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两场战后, 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 谁去收战果,新的土地如何处理, 琉球很好处理,圣上决定琉球作为通商点,作为一个府城进行管理。

  主要是罗刹割让的那一块, 西伯利亚那一块土地因为寒冷,比较荒凉, 人也很少, 朝中其实不少人觉得拿下这块土地得不偿失。

  沈陵可不允许他们把这块土地糟蹋了,如果可以, 他还想再往北要点地, 天知道西伯利亚那一块的矿产以及石油资源多丰富,等工业发展起来, 那边就是原料库。

  谈判过后,双方签完条约,沈陵就生了一场病,太医说是太过劳累导致了,圣上赐下补品,赏了他一个月的假期。

  两个儿子都吓坏了, 书也不让他看, 就按着他让他在床上休息, 好了之后也不让他去书房, 木活也不让他做。

  沈陵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沈世沐非常简单粗暴,把他往门外一推,再让人去叫齐王。

  “爹,儿子真觉得你太不会玩乐了,你觉得的休息就是做做木活看看书陪陪我们,这些年你又顾家里又顾朝政,没让自己停过,这些日子还是让齐王叔带你去玩一玩吧。”

  沈陵被儿子吐槽不会玩???先是懵逼,随后好笑之余又有许些感动,想想这两年,好似真的没怎么为自己活过。

  沈世沐忽然之间就像是长大了,先前他一心想着出去,如今却能安安分分待在家里,帮家里做些事情。

  这样也好,他总归要担负起属于他的责任,沈陵坐到这个位置上,他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受到的诱惑也会很大。

  三十多岁的中枢大臣,在文朝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太年轻了,可难得的文武百官皆没话说,只有几个跳梁小丑捏着年龄说事。

  武官们那边没得说,这两场胜仗,要不是沈陵的新型火炮,哪有这么少的伤亡,永安侯、吴将军、陈老将军就是坚定的拥护者。

  文官那边心情就复杂的多了,文人相轻,但在沈陵身上,却没有这种说法了,沈陵不像是标准的文官,什么样才叫标准的文官呢?

  有一回曾跃因大摆宴席受到言官的弹劾,没过几日就写一篇文章,邀请各个大人欣赏,那文章一个脏字不漏,隐喻明喻将那言官讽刺得好些日子没敢出来应酬。

  文官多数爱耍弄文笔,刻薄就在那只笔中。

  但沈陵好似缺少了那么点文官基因,自从中了进士之后,他就很少写文章了,文章长进也不大,写公文比较多。

  和文官的委婉不同,沈陵素来是直来直去的,有一说一,也并非热衷应酬,但多数人同他共事过后,都不得不承认沈陵的办事能力出众。

  在中枢院的时候还名声不显,被胡玮和曾跃的光芒所笼罩,一直到淮南府时期,才渐渐有了名号。若说年少成名肯定不算,但大器晚成更不似,没想到他后来居上,三十多岁坐到中枢大臣,历史上也不知道能有几个,胡玮早已入了黄土,原本曾跃是他们这一辈最有可能入中枢院的,还差一步。

  比起其他人对中枢大臣这个职位的追捧,沈陵反倒是有些遗憾,人生不可能一直站在巅峰,总有起伏,在攀爬的过程中抵达制高点就会走下坡路,假如说二品官是顶峰,他以前是五品的时候,可能有二三十年往上走的时间,如今提前抵达了,再往上走基本上不太可能。

  他才三十多岁,无法预料到后半辈子,但沈陵做好了心理准备。

  “年年说的对,你啊,就是太不会玩了。”齐王看着下面的戏台子,指着前边说道:“今儿可是这戏班子的名角出演,你瞧瞧,下边人都坐满了的。”

  沈陵喝了口茶,很想和他一样享受,奈何他对京剧没什么兴趣,如今可能还称不上京剧,不过来古代后,难免在一些宴席上会看看各个地方的戏曲,沈陵也能听得懂,放现代他可听不懂。

  沈陵忍不住嘀咕:“让我来看戏,还不如让我做点活。”

  齐王耳朵好使,瞥了他一眼:“孩子一片心意为你好,皇兄都让你歇息了,还惦记着你那些活。”

  “我不做那些活,谁做东西出来给你玩?”沈陵也瞥了他一眼。

  齐王立即变了个脸色,屁股挪了挪,往他那边斜,轻咳两声,道:“你又想出什么好点子了?哎,前两年你忙成那样,我也没好意思问你,你如今可算能清闲一些了。”

  沈陵只不过是这么说说,可真没想做什么,见他这殷切的眼神,沈陵想了想,说道:“不如明日一起去我的庄子上,我家庄子上新培育出了几种菜,我请你吃些特别的。”

  虽不是好玩的,但好吃的也成,齐王除了爱玩就是爱吃,想想火锅和烧烤,齐王立即应道:“好啊!”

  沈陵两年前向齐王讨要了两个精通嫁接的师傅,开始培育蔬菜的新品种,其中最好培育的就是芸薹家族,芸薹家族最著名的可能就是白菜,但甘蓝、花菜和白菜是兄弟。

  白菜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菜,甘蓝也就是包菜,沈陵目前吃到的和后世还是有差别的,后世的蔬菜都是经过人工栽培后,最适合种植以及食用的品种,但如今这种没有人为干预情况下省长的蔬菜远不如后世经过改造的。

  沈陵让人就培育新品种,原本养在家里的番茄也带过来了,今年培育出了大一点的番茄,以前那小小的就和圣女果一样。

  沈陵请齐王吃了一顿番茄炒蛋、番茄蛋花汤还有手撕包菜后,齐王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讨要了不少番茄回去,他偏好这一口酸酸甜甜的。

  沈陵让人收拾了两箩筐,送了齐王,自然宫中也不能落下。

  经过培育的番茄谁都无法和灯笼果联系起来,曾经灯笼树刚出来的时候,重金难求,如今却成了寻常的家中盆栽,原因无他,这种树太好种植了。

  番茄炒蛋在后世简直就是国民菜,不会做菜的会做菜的,都能炒上一盆。而如今反而成了新鲜货,果然是物以希为贵。

  这下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不少人都找上门要番茄,沈陵这番茄也才刚培育成功,还没有生产太多呢,只能让他们等明年,品种稳定之后,送他们一些种子也行。

  打了两场仗,国库反而没有空虚,把西班牙人赶走之后,他们在琉球建立通商点,显然更方便邻邦小国来往。

  至于西伯利亚地区,沈陵提议可以派人去搜查一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做皇帝的还能嫌弃疆土太大?

  沈陵从工部进入户部,掌管天下财政,工部的事情暂时都交接了,西班牙人的船只带回来研究了一下,以后海船可以继续改进。在工部这么多年忽然调出来还是有些可惜,不过也没办法。

  原本掌管户部的是宋奇,宋奇退下来了,一是他的年岁差不多了,二是他这个时候退下来,算是急流勇退,为自己的后辈着想。

  他还未完全致仕,只不过不太管事,圣上自然要做足了姿态,再三挽留,等差不多时机,宋奇定是要致仕了。

  宋奇对沈陵推心置腹:“身在这个位置,许多事情都会身不由己,你如今和圣上关系融洽,可圣心难测,伴君如伴虎......”

  进入中枢院之后,好处也是有的,他手中的权利更大了一些,做一些决策性的事情更容易,不过也得更谨慎,他的一个决策可能会影响很多人。

  户部的工作不比工作的轻松,尤其到了年关,各地的年度开支都要呈上来,沈陵管理户部之后,进行了一系列规整,他将财务报表更细致化,并且按照半年、年度分,要求地方按规定时间提供规定报表。

  向圣上提议,地方也应设立户部,由中央管辖,沈陵这样的做法是希望财政权先独立出来,地方行政官员手中的权利太过集中,沈陵认为地方长官手中只有行政权最为合适,司法权也应独立出来。

  但他如今也只能一步步来,财政权先分开来,这样一来,也是分割了地方官员的权利,这是比较符合皇权集中的一种做法。

  在争论了大半年之后,圣上决定设立地方户部,同时削减地方不必要的人员,即便如今国库依靠海外贸易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商业越来越充盈,但在所有王朝后期,冗官都是一个原因,官员体系太过沉重会成为负担。

  由于国外大量白银的流入,对国内的物价也是造成影响的,国外的商品虽然也有进入国内,但外汇顺差比较大。

  偏远地区影响较小,对于大型城市的物价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与此同时,许多商人开始大量招人,尤其是织造业,所以江南一带率先发展起来,开始出现了工厂的雏形。

  海外贸易之后,谁也不敢提禁商的事情,沈陵也不用在小心翼翼维护商业了,如今反而要考虑如何合理收税。

  商税一定要收的,如今收商税的商品少之甚少,织造收税已经有好些年了,沈陵上任后,又根据大环境调整了一下税率。现在很多东西大家都开始习惯于买成品了,衣服是其中之一,鞋子也开始了,原本鞋垫都是根据每个人的脚专门剪裁的,现在有尺码,差一两个手指又没事。

  木器具也是,渐渐习惯了需要的时候就去买一个,不用等,还方便。这种习惯就会带动商品的发展。

  沈陵四十岁的时候,圣上开始放权了,移交给太子,前几年因皇位,沈陵也深受皇家权威斗争的迫害,总算圣上确定了继承人,圣上三次封禅泰山,可能因在位时太过操劳,去年大病了一场,之后就渐渐开始移交权利了。

  两年后,圣上退位,太子登基,隔年的春闱中,沈世沐中了探花郎,入中枢院。

  可能是当初沈陵没有站队,当今天子对他还是有些隔阂的,沈陵虽不在意,但到底还是担忧影响两个孩子的前程,恰好听闻圣上有意向欧洲那边通商。

  沈陵这些年一直很希望船队能去欧洲和北美,经过深思熟虑,沈陵准备亲自带商队前往。

第147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功名路[科举]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功名路[科举]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