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假亦真时34

  明渊帝听到此言,终是满意离开。不消一个时辰,流水似的首饰补品便又送入东宫,楚筠随意翻看着,不觉喃喃。

  “父皇倒是不必担忧,区区一个慕寒之,还不至于让我倾心以待。”

  第二日上朝时,便有大臣提出夏日将至,加固堤坝之事便该提上日程。

  慕寒之便开口问道,“元贞国如今大大小小不下两百处堤坝,若没有上百万的银两可修不下来,不知元贞国国库可能承受?”

  宰相便出列回话,“太子既然对元贞国的堤坝如此了解,不知太子有何对策?”

  慕寒之面含笑意,缓缓开口,“元贞国虽有两百处堤坝,但大小不一,所耗银两也有不同,自不能一以概之,应实地勘察,因地而异。”

  “本宫手下的温大人在国中主管工部,修筑堤坝也颇有经验,便让他主理此事,再派各处州府官员呈报堤坝受损情况。至于银钱上,本宫也知道如今元贞国国库短缺,萧国愿出五十万两银子帮衬一二。”

  宰相自听见慕寒之出言时便知道,他欲插手此事,没想到竟想让萧国的大臣主理修筑堤坝一事,本来欲出言反对,却复又提出萧国愿以银两接济,五十万两银子已抵得过一季赋税,心下有了成算,便压下不提。

  玄奕帝见无人反对,便道,“太子有心了,便待朕考虑几日吧。”

  各臣又奏了些琐事,简单商议过便罢了,待散朝之后,宰相、兵部尚书、郁文亭等人便又入了乾瑞宫议事,见人来齐,玄奕帝便审视着开口。

  “众卿方才并未出言反对,这是为何?”

  宰相与姜维对视一眼,方才回道,“陛下,此事摆明就是慕寒之想介入国中政事,虽有夺权之嫌,但如今国库空虚也是事实,倒不如借势解决眼下的为难之事,让慕寒之以为自己得了极大的好处。此举乃顺势而为,暂且蛰伏,方有后话。”

  散朝后慕寒之同赫连羽一起走出宫门,一旁的大臣忍不住出言,“殿下,五十万两之数,可会太多,平白养得元贞国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岂不是滋生反抗之心?”

  慕寒之微微一笑,“他们如此想,不是很好么?”

  见大臣还是不解,便接着解释,“他们若觉得占了便宜,便会放松警惕,更何况此举是为了得民心,修筑堤坝如此重要的民生,竟需要萧国的帮助才能完成,难道百姓不对元贞国失望吗?待我国日后兼并元贞国,百姓也不易生出逆反之心,此乃放长线,钓大鱼。”

  大臣这才恍然大悟,恭谨退朝一边。在慕寒之看来,元贞国日后乃囊中之物,自然不想吞并之时民生凋敝。此举有益于民生,易得民心,他深谙此道,也并不担忧元贞国朝臣察觉他的心思。

  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自然需要别人替自己解决,所以慕寒之料想元贞国并不会反对。既已插手元贞国政事,便不必顾及许多,以阳谋之,若此时拿乔,反而是司马昭之心,甚是无趣了。

  路上他见赫连羽垂眸,不发一语,常年戴着的玉佩竟没了,便开口询问,“你家传的玉佩怎么不见了?”

  赫连羽闻言回过神来,看了眼腰间才笑着道,“殿下倒是细致入微,不过玉佩有人好好保管着,微臣不着急。”

  慕寒之一挑眉,“你不自己好生保管,竟放心旁人?仔细弄丢了你父亲收拾你。”

  赫连羽只得无奈,“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自是该赔的。”

  慕寒之此时更疑惑了,见赫连羽的神情也与往日不同,“什么东西如此贵重,竟非要玉佩赔才行。”

  赫连羽只说是件极为紧要的东西,便轻笑着走出宫门,借故先行一步,留下慕寒之若有所思。

  不远处的郁文亭望着慕寒之乘车离去,心下也有了思量,马车在街上随意绕了两圈便沿着僻静的小路行至慕寒之府邸的后门。

  府里的小厮也极有眼力见,将郁文亭先引入府中方才询问来人身份,待郁文亭递了帖子便在廊下等候,直到小厮折返,将郁文亭请进花园。

  慕寒之所居府邸极为宽敞,院落高低错落,景致雅致,他此刻正在花园中煮茶,行云流水间自带悠然之感。郁文亭走近便看见此状,只觉得这慕寒之本就应似闲云野鹤一般,不问俗事。

  正神游天外时,便遇上慕寒之抬起的眼光,只一瞬的冷漠,下一秒便已是满目春风,竟像是幻觉。

  他笑着开口,“郁大人,请坐吧,今日怎的有空光临寒舍?”

  郁文亭自然不敢托大,躬身向慕寒之行礼,“微臣参见太子殿下,今日请见未曾事先通传,还望殿下恕罪。”

  慕寒之半起身给他也倒了杯茶,“怎会,郁大人整日忙于政事,得空前来本宫自然欢迎。”

  郁文亭并未推辞,侧身坐下,拿起茶盏细品了一番,直道“太子殿下茶艺了得,这煮茶如做人,须得平心静气、不受俗世烦扰,自得天人之境,方得古人真传,微臣叹服。”

  慕寒之听了这一番恭维之言并无太大反应,只盯着炉子,一时间庭中只闻水沸之声,郁文亭见状也明白,太子并不欲花功夫应对这些恭维奉承之言,便说明了来意。

  “殿下,今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微臣虽愚钝,但也知道元贞国只怕气数已尽,萧国吞并元贞国如探囊取物,仅是时间早晚罢了,故微臣前来向殿下表明忠心,日后单凭殿下驱遣,鞍前马后,只求他日萧国一统天下之时殿下能稍稍念及微臣的忠心。”

  慕寒之见他表露忠心,便和颜悦色地开口,“郁大人知道审时度势,果然是聪明人,只是此话终是浮于表面,不知郁大人真正的诚意在哪?”

  慕寒之并不是能轻易糊弄过去的,如果没有实际行动,难保郁文亭为自己留有余地,将来或许是祸患也未可知。

  郁文亭便正色道,“殿下,前几日于乾瑞宫议事时,依稀听闻陛下在军队上有所动作,欲提拔年轻将校以壮大元贞国军队实力,缓解眼下青黄不接之困,但具体如何施行却并未详说。还有……”

  慕寒之见他欲言又止,便道,“郁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郁文亭思忖一番才复又开口,“殿下可记得当日北疆五万驻军被调回京中一事?”

  慕寒之点头,“自然记得,若没有遇此良机,只怕拿下北疆也不会如此顺利。”

  郁文亭谄媚着应声,“殿下可能不知,当日调遣北疆驻军回京一事正是由微臣向陛下提议的。”

  慕寒之抿了口茶,垂着眸子看不清情绪,“竟是如此,那郁大人可是于萧国有功之人了。今日大人的来意本宫已知晓,自然明白大人的立场,日后若陛下又何动作,郁大人可定要前来告知,本宫也不会忘记大人之功。”

  见慕寒之已有倦色,郁文亭便不再多留,辞了出来,趁着日薄西山之前回了府。

  赫连羽待郁文亭离去之后,才走进院中,“殿下,不知那位大人是谁?”

  慕寒之斜靠在椅子上,翻着炉子里的炭火回道,“那是郁文亭,如今乃元贞国金紫光禄大夫。”

  赫连羽听此人姓郁,便开口问道,“郁文亭?他家可是有个女儿叫华枝的?”

  慕寒之难得听见这人打听姑娘,面上自然浮上好奇之色。

  “今日倒是奇了,你竟打听起姑娘家的事了,难不成是听见了京城中的传闻?”

  作者有话说:

  人就是有很多面,人类本质就是双标的哈哈哈~

  遇到牵动自己情绪的人,自然就会变,丝毫都不讲道理。

第19章 假亦真时3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玉羽拂华枝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玉羽拂华枝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