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86

  陈春红手里面端着一盘饺子,不多不少,够四五个人吃的,这一看就必然不是多出来的饺子。

  方慧茹接过去饺子,问道:“你奶奶好不容易包了些,都让你拿过来啦?”

  “她说没关系的,今天我妈也在,我爸爸也在家,一个人擀皮,一个人剁肉馅,一个人包饺子,快的很呐。我奶奶说,你们家来了客人,肯定着急要开饭,这个点出去多热啊,就让我先端着饺子下来,他们几个弄得快,一个小时内就能吃上新的饺子了。”

  好一个刘婶,当真是洞悉人心,革命的友谊是无价的,刘婶这个热心肠,估摸着方慧茹这个厨房界的废柴也搞不定午餐,索性把自家饺子都送过来啦。

  这么好的事情,当然是陈春红跑腿了。她都半年没有看见陈檬了,两个小姐妹见到了,亲热的紧呐。

  “你啥时候去拍的电视,竟然都不跟我说,我都不知道你居然拍电视了,陈檬你真的很不够意思啊。”

  陈檬有些不太好意思:“之前也不知道我的戏份会不会被砍掉,所以也没好意思到处去说,说真的,我自己演的我自己都没有看呢。”

  自己看着奇奇怪怪的。

  “怎么样?你怎么又来京市了?难不成你要来这边念书?要不然,你来我们学校吧,跟我一个班级,你跟我一个年级肯定能一个班级的,我奶奶说你这次过来,你外婆肯定会帮你把户口搞定,有了户口,你就能在京市读书了,咱们学校可好玩了,我们还搞了春游,夏天有夏令营,你们学校没有吧!”

  陈春红读的学校并不是子弟学校,而是离燕京大学最近的一个公立学校,她在学校没有什么好朋友,而陈檬是唯一一个她觉得相处的很合适、又很舒服的好朋友。

  还不等陈檬开口,正在疯狂安利一波的陈春红已经连她们将来要去哪里读初中和高中都计划好了。

  方慧茹笑呵呵地给大家伙拿来冰镇好了的汽水,上回肖敏过来因为是冬天,家里就没有备着这个,但是这次方慧茹提前备好了汽水,还有豆奶之类的东西,都是小孩子们喜欢的东西。

  陈檬喝了一口凉丝丝的冰汽水,这玩意儿一入口,浑身上下就舒畅,特别是肖大嫂这样刚才还在晕车的,喝了一口汽水顿时就觉得舒服太多了。

  这一舒服,也就问了出来:“亲家母,你这是怎么弄得,怎么是冰的,难不成你们家里还买了冰箱不成?”

  冰箱可是好东西,肖大嫂一直想买一个。

  夏天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们做点冰棍啥的,不过,这玩意儿还要票才能买到,不要票的贵很多,肖军承诺媳妇,等明年的时候给她整一台冰箱。

  前提是要给他买台车。

  这人就是双标性特别强的生物,肖大嫂觉得冰箱必不可少,但是车子是没必要现在就买的。

  可是无论是车子还是冰箱,都是这个年代的奢侈品,没有两把刷子的家庭别说冰箱,就连电风扇都是奢侈品。

  方慧茹嘴角扬起来:“单位发的冰箱票,我想着反正不买也浪费了,家里也没有别的要买的,就买了个冰箱,等你们搬到新房子去了,就给你们搬过去用,有了冰箱还是挺方便的,你刘婶有时候包饺子包多点,就放在咱们家里,夏天尤其好使,我跟你爸爸是不能吃凉的东西,但是你们小孩子家家不是喜欢?”

  说到底,肯定是因为肖敏跟陈檬要来,才咬咬牙买这么贵的电器。

  老人家有时候跟孩子一样,为了获取人的关心和关注,可以做一些自己都觉得很诧异的事情。

  肖大嫂这种享受派对冰箱、彩电等家电,最是感兴趣了,看见客厅旁边放着一个小小的大半人高的柜子,就问:“是那玩意儿吗?”

  县城里面有店,店里面也用冰柜,但是不是这种,而是只带有冷冻功能的柜子一样的冰箱,整个新安县也只有那一种卖,不像方慧茹家里的两层,上层冷藏,下层冷冻,比那种又要方便不少。

  方慧茹见肖大嫂感兴趣,便领了她去看:“你看看,这上面可以放点蔬菜,非常方便,我把饮料就放在这里,下面是冷冻层,有时候包了点饺子就冻在里面,特别方便,你刘婶眼馋极了,叫老陈也弄一张票去,想要也买上一台呢。”

  肖大嫂这会儿才感慨京市可真是大城市,新安那个地方没有这种两层的冰箱不说,即便是有,票也只能发到厂里面,农村人根本就买不到。

  这个时候才发现农村人跟城里人真真还是有差距的。

  正说着话呢,唐老从外面回来了,手里头拎着从食堂打回来的卤菜、凉菜。

  这个天气,人胃口都不是很好,还好食堂的凉菜还算开胃。

  方慧茹就着这凉菜能吃得下一碗饭,要是别的恐怕不行。

  方慧茹不爱吃肉,当真不像是这个年代出来的人。

  看见老伴儿进来就买了点凉菜,方慧茹忍不住就埋怨,好在有楼上的刘婶给送来了饺子,不然这顿饭难不成就白米饭配凉菜吃吃?

  “你看看你,怎么去了这么久,打回来这么一点东西?”

  唐老擦了一把汗:“你可别说,食堂都放假了,就这个凉菜摊开着,楼下的小店铺都关门了,这不是天气热了吗,上哪买东西都不方便,咱们这里是学校,不是别的地方,一到暑假,不少学生就回家了,店老板大部分也是外地人或者是要躲暑气,大夏天的,谁还愿意开着门啊。”

  他扬了扬手里头的凉菜:“你看看,要不是老孟给你留了点东西,你今天吃饭的菜都没有。”

  天气热,老人家口味重,一般的东西方慧茹都不爱吃,饺子能吃一点,凉菜能吃一点,唐老就每天这个点下去买点川味的凉菜。

  “妈妈胃口不是很好吗?”肖敏关切的问道。

  饺子是刘婶包的三鲜馅的饺子,为了答谢刘婶的这顿饺子,方慧茹还特意给楼上送去了五斤精品细面。

  肖大嫂以前也没有吃到过这种手工饺子,吃起来连连叫好,只有方慧茹苦着一张脸,她可真的吃不下这些东西……

  唐老把凉菜放在饭桌上,麻溜的准备饺子醋:“你妈妈这几年身体也不是很好了,本来说要去新安看一看的,准备了好几次都没有去成,她这一到了夏天就很怕热,有一次下楼去买东西,还没买全,就到处溜达了一圈,结果就中暑了,回来脸色很不好,从那次开始就不能好好吃饭,这不是口味越来越重了,现在动不动要吃凉菜,吃辣椒。”

  肖敏一惊:“去医院看过没有,妈妈你有病别硬扛着,还是要去医院看看的。”

  唐老叹了口气:“就是人老了娇气,查不出来什么毛病的,医院也不是万能的,不能医治人的衰老,医生说,等到天气凉爽一点可能会好些。”

  陈檬往嘴里塞了个饺子:“这样吧,我们这次剧组拍戏在东北,外公外婆也一起过去,我妈妈没有时间陪我,刚好你们可以陪陪我,好不好?”

  拍续集这事儿方慧茹是知道的,但是什么时候去东北了?

  肖敏也是一惊:“不是说好的在京市,怎么跑东北去了。”

  其实也没有隔多远,但是有些不太放心,特别是看着女儿这么气定神闲的说“妈妈我要去东北”。

  难道说她事先就知道,只是不说而已。

  陈檬眨巴眨巴眼睛:“我怕你不让我去那边,我们说好的来京市看外公外婆的,孟年最后一次给我写信的时候说,今年京市太热了,为了节省成本,就把剧组搬到了东北,东北不是很凉快吗,让外公外婆带我去吧,妈妈你该干嘛干嘛,不用管我。”

  肖敏简直被自己女儿的骚操作给惊呆了,这孩子怎么回事啊,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提前跟她说说!

  陈檬故意假装没有看见妈妈惊讶的表情。

  她早就知道啊,妈妈知道了以后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谁知道唐老觉得很好:“这样好,反正暑假我也没有什么课,我跟你妈妈陪着乖宝去东北拍戏,你该干啥干啥。”

  方慧茹也附和道:“是了,去东北好,那边儿凉快,我同学就在东北那边安家了,我总听她跟我说,那边的夏天一点点都不热,我在那边待一个月再回来,刚好京市的秋天就来了。”

  想的倒是挺美的,打的什么主意肖敏当然知道啊,就是想自己带孩子啊,老人家皮起来还真比孩子还难招架。

  唐老说到方慧茹这毛病,自顾自的吐槽起来:“你说她心里有数没数的,那么热的天,一跑出去就是那么久,说是去买酱油,一家店没开门,就找下一家,下一家没有就再找,我都说了,夏天天气热,就别自己倒腾着做饭了,食堂哪怕是放了暑假,也有一个窗口开着呢?你看你现在好了吧,都这样了,还想要上讲台讲课,你是一点数都没有的吗?你这个样子要怎么去讲课?万一倒在讲台上怎么办?”

  人老了就是嘴巴会变碎,特别是男人,变得比女人的嘴巴更零碎。

  人老了,还特别闲不住呢。

  方慧茹就是特别想要找个事情干,但是讲课的话确实太辛苦,一堂课下来45分钟,不说你要一直站着吧,还要写,还要讲,大课堂有时候几百号人都在听课,你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能受得了?

  方慧茹还在使眼色,唐老这才看明白不说话了,准备摆盘吃饭。

  凉菜被分出来放在了一起,肖敏又拿出来从老家带过来的豆腐乳,这个豆腐乳是邓桂凤做的,本来是打算在火车上就着馒头吃的,结果陈檬说馒头太干了,吃不下,肖大嫂晕车干脆啥也不吃。

  唐老尝了一口豆腐乳,感觉还可以,就给方慧茹挑了一小块,结果方慧茹也觉得还行,冲唐老比了个大拇指。

  肖敏看着老两口这有趣的互动,对比对比江教授那两口子,这老两口就有趣多了。

  要说燕京大学这里,确实生活还不是很方便,小店是到处都有的,这个年代哪里都开着丁点大的小店,有些是住在一楼的住户,把院子开了个口子,做出来的这样一个卖东西的地方,相当不方便不说,营业时间还很随意,听唐老说,方慧茹就是为了找一瓶醋、一瓶酱油,足足走了好几里路才凑齐。

  像这样的老式生活小区都不便利,以后那么多的新楼盘里面的小区,一定就更不便利了。

  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有商机可寻,这是铁律!

第174章18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全文最新+番外