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赐婚

  刚过兆京城门,穆溪白就把马车让给陶善行,自己骑马护送在侧,看得陶善行趴在车窗上笑得直不起身。

  “还笑?!”穆溪白摸摸鼻子,没好气地瞪着她,在她面前半分穆大爷的威严都拿不出来。

  “怎么这会不敢上车了?”陶善行取笑他。

  穆溪白懒得回她,陶善行明知故问——进了城就要将她送去陶善言的宅子,大舅哥面前他不敢造次,再把人得罪,他这媳妇还要不要了?

  就这般被陶善行足足取笑了一路,穆溪白在天暮时分将她送抵陶善言的宅前。穆善言早就带着两个下人亲自迎到宅门前,把妹妹从马车上接下,对穆溪白倒也客气有礼,并没冷眼相对,只是抱怨陶善行:“来了京城也不知会一声,我也好派人去接。”

  陶善行笑笑,挨在大哥手臂旁道:“本来是要通知大哥来接的,不过路上遇着他一起做了个伴,就不麻烦你了。”她挤挤眼,又道,“大哥,路上他救了我。”遂将那日雨天险情同陶善言说起。

  陶善言一听就明白,自家妹子变着法替穆溪白说好话,想来两人关系已有缓和,便不揭穿,只请穆溪白入宅小坐。

  “多谢大哥美意,不过我今日还有要务在身,把她送到这里也就放心了,就不留了。”穆溪白身手利落地翻上马背,拱手辞道,“告辞。”

  语罢,人便扬鞭策马,消失在巷弄间。

  “这个穆溪白。”陶善言叹了一声,盯着妹妹,“谁准他唤我大哥的?”

  陶善行讪笑,岔开话题:“哥,娘让我给你带了好些东西,快进屋看看。”

  说话间,她一溜烟跑进陶善言的宅子,不给他继续问的机会。

  ————

  陶善言在大理寺做了三年大理寺正,今年才升任正五品的大理寺左寺丞,以他状元郎的身份这升迁速度不算快,然而沈浩初有心培养他接任大理寺卿之职,故磨其心志,由低入高。陶善言亦沉心敛性,并未有怨言,这一点倒颇似当年誉满全京的大理寺卿卓北安,因此也深受皇帝喜欢。

  他在京城的宅子是朝廷赐下的三进官宅,带个小园子,不大,不过他孤身一人在京也尽够了。陶善行倒有心想替他在京中置个大宅子,但他却不同意,只道除非父母上京同住,否则这宅子便不换了。

  “二哥的娃娃都要出生了,大哥几时才给我们找个大嫂呀?”

  用过晚饭,兄妹秉烛夜谈,陶善行自然代替母亲问出全家老小最关心的问题。早年他中状元时曾遇榜下捉婿,阴差阳差闹了场笑话,陶善言是什么脾气,哪容别人利用自己亲事,故从头到尾都没承认过那门亲事。后来那位姑娘大抵是死了心,加上家道中落,便随父母回了老家,从此二人再没见过。这些年陶善行迟迟未娶,即便门坎被媒人踏破,他总不松口,一直蹉跎至今。

  “还在想杜姑娘?”见大哥不说话,陶善行心里也有几分明了。

  杜家便是当初榜下捉婿捉住她大哥的那户人家。

  “夜深了,赶紧回屋去睡。”陶善言不欲多谈,起身催促。

  陶善行伸个懒腰,她大哥闷葫芦一个,再敲也敲不出个响屁来,罢了,她不操那份心,抱怨了两句,她便回屋休息。

  一夜好睡,无梦无扰,直到第二日天明,她还指望着能出门逛逛近十年未见的京城,宫里的人踩着正午的点就来了。

  皇帝宣她进宫。

  ————

  因为心有所挂,穆溪白也只在京城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递牌子见方稚。

  他身无官职,皇帝给的身份只能用在暗处,不能上朝,故被带到御花园中候着,要待皇帝下朝后再召见。过了半盏茶时间,宫人便来请他,将他引往金銮殿。

  琉璃金瓦,盘龙雕云的大殿着实恢弘,穆溪白到时,百官正鱼贯退出,连脚步都是轻的,直到出了大殿才敢出声。虽然方稚这人不怎样,但穆溪白还是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皇帝,他已称得上一代明君。

  文武百官,天下万民,江山河川——要想得到太平盛世,这其中付出的心血,不仅仅是殚精竭虑可以概括的,他应该放弃了很多东西。

  进了大殿,穆溪白一眼瞧见九龙金漆座上坐的人:不是皇帝方稚,是个五六岁的小女娃,穿着大红的袄裙,梳着双髻,正爬上爬下好不开心。方稚站在帝座旁边护着孩子边与人说话,他脸色有些苍白,说话间不住咳,唇咳得很红,似染血一般。

  不消说,那孩子是近年最得圣宠的永成公主霍澄。能够在金銮殿上这样撒野的人,除了霍澄不作二人想。

  除了霍澄,方稚身边还站着另二人,都是他的心腹,文有镇远候沈浩初,武有大将军何寄,这二人素有私怨,但同朝为官却又出奇的和谐,倒也是桩妙事。

  “穆卿来了。”看到穆溪白,方稚开了口。

  私下里,他对穆溪白称“卿”,算是认同穆溪白的身份。

  穆溪白箭步上前,诚恳地要行大礼,却被他托起:“都是自己人,虚礼可免。”

  “谢皇上。”穆溪白乐得不必行跪拜礼,顺势而起,又朝另二人拱手,“何将军,沈候,又见面了。”

  彼此见过礼后,方稚才道:“今日将你三人召于殿上,是有密事要议。事关湖广军、政,牵连甚广。”

  只这一句话,穆溪白便知,万事俱备,皇帝打算对付荆楚谢家了。

  三年前的事,是时候最后清算。

  ————

  正事从清晨一直商议至午方才告一段落,霍澄早因年幼听得无趣而被人抱了下去,换成方稚坐在龙座上支肘扶额,强撑议事。

  “皇上,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要不今日就先议到此处。”沈浩初看出方稚精力不济,开口劝道。

  穆溪白上回见他就已经瞧出,他的身体与精神大不如三年前,可才隔了五个月,方稚似乎又憔悴许多,没说上几句话就要咳嗽许久。

  这不是什么好兆头,方稚今年才三十出头,正值壮年,大安朝在他治理下安泰繁华,若他有个好歹,对大安百姓而言绝非好事。

  “也罢,就依沈候之言。”方稚虽想继续,可委实难撑,便松口暂停,笑了笑又道,“正事先不议了,此番朕召穆卿入宫还有一桩美事,穆卿可知是何事?”

  穆溪白已猜着是何事,单膝重重跪地,抱拳道:“臣多谢皇上盛情美意,此恩德臣必铭感于心……”

  话未完便被方稚打断,方稚奇道:“我都没说是何事,你就知道了?”

  “皇上是准备赐婚臣下?”

  “呵,你消息倒是灵通啊。”方稚乐了,“朕确有此意,替你相了门好亲事,你必欢喜。”

  “皇上!”穆溪白双腿皆着地,重重叩首,赶在皇帝出口赐婚前抢道,“皇上美意,微臣心领,然则十三公主金枝玉叶,微臣不过一介草莽,实为公主良配!”

  方稚蹙了眉,与沈浩初并何寄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目光,方道:“小十三?这事与小十三有何关系?朕何时说过要将小十三许配于你?”

  “……”穆溪白抬头也是一脸茫然,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皇上,微臣早已心有所属,不论赐婚何人,微臣都不愿辜负,还望皇上收回成命。”

  方稚从座上下来,居高临下看他,见他意思坚决,不免冷道,“你可知,这是抗旨!”

  “旨意还未颁下,臣请皇上垂怜。”穆溪白便道。

  “你确定?不想知道我赐你何人?”方稚又问。

  “不……”穆溪白刚说了一字,便闻外头唱诺声起。

  “佟水陶氏,接宣入宫觐见。”

  “宣。”

  方稚挥袖回座,穆溪白转头看着殿外踩着阳光踏上大殿金砖的人,已然傻眼。

  “朕听闻你与陶氏夫妻情深,当年因谢氏一案以至和离至今,二人皆未再婚嫁,心有所感,又兼陶氏聪敏柔嘉,兴办书局女学书楼,为国为民谋求福祉,当为女子楷模,本想封她一个三品诰命,再成全你二人,你既然无此意思,那便罢了,朕……”

  “皇上!”穆溪白再度打断方稚的话,在心里先把商时风骂了一百八十遍。

  “穆卿啊穆卿,也就只有你敢如此打断朕的话,若是换了旁人,早被扔出大殿治罪。”方稚指着他,好气又好笑道,“我再问你一遍,这桩媒,朕做得做不得?”

  “微臣心中所思所求,正是陶家五娘!微臣领旨,叩谢圣恩,”

  陶善行走进金銮殿中时,恰正听到穆溪白当着皇帝、沈浩初与何寄之面坦露心迹,粉面瞬间炸红,那厢方稚已边笑边咳:“陶五娘,你听到了,穆卿他为了你可是‘拒绝’了一位公主,你呢?你可愿再入穆宅,嫁他为妇?”

  陶善行跪在殿下,约也猜到出了何事,垂头静默片刻,才道:“民妇领旨,叩谢圣恩。”

  这话出来,穆溪白长长松了口气,殿上不止方稚,连沈浩初与何寄二人都给看乐了,笑意浮现。

  商时风最后给方稚去的那封信,信上写的,正是陶善行之名。穆溪白为人洒脱不羁,唯陶家五娘可牵,兼陶家五娘于大安朝创办书局书楼女学,只要她一天还是大安朝子民,还愿为百姓谋求福祉,那么穆溪白便一天不会背叛方稚,背叛大安。

  这就是商时风给方稚牵制穆溪白的良策。

  两全其美的良策。

  “宣旨吧。”方稚一挥手道。

  立时便有宫人将早已拟定的圣旨奉出宣读,陶善行叩首跪接。

  圣旨有两道,一赐陶家五娘善行,因品性纯良心怀天下造福百姓,故特赐三品诰命夫人,赐婚穆家郎君溪白,择日于宫中完婚。二赐茂州书楼藏书千册,并赐名——天书奇楼,是为大安第一书楼。

  ————

  从金銮殿上出来,才走到殿外的龙阶之下,穆溪白便紧紧牵住陶善行的手,满面兴奋之色仍未退去,目光灼灼望向她,只问道:“陶陶,若无此赐婚,你可愿再嫁我为妻?”

  陶善行看着握住自己的大掌,低头反问他:“穆溪白,那我也再问你一遍,夫妻数十载,你我又身份特殊,来日若再经风波,你可还要和离?”

  正午的阳光最盛,当头而下,二人的影子落在地上小小一团,穆溪白定定看了两眼,方正色回她:“三年了,我与谢寅的仇,现在才真正开始。陶陶,你可愿陪我?不论生死。”

  “不论生死。”陶善行点下头去。

  说实话,当初让女主当图书馆馆长这个设定,是源自高八斗。我在美女那边毁了一座书楼,挺可惜的,所以就再建一座吧。

  这是倒数第二章 了,如无意外,明天是完结章,下面是关于这个文的自我反省,有点罗唆有点长,看在即将完结的份上,请多包涵。

  因为前面某章提过的,众所周知的原因,大伙现在看到的这个故事,是我删减更改过的,比起原设至少少了有一半字数,原来应该是三年前一卷,三年一卷,三年后再一卷,共三卷。删掉的是男女主各自的事业成长与大部分支线,以及很多细枝末节的描写,主线基本没动,女主事业线保留了最主要的几个情节,加大了言情幅度,应该马马虎虎也算是个合格的小言情?

  比较可惜的是几个配角,篇幅不够不能细写,于是人物都单薄了:

  男二商时风,这个不用说了,他的戏份原本是在穆溪白离开的三年之间,是个类似《锦枭》老祁那样的存在,但他比老祁好点,他没那么执着,虽然腹黑但也足够洒脱,这个人物最可惜。

  其次就是着墨最最最少的叶啸,原来是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后来删光了。

  剩下的就是韩敬和林莹,陶善文和岳湘,特别韩敬那对……可写性太高了,可惜。

  最后,还删掉了一个人物,男主的姐姐。另外谢寅是留给窃皎的。

  不管如何,故事还是大体都按我原本的主线呈现出来了,只不过简化了,作为亲妈,我还是很喜欢二白和陶陶这对小情侣的,也希望大家能喜欢吧,虽然有那么多的不足……

  ————

  感谢在2020-02-17 13:15:21~2020-02-18 13:25: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豬豬。 10瓶;ZT-YT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5章 大婚(完结)

  己亥年十月末,大安朝兆京大雪。

  大雪下足三日方停,庭院积雪深过脚踝,沙沙的铲雪声天未明时就响起,到陶善行睁眼起床,小院内已经清出一条道来。天色仍旧半晦半明,烛火摇曳,照得桁架上的霞帔光芒流离。

  三品诰命的凤冠霞帔已从宫中送来多日,陶善行总有不切实际的感觉,这感觉一直延续到今日大婚。上辈子身为高门贵女没能得到的荣耀,没想到身为一介乡野民妇时却做到了,她大抵是大安朝第一个,丈夫无官职,她却有三品诰命在身的命妇。

  门外有人叩门催妆,听得她的声音鱼贯入内,开始替她梳妆打扮,都有些手忙脚乱,倒叫陶善行想念起远在佟水的榴姐来,若是她在,这屋里必当井然有序,但她这辈子断然不能再进兆京,方稚和谢寅都不知她的存在。

  还有她的父母兄嫂,他们应该接到大哥送回去的家书——皇帝赐婚,她要留在京中完婚,父母赶不及过来,有些遗憾,也只能等她回到佟水,再补拜双方高堂。

  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嫁人,不知为何,比第一次要更加紧张。

  原来,嫁给心爱之人的滋味,竟是这般叫人期待。

  就在这胡思乱想之中,她的妆容已成,凤冠霞帔,华光照人,屋外恰传来鞭炮响声,噼剥震彻冬日雪寂,小小的三进宅院陡然间沸腾了一样,似乎到处都响起匆促脚步声,穆溪白来了。

第84章 赐婚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福娘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福娘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