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留在雍州(3/3)

 方晴起来洗漱,在吃饭时听赵世安说京城岸边已经传了圣旨过来。

 他们这次必须留在雍州了。

 “也没什么,来的时候我就瞧着这边的农业确实需要进一步的开发,这次也是一个机会。”方晴说。

 “我是怕你吃苦。”

 “这有什么吃苦的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是幸福。”

 如果说一开始种田是想发家致富,那后来看着她的粮食种子让千千万万的人吃饱,她就真的喜欢上了这件事。

 这不仅是她的事业,更是她的爱好。

 赵世安视线在方晴脸上停留了片刻。

 说实话他是有些羡慕这样的方晴。

 她有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谈论起来自己做的事情时双眼都是亮的。

 “好,那咱们就留在雍州种地。”

 方晴去做她喜欢的事情,而他就陪着方晴。

 他们没在军营里面停留太长时间,离开了这里去了雍州城。

 赵世安已经一纸折子送到了京城,关于售卖给吐蕃的粮食种子的事情要跟皇上知会一声。

 这件事情已经达成了协议,皇上不可能不同意。

 方晴给周宁写了信,让他运送粮食种子过来。

 因为不能回去,所以方晴也给放大牛夫妻两人去了信,让他们守了庄稼之后去京城,风雨楼的人会护送他们。

 这些事情都安排回了之后已经半个月之后了。

 方晴和赵世安在雍州城里找了一个宅子住下。

 这宅子是一个老宅子,占地面积大,里面的院子也多,本来方晴没想租这间院子的,可抵不住这宅子里面有很大一片花园,还有一条小河从院子里经过,而且这宅子的租金也不贵,他们也就住了下来。

 一边住着一边修整,这些事情交给小六他们,方晴则是看着永州府衙送过来的账簿。

 一开始知道他们身份时,府衙那边的官员整日往他们这边跑,这几日就不怎么来了。

 为此方晴还好奇问了赵世安。

 赵世安嗤笑。

 “我让人放出去消息,说我们夫妻二人是被贬谪过来的。”

 本来永州当地的官员还想着巴结他们,可一听是贬谪,别说上门了,都觉得他们晦气。

 “挺有意思的,只是怕他们日后对咱们的事情不上心。”

 “倒是不怕这个。”

 “也是,谁让你这么厉害呢。”

 她调笑着说。

 赵世安也笑了。

 “这些东西也不过是他们写的,想让咱们看也只能看这些,明日咱们出去看看,有些事情还需要问问种地的百姓才最清楚。”

 他说完看到方晴笑盈盈看着他。

 “怎么了?”

 “就是觉得你对这些事情越来越上心了。”

 这种他们两人一同认真做着某件事情的感觉很好。

 第二日他们坐了一辆低调的马车从后门离开,一路出了城。

 这个时间雍州的天气也温暖了,他们就像是出门踏青的城里面的百姓。

 把马车留在了河边,方晴和赵世安牵着手往农田方向走去。

 这个时候田里面有除草的百姓,方晴和赵世安找了一个老伯在大树下聊天。

 老伯听他们不是当地口音,对他们也就没什么防备,几乎是方晴和赵世安问什么他们就说什么。

 本来方晴没报什么信心能问出来什么,可哪知道在赵世安问到赋税时,老伯骂了一句方晴听不懂的话。

 “朝廷就是吸咱们老百姓的血,咱们雍州的赋税比别的地方要高上一成,说是雍州地处于边境,战事频发,理应多征收赋税,收成就那些,可赋税年年往上涨。”

 “去年赶上了天灾,颗粒无收,若不是西北驻军拿出来了军粮给我们我们哪里能撑得过去啊,朝廷不仅不管我们百姓的死活,还照样跟我们征收土地税,可真是把我们这些老百姓往死里逼啊。”

 说着老伯眼睛都红了。

 方晴就算对征收赋税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可也知道征收赋税是按照田的等级和收成来征收,可没听说是按地区征收的。

 “你们就确定朝廷征收而不是府衙压迫百姓?”赵世安问。

 “咱们雍州府尹黎大人是一个好官啊,怎么会压迫百姓?朝廷的文书都给我们看了,黎大人体会咱们百姓的辛苦,还总是给咱们把赋税往下压呢。”

 他们说着话,大树下又过来了一个老汉。

 这个老汉接着上一个老伯的话继续说:“你是没瞧见黎大人,勤俭朴素,一个府尹,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了,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官呢。”

 方晴和赵世安对视一样。

 “听您这么说,您不仅见过这个黎大人,还去过他家里?”方晴问。

 老汉明显愣了一下。

 “倒是见过黎大人,只是没去过他家里。”

 老伯说:“自然是有人见过的,我知道你们不信,等你们了解之后就知道了,外地人跟你们说不明白。”

 说着老伯和老汉扛着锄头回家了,方晴和赵世安继续逛。

 那两个老伯只是开头,后来他们遇到的每个人几乎都是这样的说法。

 这就让赵世安和方晴对这件事感到好奇了。

第231章 留在雍州(3/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重生后反派大佬抢着为我撑腰最新完结章节

正文卷

重生后反派大佬抢着为我撑腰最新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