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试印成功222

  罗月止认为,既然公开征文,就是要给大家一个直抒胸臆的机会,只要稿件质量拔群,不违反人伦律法,就该一视同仁刊发出去,并无一定之规。

  “云中君”这篇文章锋芒毕露,切中要害,字字珠玑,有这样的娘子愿给《妆品月刊》投稿,未尝不是一种莫大的信任,他们又如何能辜负呢?

  蒲梦菱被他讲得胸口发热:“罗郎君高见!那就把这篇也定下了。”

  蒲梦菱感慨:“我前些日子跟着姑母参加了不少宴席,看汴京的娘子们都那样大家闺秀,形容举止皆端静非常,却没料到提起笔来竟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不知这位‘云中君’是否就在其中,兴许我还同她说过话呢……”

  罗月止轻声安慰:“没准以后有机会见到。现下还是保护娘子们的闺誉更为重要。”

  蒲梦菱自然知道进退,点头应下。

  除此之外,她心里还有件事,兴许本不该问的,但实在记挂月刊的经营情况,便忍不住开口:“我在磁州时,曾见父亲在府中做私刻,对当世雕版刻印也有些浅薄的了解。若要雕一本六十页左右的新书册,几个手脚麻利的雕工师傅一起开工,也要雕上足足三十余天。

  我自知写稿审稿的速度实在说不上快,月刊又要一个月一发,这样下去,可会耽搁郎君雕印的进度?”

  罗月止与赵宗楠对视一眼,惊奇于他这位小表妹的细心聪慧,竟能一眼看穿问题的难处。

  “不愧是蒲家的女儿。”赵宗楠笑道。

  罗月止看她如此发言,也很是亲近:“自是已经找到了缓解的法子。蒲娘子若感兴趣,可以随我去看看。”

  正巧今日胶泥块的筹备已进入尾声,印刷作坊里的长工们忙碌好些天,今日大都放假去了,唯留下几个刻印师傅打造最后一些胶泥活字,由读书识字的秀才们收纳进检字圆盘。

  大家都是斯文人,做得也都是些清闲的工作,不沾污脏,安安静静的,不会冲撞到了姑娘家。

  “少东家来得正巧!”阿虎迎过来,“第一张板已经排出来了,正要送去火上烧呢!”

  “那确实是巧。”罗月止对蒲梦菱道,“草灰火石点起来有烟气,就不领蒲娘子过去了,等一会儿板子烧好了,咱们再看。”

  此语说罢,他便捡了个干净地方叫这对金贵的兄妹坐着,又趁着闲工夫,给蒲梦菱细细讲解一遍活字的用途,还取了几粒闲置的胶泥块来给她拿着玩。

  罗月止取来的正是她名字里的三个字,蒲梦菱哪儿见过这新奇玩意,眉开眼笑把玩半天。

  “听郎君所说,这法子原是蕲州一位姓毕的雕刻匠人琢磨出来的,蕲州与磁州、开封府离得都不算太远,怎么从未见人来用?”

  罗月止笑着回答:“因为没有必要。”

  蒲梦菱不解其意。

  罗月止眼神落到赵宗楠身上去,故意问他:“公爷怎么想?”

  赵宗楠迎着他稍显揶揄的目光,又有些手痒了,但刚被他“教训”过,便只得按而不发,反问道:“拿汴京城中的商刻铺子估摸一下,按照每个月卖出三百贯钱,刨除各项必需费用,剩下来的余钱顶多七八十贯,一年能挣到的钱,左右不过千贯,我算的可对?”

  罗月止点点头:“差不离的。”

  “按照罗氏书坊往常的规矩,专门付给雕刻师傅的月钱,每年加起来大概有三百贯钱?”

  “没那么多呢。许多是临时雇佣来的师傅,淡季便不在我家做工了,算起来远不足三百贯。”

  “这就是缘由了。”赵宗楠对蒲梦菱解释道。

  “活字在排列成版上简易便捷,但难在前期的筹备投入。若以《说文解字》为参考,今人常用的字有九千余个,倘若已吕忱的《字林》、顾野王的《玉篇》为考,要烤制的活字便有上万之数。

  频繁使用的字,还要提前准备十余颗备用,粗略算起来,要制的胶泥恐怕十万个都打不住。打造、筛查、补缺、存放所花费的功夫,远比三百贯雇佣几个雕印师傅要庞大而多。”

  “再加上读书识字的排版伙计,表妹何不问问月止,他在其中已经砸进去了多少钱?”

第118章 试印成功2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宋广告商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大宋广告商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