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狸奴阿织177

  九月下旬,天气终于转凉。

  又是一年丰收时刻。开封漕运进入旺季,从南方千里迢迢北上的货船运送来数不胜数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商品,码头日日都拥挤无比,被货商车马堵得水泄不通。

  各条街道集市上的货架草摊眼见着充盈起来,人人脸上都带着喜气,耳边插花换成了菊花、桂花、芙蓉花等符合时令的新款式。

  走在外头,秋高气爽,千担瓜果生蔬萦街,满街满巷都是蒸饼炸糕的香味儿。

  北宋时期自然灾害异常频繁,农野日旱,水田不登,粮食问题一直是朝廷的心头之患。

  直到几十年前,真宗皇帝派人从越南引进耐旱高产的新粮食品种“占城稻”,并且使出浑身解数去推广。

  后世对这位真宗皇帝褒贬不一,但在推广农业这方面,他做得实在是无可指摘。

  为了敦促全国种植占城稻,他甚至把占城稻栽进了皇宫里,待丰收之时召集群臣参观刈稻。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写了一篇《占城稻颂》来搞名人带货,不留余力地疯狂卖安利。

  有皇帝亲自带货,占城稻很快普及耕种,尤其以江、淮、两浙三路为盛。

  每当秋后,粮食借由运河北上,源源不断往北方输送,这才叫早些年的苦旱多灾,变成了现在的年年大稔,岁岁足食。

  罗家算得上是开封中产级别的富裕家庭,自然囤了好些粮食,都堆在西北边的耳房之中。罗月止今年还给书坊和广告坊的伙计们发了好几石粮食,就当是节假日福利。

  没哪家东家会做这样贴心的事,大家都十分领情。

  尤其是新来的那仨广告学徒,东家总请吃零嘴儿喝饮子已经足够叫他们受宠若惊,如今又得了这么扎扎实实的好处,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了。

  这事儿还是阿虎有经验。他仍记得之前罗月止说要请吃大螃蟹呢。

  如今秋末冬初,正是蟹子肥的时节,肉厚膏肥的贡品新蟹能卖到一贯钱一只,听说皇帝都喜欢吃,也不知道东家今年要不要请。

  一贯钱一只的极品大螃蟹罗月止是请不起,但个头小一些的普通蟹还是能整治一些的。

  罗月止说话算话,当真的叫厨娘煮了好几大锅蟹,等吃晌午饭的时候一人发了一只。

  他还亲手调了个蟹醋。里头放了鲜姜和鲜柚子汁,蘸着蟹肉能把人眉毛都鲜掉了。

  王仲辅、何钉、柯乱水等人自然不必说,其他熟识的好友商伴,罗月止一个都没有落下,鲜活螃蟹和调好的蟹醋包成礼包,每家送一份,又体面又公允。

  除了延国公府。

  赵宗楠的亲叔叔就是那“花一贯钱吃一只蟹”的当今天子,按惯例来讲自然少不了给侄子一份。

  罗月止这小门小户的,普通蟹送上门去多寒碜。

  ……所以他去蹭蟹吃了。

  说来也巧,昨天官家刚刚下旨,经由内侍省宫人往各家府邸里头送了秋赏,赵宗楠得了十只贡蟹,都捆得牢牢的放在冰鉴里镇着,新鲜得紧。

  今天早上张小籽去看的时候它们还在吐泡泡呢。

  赵宗楠只知道罗月止爱吃甜的,还是头一回知道他也喜欢河鲜与海错,直接叫张小籽去通知膳房,将那十只螃蟹都煮了。

  罗月止不是空着手来的,除了独家秘制的蟹醋,还给赵宗楠带了一套新的羊毛毡小饰物,以及漂亮的绒花。

  这一套羊毛毡应景至极,如今是鱼壮蟹肥的时节,新样式正是以“海洋”主题。有口含珍珠的蚌壳,圆滚滚豆豆眼的小螃蟹,还有青玉色的小乌龟,红头银尾的大金鱼……

  赵宗楠看了半天,先不说这套羊毛毡如何,他首先是觉得做羊毛毡的人实在是又傻又有趣,才能做出这样又傻又有趣的物什来。

第93章 狸奴阿织17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宋广告商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大宋广告商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