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对于“跟玄凌先生做邻居”这件事兴奋不已的,除了黄栌,还有一个王文轩。

  他那天跟驴较劲,导致精疲力尽,回到房间后,喝了些热水便昏沉睡去。

  再醒来时,只觉得口干舌燥,四肢酸软,窗外已是落霞满天。

  得知玄凌先生已然离开,王文轩不由得捶胸顿足,深深遗憾,不过听说玄凌先生会在附近建别院长住,他又瞬间精神了起来。

  王文轩自被楚天竹师徒二人从猴子手中救出,已有月余。

  他原本打算暂住几日,教会了黄栌晒茶就走,然而楚天竹突然离开,他不放心黄栌一人,便留了下来。

  只是在这里住了一个月,渐渐习惯清净的生活后,又听说季玄凌要在附近建别院,他已经不太想走了。

  王文轩打定主意:“不知不觉,在下已在竹仙师家中借住月余,心中倍感不安……”

  黄栌促狭道:“是啊是啊,我看你吃得饱睡得香,不安得人都肿了一圈。”

  王文轩不由自主的摸了摸新长出的小肚子:“在下只是昨日心情激荡,没休息好,有些水肿,咳……说正事呢,莫要顽笑。”

  “总是借住在仙师家里,也不是个办法,我想在山上茶树母株附近,新辟一座茶园。此间的茶叶是极好的,只是不为人知,埋没于山间,等我开起了茶园,定能让它们名扬海内。”王文轩信心满满的说。

  在他和黄栌这段时间的精心照顾下,茶树母株吸足了养分,喝饱了水,重新焕发出生机,变得郁郁葱葱,让他们极受鼓舞。

  楚天竹不知外界茶叶的价格,但他时常饮茶,能感觉到,这些茶叶确实是好东西。

  “你若想做,便去做。我会很愿意去买你的茶。”

  王文轩得了仙师这番鼓励,更加积极,饭也不吃,就回房写信,要家人速速稍些银钱来,助他成就一番事业。

  他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再拿了先前尚未寄出的那封讨酒信,合二为一,送到山下驿站去了。

  数日后,他这封格外厚重的信件被送到青州王家,立时在家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家人素知他是个只知埋头苦读的书虫,从来不通庶务。眼下突然写信回来要酒要钱,句句不离什么仙师,怕不是在外面被人诓骗了去!

  王文轩家中老父母担忧不已,召集全家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让家中一向可靠的长子王文举,亲到仙山一探究竟。

  楚天竹在固定穿越点附近搭了个简易竹屋。从这里穿过密林,走上十分钟,就可到达那棵溪边大树,日后要转移物资,十分方便。

  此处远离村人猎户时常出没的区域,便于藏匿,位置极佳。即便制作火·药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也不会误伤路人。

  虽然现在还只有一间四面透风的简陋小屋,但未来会一步一步改造,变成一间秘密工坊。

  黄栌没有如往常一样跟在师父身后。

  自从季玄凌的别院建好后,黄栌每天的行程就变成了早晨起来练功,上午去别院听季玄凌传授文章学问、处世之道,下午自行研习课业。

  季玄凌的别院,与仙山区域常见的青灰色建筑不同。

  作为主体建筑的楼阁涂了红漆,门窗梁柱等亦是精雕细琢、色彩斑斓。进入竹林后,老远就能看见这座飞檐高挑的豪华朱阁。

  院墙上刷了粉,每逢晴朗的夜晚,皓月当空之时,便有竹影横斜,落于白墙之上,如同一幅长长的水墨风景画。

  安排好黄栌后,楚天竹就开始了他的“炼丹”大业。每日除了晨起训练黄栌之外,便是闷头在新建的竹屋中研磨材料。

  他请村长放出话去,说山上的竹仙师要开始炼制丹药,长期收购炼丹所需的材料,并列出了收购清单。

  清单中罗列了一些寻常补气养血的药材,并将硫磺、硝石等物巧妙的混入其中,使人看不出他真正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自古以来,仙师们炼丹时,都会在丹炉中放入种种矿物。

  他们认为草木岁岁枯荣,不可长久,使用草木作为材料,炼出的仙丹无法助人长生。

  金石则不同,不惧火炼,千年不朽。

  甚至有人会在丹炉中混入金箔、水银等物,以求炼出能使人白日飞升、不老不死的金丹。

  与他们相比,楚天竹收购丹砂、硝石、硫磺等矿物,实在算不得什么稀奇。

  至于炼丹所需的丹炉,原本定制新炉需要数月,不过眼下就有一个现成的。

  先前住在大王庄的柳仙师回乡做官去了,他置办的宅子却暂时无人接手。

  乡里人买不起这等宅院,城里人又不愿到这偏僻地方来住,因此一直空置,只留一个老管家在此照看,寻找买主。

  宅子里除了带不走的大件家具,还有一座半人高的丹炉。

  柳仙师对炼丹之术一窍不通,炸了几次炉,把这丹炉炸得灰头土脸,不堪入目。

  几位本欲接手的仙师看过实物后,都连连摇头,不肯成交了。

  如是数次,山中或真或假的仙师们都听说这丹炉实是个废品,不再前来。

  宅子还三不五时有人来询,香炉无人问津。

  因此楚天竹一露出要购买丹炉的意思,老管家生怕他跑了,一开口就开出一个极低的价格。

  柳仙师先前不过白身,现在已在卢州做了官,地位水涨船高。

  人说宰相门房七品官,官员家中的管事、仆从出门办事时,一说自己是某某大人府上的,地位立时与旁人不同了。

  老管家迫不及待的想处理掉大王庄这点事务,好早日回卢州,去当他的风光大管家。

  管家给出的价格,大概相当于定制一个全新丹炉价格的十分之一,楚天竹欣然接受。

  他又没打算真的炼丹,便宜购入一个丹炉,只为装装样子,以防有好事者前来刺探。

  见这位竹仙师点头,老管家笑逐颜开,终于处理掉了这个烫手山芋。丹炉虽然没卖到东家要求的价格,但只要卖宅子时稍微抬一抬,便可找补回来。

  楚天竹雇了马车,把沉重的丹炉运回山中,又采买了一些工具,炼丹工坊已初具雏形。

  这段时间,陆续有村民送来清单上的矿石材料,他立即开始着手加工。

  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放出消息,声称炼制出一炉“辟谷丹”,待价而沽,换来的钱财,用于后续收购材料。

  就在楚天竹勤勤恳恳的搓材料时,一个来自青州的商队,出现在黄家村。

  他们拿了一封写了仙居地址的信,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半山竹林。

  为首之人身材微胖,须发很重,穿着一身轻薄的靛蓝丝衣,手中折扇不停扇动,依然热得汗流浃背。

  他叩响竹林仙居的院门。

  此时黄栌在别院读书,楚天竹在山中“炼丹”,家中只剩王文轩一人。

  王文轩极不情愿的放下书,前去开门。他眼神不好,动作也慢,拖拖拉拉的。

  但叩门之人似乎极有耐性,不疾不徐的叩门三声,稍作等待后,以同样的节奏再叩三声,循环往复。

  王文轩神情飘忽的打开院门,口中念念有词。他的思绪还停留在书中,双目茫然,因此开门之后迷瞪了好一会儿,才恍然惊觉:“大哥!你怎么来了?”

  来者正是王文轩的长兄,王文举。

  王家在青州经营药材生意,已有三代,是本地人尽皆知的百年传承老品牌。

  经营的药房“百草堂”在青州共有十余家分店,向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口碑极好。

  王文轩的父母担心他被奸人所骗,特意要他大哥王文举到仙山一探究竟,无论如何,尽量将王文轩带回家中,方便照拂。

  仙山位于京州西北与卢州交界之处,青州位于东南。王文举要到仙山,需得先进京州,再从京州转道向西。

  京州自开元定都以来三百余年间,已发展成人人向往的繁华之地。王文举身为商人,路过京州怎能空手而归,于是他干脆拉起个小型商队来。

  外地行商进京,如果没有门路,很难取信于人,再好的商品,也卖不出好价格。

  但若有双方都认识的熟人作保,持荐书拜访,京州本地商户知道这是可信任的人,态度自然不同。

  王家在青州发展许久,枝繁叶茂,人脉广泛,各行各业皆有渠道。王文举多方联系之下,拿到了好几份荐书。

  一切准备停当,他带着年轻力壮的家丁伙计共十名,并一位精干的管事,赶着五辆装满青州药材、土产的马车,一路往京州去了。

  他在京州把货品脱手,大赚了一笔,之后就马不停蹄的来到小弟王文轩信中所留地址,一探究竟。

  王文轩把大哥迎进屋内,泡茶招待他。

  “没想到大哥竟亲自来了,家里也觉得我这个茶园有前途?快尝尝这茶,待会带大哥亲眼去看看百年母株。”

  “确实不错,茶香浓郁,令人口舌生津,消暑解乏。”王文举放下茶杯,细细打量弟弟,“一段时间没见,家人本以为你在山中吃苦,十分担忧。今日一见,却健壮了不少。看来这仙山,确实是灵气充沛,十分养人。”

  王文轩面色微红:“原是在山中,吃了许多苦,瘦得腰带都要多绕一圈,后来蒙竹仙师搭救收留,才恢复过来。”

  王文举来了兴趣:“你信中提到的这位竹仙师,似乎颇有些神异之处,不如给大哥仔细讲讲……”

第 17 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假装仙人来种田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假装仙人来种田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