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爷爷, 咱们今天吃什么?”

  “吃小土豆好不好?”

  “不行!不能吃小土豆!”

  沈陵抱起孙儿, 给他擦了擦额角的汗水, 笑着说道:“昨天的土豆泥好不好吃?”

  小土豆神色纠结,撅着嘴:“好吃~”

  因为是在土豆培育出来的那一年出生的, 家里就给他取了个小名, 小土豆, 觉得土豆好养活又高产, 叫起来也可爱。

  小土豆很喜欢跟着爷爷,爷爷会给他讲很多有趣的故事,还会带他玩。

  沈陵带着小土豆逛了一圈菜地,然后摘了点菜,小土豆提着自己的专属小菜篮, 沈陵给他放了几颗小菜, 爷孙两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文以苓看到爷孙俩,也不禁展露了笑容, 小土豆哒哒哒地迈着小腿跑过去:“奶奶!小土豆摘菜回来了!”

  文以苓心都化了, 揉了揉孙儿的软发, 道:“好, 奶奶让人去做菜菜, 小土豆今天想吃什么?”

  小土豆趴在文以苓的膝盖上奶声奶气地说这自己想吃的菜色, 在庄子里玩了一上午,他也累了, 沈陵让丫鬟抱他下去休息。

  沈陵坐文以苓身边, 从袖子里拿出藏好的花, 要在那小子身边偷藏一束花可不容易,递给文以苓,道:“阿苓,我看这花开得不错,配你。”

  文以苓一边接过那束花,一边嗔怪道:“我都一把年纪了。”

  “哪有一把年纪,你这头发还黑着。再说了,你什么岁数,我都能送你花。”

  文以苓脸烧得慌,不过闻着花香,心旷神怡,说道:“我去把它插起来,对了,一会儿齐王和安亲王要来。”

  沈陵抱怨道:“这两家伙真是一天都不放过我。”

  文以苓笑着说:“安亲王估计是来看小土豆的。”

  “安亲王也太贪心了,珍珠在他那里还不够啊!”说起这个沈陵就郁闷。

  安亲王非常疼爱小土豆,隔三差五就要带他去王府玩,去年大儿媳妇又生了个闺女,是两家的掌珠,也算是圆了沈陵的女儿梦,对小孙女十分疼爱,来庄子之前被安亲王接过去了。

  抱怨归抱怨,还是让厨房做了他们爱吃的菜,估计还会拖家带口,专门让人做了一桌小孩子爱吃的。

  安亲王带着珍珠和他的两个孙子,齐王带着瑞哥儿的嫡长子,沈爷爷沈奶奶叫得此起披伏,这群孩子格外喜爱沈陵,因为沈陵经常会做些新奇的小玩具给他们玩,也非常喜欢来沈家。

  小土豆可高兴了,见到这么多朋友。

  珍珠看到沈陵和文以苓就不要安亲王了,身子往那边拗,口齿不清地叫唤着:“爷爷~奶奶~”

  安亲王把她给沈陵,笑骂道:“见了爷爷就不要外公了。”

  沈陵抱着这软乎乎的孩子,还带着奶香,珍珠搂着沈陵,笑得好开心,腻乎乎地说:“珠珠,想,想爷爷!”

  沈陵笑得一脸宠溺,柔声道:“爷爷也想珠珠了。”

  珍珠和爷爷亲昵过后就要去找奶奶了。

  孩子们也去庄子里的游乐园玩了,屋子里总算清净了。

  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三个老年人了,沈陵看了看安亲王和齐王,两个人白发都长出来了,沈陵这些年放下了不少朝堂之事,注重养生,白头发不多。

  这几年他和曾跃越行越远,这不得不走远一些,曾跃也是中枢大臣,圣上是不愿意看到他们两个关系太好的,在曾跃成为中枢大臣之后,他们两个心照不宣地演了一出政见不合的戏码,正是分道扬镳。

  年纪越大,朋友越少,还有以前的朋友渐行渐远,位置坐得越高,利益牵扯越多,到底不如以前纯粹了,这也是沈陵比较遗憾的。

  好在汤鸣则和严清辉一直坚定地站在他这边,他们三家的利益密不可分。

  “孝原,你真的决定好了?你今年才五十多,圣上又如此器重你,你这提前致仕太可惜了。”安亲王说道。

  沈陵道:“我爹娘这么大岁数了,我娘这几年身体也不好,他们跟着我离开建康府这么多年,安安总算成亲了。”

  沈陵打算提前致仕,在这个位置上坐久了,对权力愈发看淡了,他对权力本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倒不如回老家开个几亩地,好好研究一下水稻,做做自己的研究,这几年沈陵一直翻译外国的著作。

  沈世铖深受这些影响,他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延续沈陵的脚步,如今在工部任职,沈陵曾经交他的结合西方的一些科学著作,他对力学也有了自己的研究,他最近在写一本力学著作,沈陵还挺期待。

  这个儿子性子慢,在婚事上尤其,前几年他的亲事简直就是全家的心病,除了沈陵,文以苓还怪沈陵的态度,就是他这个态度,让沈世铖肆无忌惮,就是不成亲,好不容易前年松口了,看中了个小八岁的姑娘,人家姑娘竟然也中意他,能怎么办,他乐意成亲文以苓都烧高香了。

  齐王不满地说:“你这一走,我改上哪里玩去。”

  沈陵笑着说道:“你孙子孙女还不够你玩?我又不是不会回来。”

  沈陵已经和圣上再三请辞了,圣上终于同意了,下个月沈陵就会启程回建康府,至少要给二老送终,二老如今将近八十,古代能活到百岁的太少了,方氏这些年身体时好时不好,沈陵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前几年送走了老师和师母,虽然岳父是侄子,但老师对其犹如父亲,他照父亲之礼丁忧,回乡守孝,文启盛的媳妇是好生养的,如今过继了一个孩子给老师早逝的儿子,也算是有后。

  安亲王觉得他仕途正值巅峰,颇为可惜,圣上最近还有意让他做太傅。正是这个原因,沈陵才更想回乡,谁能有一直在巅峰,急流勇退也是保全自己,他在中枢院做得太久了。

  “年年如今在鸿胪寺做得很好,安安在工部我也不用操心,孩子大了,路是他们自己走的,我在上面反而碍着他们,早点退下来也没什么不好,前半辈子太劳累......”

  *

  “皇上,沈大人启程回建康府了。”

  屋子里一片寂静,圣上似是叹息,道:“他也是三朝元老了,他这一走,朕竟一时想不出谁能替他的位置。”

  那人头又低下去几分,那又为何放沈大人走。

  为什么,自然是不希望他根基太深,二十多年的中枢大臣,古往今来怕是少有。

  圣上内心复杂,几位中枢大臣中,他最喜欢的可能是就是沈陵,所以才会容忍他做二十几年的中枢大臣,也正是他不结党营私隐私的性子让他这么些年都能坐得稳当,可是他坐得太稳了......

  *

  沈陵离京时,孙儿孙女哭得稀里哗啦,沈陵也很心疼,只能等他们大一些再送来建康府玩。

  这一路行驶得很慢,会在沿岸停留,各地官员都邀请他游玩或是讲学,时隔这么多年,沈陵难得像十七八岁时那么轻松,身上没了负担。

  沈陵在民间的名声很响亮,红薯、土豆在民间推广之后,因为产量高、容易种植,百姓都爱种,短短几年,粮食产量增加了一倍,这样下去,温饱不成问题。

  一路游山玩水到建康府,二老回到故乡,像是焕发了新生,但也有难过的地方,这个岁数,老家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

  大伯大伯母还有二伯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二伯母,齐老爷走得更早。三妞也六十多岁了,白发苍苍,见着老父老母,跪在跟前哭,这个岁数还能有父母叫,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在回来之前,沈陵就书信回来让人修建了一下家里,开辟一片地,家里又重新建过了,三家单独一个大宅子,通一个小门可以相互串门。

  大房二房都有中进士的后辈,沈陵不爱以科举评判后辈有没有出息,读书固然地位高,但天底下又不是这一条路。

  回到建康府,有不少人想拜访他,他能从他们眼中找到他年轻时的神色,有带名利心的也有真心求学的,沈陵没想过收学生,但他设置了一个信箱,有问题可以投入信箱,附上他的地址,他会回信。

  他在建康府翻译翻译书籍,研究一下水稻,陪陪父母和妻子,日子过得很是平静,他找了许多侍农好手,专门研究提高粮食产量,其次研究化肥,现在的肥料比较单一。

  回建康府的第三年,方氏先去了,隔了几日沈全在睡梦中再也未起来过,一下子失去了父母,沈陵悲痛得病倒了,父母在尚有来处,如今只剩归途,缓了好久才好。

  远在京城的两个孩子都吓到了,送小土豆来陪他。

  一直到沈陵六十二岁时,沈陵终于研究出了一种高产的水稻,是不是后世的杂交水稻他不知道,但是比如今种得产量高是肯定的。

  沈陵毫不犹豫将种子递上京城,圣上再次请他出山,沈陵虽是回绝了,但拗不住孙子孙女,回了京城。

  沈世沐已经成了商务部的司长,经常会出访国家,他学习了四门外语。沈世铖改良了沈陵留下来的蒸汽机,他正准备将蒸汽机搭载在轮船上......

  沈陵相信八国联军侵华的悲剧不会再重演,也不会再有清军,矛盾始终存在,但国家仍在发展,在他看来这就够了。

  人地矛盾永远都会有,阶级冲突不会消失,有矛盾才会有发展。

  当新皇宣布要开拓疆土时,沈陵怔然而惆怅。

  “老祖宗,你在看什么呀!”小土豆的儿子绕着他转。

  沈陵回过神来:“我在看天上。”

  “天上什么都没有。”孩子也学着他看天上。

  沈陵苍老的手掌覆在他的头顶,笑着说:“它什么都有,只是我们看不到。”

  孩子眨巴着眼睛:“怎么样才能飞到天上去?”

  “是个好问题,等你想出来了告诉老祖宗好不好?”

  “好啊,我一定告诉老祖宗!”

第149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功名路[科举]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功名路[科举]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