在战乱的年代,需要他这样的人,可现在没什么战事,他……还是管好他自己的北衙就好!而你——”

 徐璋的脸上浮现赞许的神色:“不愧是元九曜的徒弟,从小和元九曜云游,深知民生的重要性,比起他,你更适合当这绘阵司的国师。你这次去秋巡也好,让各地笔墨亭都认认人,毕竟你现在不止是南衙的右使,更是今后统领他们的国师!等梁方回来,朕就让他着手让位的事宜!”

 瑾石恭敬地跪了下来:“臣谢主隆恩!”

 “不过,这个时间点去的话,菁江的素商平峰应该可以收了。”徐璋笑着说道,“菁江石锦镇,有一家百年茶园,那里的素商平峰甚好。”

 瑾石淡淡道:“臣会为陛下留意的。”

 末伏早已出,处暑的秋老虎让人十分地不舒服,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外面便快速地冷了下来。

 南衙右使的秋巡队伍只有三人,瑾石带着绘阵司的文牒和鱼符上路。

 琢屏县的一家客栈内,瑾石和刘松在雅阁谨慎地布下阵法。

 “你到底怎么说服的皇帝,”陆年年女扮男装把茶水给三人斟上,“他居然放你出来了?”

 “他觉得我看了绘阵司的账目,然后身为南衙右使对银钱的分配产生了怨怼,认为自己离间成功了呗。”瑾石平静地说道。

 “不过国师确实对南衙的银钱分配卡得比较紧,”刘松却道,“我听说每次都刚好卡在他们能完成但是一点油水都捞不到的线,国师对民生阵法也是挺了解的。”

 瑾石无奈:“那不是有陶柏阳在么,梁方给他们多划一分银钱他们能贪十分,就算没给他们多划钱,他们自己也敢偷工减料,不然之前那个溃坝之灾哪儿来的。”

 刘松看着他:“你这就叫——”

 “——情人眼里出西施。”陆年年接话道。

 这话一出,房间里的氛围顿时由紧张变得有些放松。

 元初下落不明、梁方带病赴北境,还有和皇帝的斡旋,这些日子里瑾石的神经一直紧绷,就像陆年礼说的那样,短短的时间内,瑾石变了很多。

 现在刘松和陆年年一唱一和,让瑾石的心情也稍稍从那些事情里放松出来。

第89章 第089章(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那么大一软萌竹马呢?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我那么大一软萌竹马呢?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